秦 婷
(西北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陕西西安 710011)
随着全球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新科技时代对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为多元化要求,人才培养的目标不仅要专业化,还要国际化、信息化、智能化和人文化。为实现这样的目标,2018年4月,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2011—2020年)》(2012年)的基础上发布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该行动计划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向纵深发展的行动纲领,主要包括五大特征:第一,教育资源从专用资源向通用拓展;第二,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的应用向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育教学创新转向,因而需要教师尽快实现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向信息素养养成的方向转变,成为适应信息化教育教学需要的“数字教师”;第三,教育信息化在2.0阶段将致力于“创新引领”,以信息技术支持教学与学习方式的创新来引领信息化时代教育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改变教育发展的动力结构,促进教育研究和实践的范式更替;第四,关注焦点从“注重速度”向“提高质量”转变,把精力集中在支撑更优质教育的信息化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创新探索上;第五,治理水平将从经验管理到精准管理进行逐步提升。因此,信息时代人才培养要具备以下能力:较强的国际交流能力、信息化整合能力、智能化技术应用能力和人文理解能力。
此外,随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数字信息技术的掌握不断加深,学习方式的改变为智慧教学及教育信息化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和互联网广泛使用的今天,人类的交流手段、学习模式不再仅限于单一模态/双模态形式,所有的意义表达和信息传递都趋向于多模态化,多模态已经变成了人类生活与交流的常态。多模态教学模式不仅体现了信息技术的价值,还能够通过创建三维的动态交互式学习环境,全方位调动学生的一系列感官能动,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此外,多模态的教学模式在帮助学生掌握学科专业知识的同时学习并运用相关科学技能,进而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多模态的教学模式不仅是科技进步的必然趋势,也是电子信息时代人类最普遍且最有效的学习方式。
目前,多模态研究在我国的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多模态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普及还有待时日,目前国内外相关的实证研究还较少。而因教学过程所呈现的动态特征,课程性质及目标的不同,教学对象个性差异等因素,教学不同环节所需的具体模态也各不相同,具体课程在教授过程中的实操性也较弱,仍需要进行大量教学实验来对具体模态在各个教学环节使用的有效性及可操作性进行验证,对整个多模态教学模式进行补充。此外,对大多数教师而言,多模态教学模式的概念还比较模糊,因为欠缺相关的知识,在模态的选择和与教学方法的结合上还没有清晰的认知,教学创新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
因此,本研究试图在教学实践中引入多模态教学模式,借助信息化数字教学平台及智慧教室,利用现代技术,在课堂中创建三维立体的数字化交互学习环境,探究不同模态刺激下学生学习的具体效果。针对不同教学环节进行多模态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探索多模态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式方法。
“模态”概念可以从三个不同领域进行讨论(黄立鹤&张德禄,2019)。首先,可将其视为感官及相应的神经系统,如现代脑科学研究喜用“模态”一词通指感官及其相应的神经系统,“模态”被定义为人类通过感官系统跟外部环境(如人、机器、物件、动物等)之间的互动方式(Kolb&Whishaw 2005:135)。人类具有五种感官模式,因而形成了五种不同的交际模态,即视觉模态(visual modality)、听觉模态(auditive modality)、触觉模态(tactile modality)、嗅觉模态(olfactory modality)和味觉模态(gustatory modality)。在交际过程中,只使用一种模态的话语叫“单模态话语”(monomodal discourse),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模态的话语叫“多模态话语”(multimodal dis-course)(朱永生,2008)。其次,从社会符号学角度出发,将其视为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创造意义的符号资源,指“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创造意义的符号资源”(Kress,2010:79),即信息传递的不同形式、方式或渠道,如声音、图像、颜色、动作、身势等,而语言只是其中一种形式。这种意义呈现方式被称为“多模态”。对混合使用这些符号资源的话语进行系统分析,称为“多模态话语分析”(顾曰国,2015:1)。第三,可将其定义为人机交互中的信息呈现方式(Bernsen,2008:7)。多模态人机交互,就是人们使用多种感官模态,通过多种物理媒介,与计算机等机器进行多渠道、多形式的信息交互。多模态人机交互系统一般分为三个主要模块:多通道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与融合、多通道信息输出(陶建华等,2011:30)。在信息科技时代人类的交互关系中,信息的传递方式往往同时涉及到这三个领域,因而多模态研究往往是跨领域的。
在动态教学过程中,智慧教室所提供的多维度、数字化教学空间为多模态组合的运用提供了实验基地。首先,应当分析教学过程中不同的教学内容及目标,对不同环节进行设计,研究不同模态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效果,并对单一/双模态和多模态、不同模态间的协同模式进行比较,探讨模态间的互补性,有效运用技术手段和模态组合,发掘最优模态搭配。此外,深入了解多模态教学模式的内、外部环境,对控制和支配多模态选择的内部及外部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并归类,尝试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技术手段对有利因素进行刺激,控制不利因素对多模态教学模式的影响。同时,针对不同的教学方法,探讨多模态教学模式如何更好的在“后方法”时代(陈力,2009)与教学法进行有机结合,打造多模态翻转课堂。针对具体的课程,通过多模态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多元读写能力,打造多元交互学习环境,研究不同模态对学生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效果、思辨水平及创新能力的影响并进行综合评价。
多模态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将不同领域的研究进行有机的结合,借助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及多元认知理论,涉及到信息技术、媒体媒介、脑科学、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等一系列因素,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不同的实验可实现以下目标。第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得到进一步延伸和相应变化,利用智慧教室、数字教学平台等技术手段,改变单一教学模态的机械性,进行多模态教学模式的组合,实现教学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通过逐步建设、完善电子平台课程及课程信息资料库,建立健全高质量的“智慧课堂”;第二,实现多模态教学模式是新时期下教育教学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教师应当具有科学分析不同课程性质及教学目标的能力,熟悉并掌握不同模态在教学中所产生的反应,有针对性的对其课程进行设计。在课程中将不同模态与不同教学方法进行有机结合并进行实验,探索不同模态组合的有效性和可操性,优化课堂教学质量,更好的制作数字化课件、录制慕课,推进高质量翻转课堂、移动课堂的进一步实现,打造“金课”;第三,多模态教学设计在智慧教室中的具体实现可以为学生创建三维立体的交互式学习环境,全方位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味觉等一系列感官,使课堂“活”起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使其更好地参与到课堂及课外的学习中,更高效的完成教学内容;不断优化教学资源,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学水平。利用数字教学平台和智慧教室等教学资源,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媒介,将教育信息技术与多模态理论有效结合,通过实验反复验证不同多模态组合的教学效果,并进行实时监测,不断调整,从模态的五个层面出发,在教学实践中利用不同模态间的互补性达到模态与课程实践最大程度契合,更好地发挥不同教学方法的功能性,体现了课程的动态性及实时性。在智慧课堂中创建的交互式学习环境,可以最大程度上体现协同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提高教学的趣味性,更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习惯及思维方式,将学习的过程从现实的物质世界延伸到虚拟的数字世界,真正实现多模态教学模式的多元化。
多模态教学模式是智能数字化时代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是脑科学、社会符号学及人机交互发展的结果。在教学中最大化的利用数字、信息、符号、图像、音像等资源,不仅符合科学的教育宗旨,也符合“智能时代教育4.0”、“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及我国“创建双一流”大学的创想。以智能化数字时代教育的未来发展为指导思想,在教学中引入多模态教学模式,打造科学的智慧课堂,是通过实践把创想付之于行动。同时,多模态教学模式将社会符号学、多媒体技术、图像学、功能语言学、教学法、心理学等学科知识交叉运用在教学中,这是高等教育学科发展的必经之路。在科技信息化时代,任何一个学科都无法单一发展,只有与其他学科知识相互融合,才能达到交叉性互补互利,才能更好的为新时代教育教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