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度玉米市场回顾及2019/2020年度展望

2019-01-08 15:08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李圣军
黑龙江粮食 2019年6期
关键词:贸易商年度价格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李圣军

2019年5月14日,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发布公告,5月23日启动2019年临储玉米拍卖,当日投放量400万吨,2014和2015年产临储玉米拍卖底价均提高200元/吨,公告公布后,市场价格迅速向拍卖价格靠拢,2018/19年度玉米市场进入“拍卖主导”阶段。2016年玉米收储制度改革以来,玉米市场走势可谓一年一个样,年年不重样,2018/19年度的玉米市场则尤为复杂,中美贸易谈判、非洲猪瘟疫情、农民普遍惜售、拍卖玉米结转等众多因素不断发力影响市场价格。在国内外众多新旧因素影响下,2019/20年度的玉米市场仍将在众多因素轮番影响下频繁波动,呈现出异样走势。

一、市场供需分析

2018/19年度的玉米市场供需形势可以概括为“产需同降、缺口收窄”,受春旱伏旱和种植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玉米产量下降;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玉米饲料需求下降;在“产需同降”的同时,由于需求降幅超过产量,玉米产需缺口收窄。

(一)玉米产量继续下降

2018年玉米产量增减预期可谓一波三折,在春旱发生前,受2017年玉米市场价格上涨和当年华北地区玉米受灾等因素影响,市场均预期2018年玉米将增产,反映在期货价格上则持续低于现货价格,2018年4月期货主力合约1809结算价的月度均值为1744元/吨,营口港现货收购价的月度均值为1766元/吨,基差为22元/吨。4~5月春旱出现后,玉米出苗率下降,大量玉米地补种,部分地块改种,市场增减预期反转,反映在期货价格上则趋于上涨,2018年6月期货主力合约1809结算价的月度均值涨至1767元/吨,月度环比上涨4元/吨;营口港现货收购价的月度均值则降至1710元/吨,基差为-57元/吨。7~8月伏旱出现后,市场减产预期进一步强化,部分机构甚至预测减产幅度高达3成,反映在期货价格上则是大幅上涨,2018年9月期货主力合约1901结算价的月度均值涨至1988元/吨,月度环比上涨36元/吨;营口港现货收购价的月度均值为1744元/吨,基差为-244元/吨。10月东北地区气温偏高,玉米收获时间延后20天左右,补种玉米产量增加,市场减产预期减弱,反映在玉米期货价格上则是小幅回调,当月期货主力合约1901结算价的月度均值降至1977元/吨,月度环比下跌11元/吨。2018年12月14日,国家统计局正式公布2018年玉米产量2.57亿吨,同比减少174万吨,市场最高减产预期则在2000万吨左右。

(二)玉米需求由增转降

2016年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取消后,玉米市场价格虽然年年上涨,但总体依然大幅低于改革前市场价格,加上东北地区玉米加工补贴政策,我国玉米深加工企业进入新一轮扩张期,加工产能持续扩张,开工率也持续处于高位,玉米加工需求年年增长;同时,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后,国内外玉米价格基本接轨,玉米及其替代品进口量大幅减少,国产玉米饲料需求在完成“反替代”的同时也保持了持续增加态势。但2018/19年度玉米需求却由增转降,主要原因是饲料需求下降,一是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生猪去库存速度加快,生猪存栏量持续下降,据农业部发布数据,2019年4月生猪存栏月度同比降幅达到20.8%;二是豆粕价格下降,低蛋白日粮技术推广放慢。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发布数据,天津地区43%的国标二等普通蛋白豆粕出厂价由2018年10月份的3500~3600元/吨降至2019年4月份的2500~2600元/吨。反映在饲料需求方面,在猪料玉米需求下降和禽料、水产料玉米需求增加的共同作用下,虽然玉米饲料需求降幅大小不一致,但下降趋势基本确立。据广东玉米数据网发布数据,2018年10月~2019年4月,广东港口玉米、高粱、大麦合计出货量843万吨,同比下降17.3%;从全年看,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2019年5月发布供需平衡表,2018/19年度玉米、高粱、大麦饲料需求总量1.8亿吨,同比下降8.1%,其中玉米饲料消费减少800万吨。受环保督查、深加工补贴政策取消和华北地区淀粉加工持续亏损等因素影响,玉米工业消费增幅也不及预期。据天下粮仓统计,2018年10月~2019年4月,64家淀粉加工企业玉米加工量1956万吨,同比增加4%;考虑增加产能,预计玉米工业消费增量在5%左右。从全年看,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2019年5月发布供需平衡表,2018/19年度玉米工业消费7800万吨,同比增加500万吨,增幅6.85%。玉米饲料消费降幅超过工业消费增幅,2018/19年度玉米需求减少300万吨左右。

(三)玉米年度产需缺口收窄

2017/18年度我国玉米市场近7年来首次“产不足需”,当年玉米产量已无法满足当年需求,需要临储拍卖玉米予以补充。2017年临储玉米拍卖成交量5740万吨,2018年更是高达10014万吨。考虑2017年拍卖转入2017/18年度的1500万吨和2018年拍卖在2017/18年度消费的5000万吨,2017/2018年度的玉米产需缺口在6500万吨左右。综合考虑2018/2019年度的产量下降和需求减少,2018/19年度的玉米产需缺口将有所收窄;同时2019年临储玉米拍卖底价提升200元/吨,将势必压制后期工业消费需求,气温升高后南方非洲猪瘟疫情若无法有效控制,饲料需求可能继续减少,预计2018/19年度的玉米产需缺口将收窄至5000万吨左右。

二、市场价格分析

2018年10月~2019年5月,玉米市场价格波动呈现“N”型趋势,明显分成三个阶段,首先是10~12月的拍卖玉米出货阶段,价格呈现“高开高走”态势;接着是1~3月的新玉米大量上市阶段,价格呈现“持续下跌”态势;最后是4~5月的贸易商出货阶段,价格呈现“持续上涨”态势。

(一)10~12月:高开高走

2018年新玉米上市,价格呈现“高开高走”态势,黑龙江农场德美亚玉米首先上市,据市场估计,黑龙江德美亚系列年产量在500万吨左右。在价格看涨预期影响下,加工企业及贸易商收购开秤价比去年高100~150元/吨。玉米价格“高开”之后持续“高走”。以锦州港为例,2018年10月8日二等玉米主流收购价1750~1770元/吨,12月13日港口玉米主流收购价涨至1900元/吨,两个月时间上涨150元/吨左右。新玉米上市后价格高开高走,除了地租提高增加生产成本、补贴减少、农民价格预期较高、新型媒体片面宣传误导等原因外,主要原因是收获延后、农民惜售和烘干塔开工率低等三大因素。

1、东北玉米收获延后

受“春旱”影响,东北地区玉米出现大量的“二茬苗”,种植时间延后,导致收获时间相应延后,而10月份东北气温又明显偏高,有利于“二茬苗”成熟,导致2018年东北玉米收获延后20天左右。根据农智经济信息咨询发布数据,2018年10月黑龙江平均气温比正常值(过去30年平均气温)高1.7℃。以吉林为例,先前大多在10月1日前后收割,近几年随着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民大多在10月中旬收割,收割期大约在10~15天左右。2018年气温偏高,农民大多在10月底收割。收割期延后,直接导致玉米市场供应下降,推高市场价格。

2、农民惜售心理较强

在产需存在缺口、部分区域受灾减产和快手、抖音及火山等新媒体看涨宣传下,2018年新玉米上市后出现普遍的“惜售”现象,农民售粮进度明显偏慢。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统计,2018年10~12月,全国11个玉米主产区累计收购玉米4322万吨,同比减少1761万吨,减幅高达28.96%,其中东北地区销售进度更慢。农民惜售与加工企业不断提价收购形成不断强化的“恶性循环”,整个市场呈现“有价无市”状态。东北加工企业由于大量参拍临储玉米库存充足,加上贸易商大量出库销售临储拍卖玉米,虽然农民新玉米惜售,但市场并不缺玉米。在库存充足的情况下,加工企业为锁定周围粮源,依然不断提价收购,个别企业一次性提价幅度达到100元/吨,加工企业的提价收购导致农民陷入“今天卖明天赔”的窘境,进一步加剧农民惜售心理,同时导致价格从北到南持续倒挂,大量新玉米留在了东北农民和贸易商手中。

3、烘干塔开工率低

近几年我国环境治理力度不断加大,烘干塔显然是治理重点,尤其是2018年东北地区治污力度较大,由于时间短准备不充分,烘干塔改造尚未形成统一的技术标准,很多烘干塔对于设备改造无所适从,无论是安装脱硫设备还是改燃气或改电,不仅成本偏高而且基础设施也不配套,改造进度较慢,除了远离城市的偏远地区能开工之外,大部分烘干塔均无法开工。烘干塔开工率低,导致贸易商收粮积极性不高。

(二)1~3月:持续下跌

2019年1~3月,东北新玉米持续上量,价格也进入持续下跌阶段。锦州港二等玉米主流收购价从2018年12月13日1900元/吨的高位持续降至2019年4月1日的1730元/吨,降幅高达170元/吨,比2018年10月8日新年度开始时的玉米价格低20元/吨,创年度内港口玉米市场价格最低。价格持续下跌主要原因是春节前后东北气温偏高不利于地趴粮保管,东北玉米集中大量销售;虽然收购价一直下跌,但下游贸易商借助供应链金融资金大量存储,对价格产生一定的支撑作用。

1、气温偏高不利地趴粮保管

2019年1月,东北气温偏高,不利于地趴粮保管,农民销售压力较大。根据农智经济信息咨询发布数据,2019年1~3月,黑龙江平均气温比正常值(过去30年平均气温)分别高5.1℃、3.1℃、3.2℃,吉林平均气温分别高4.2℃、1.4℃、2.7℃,而黑龙江和吉林两省是我国玉米地趴粮高度集中的地区,尤其是黑龙江大部分玉米均属于地趴粮,随着气温升高地趴粮保管难度会不断加大,不管价格高低,农民不得不销售,丧失市场定价权。

2、农民售粮时间高度集中

2018年10~12月农民售粮进度偏慢,直接导致农民售粮时间高度压缩。在4月份地趴粮必须销售的时间倒逼下,直接导致2019年1~3月农民集中售粮。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统计,1~3月,全国11个玉米主产区累计收购玉米5219万吨,同比增加2387万吨,增幅高达84.24%,短时间内大量地趴粮集中上市,导致市场难以消化,在短期供给严重超过需求的情况下,玉米价格只能持续下跌。

3、贸易商借助供应链资金大量存储

2016年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后,玉米价格大起大落产生较大市场利润,各种供应链金融机构开始全方位进入玉米购销环节。供应链金融的进入让贸易商的存粮“想法”变成“现实”,渠道库存规模明显放大。据估计2019年进入玉米市场的供应链金融资金以“百亿”为单位,而1百亿资金的玉米收储规模就在500万吨左右。2019年5月14日玉米拍卖底价确定提高200元/吨之后,市场价格向拍卖价格靠拢,市场价格相对稳定之后,贸易商新玉米出货积极性明显提高,大量先前囤购玉米开始上市,从另一方面也证明2019年贸易商借助供应链金融资金后的囤粮能力明显提高,这对集中上市期玉米市场价格的下跌显然具有一定支撑作用,否则地趴粮集中上市期市场价格下跌幅度会更大。

(三)4~5月:持续上涨

2019年4~5月,玉米市场价格“转跌为涨”并且持续上涨2个月,锦州港二等标准玉米主流收购价由4月1日的1730元/吨涨至5月31日的1900元/吨左右,与2018年12月13日的价格高位基本持平,玉米市场完成一个“涨-跌-涨”的轮回。此轮价格持续上涨主要原因是地趴粮销售完成、拍卖底价提高和贸易商存粮成本较高。

1、地趴粮集中上市期结束

受气温升高所限,4月份东北地区大部分地趴粮将基本销售完成,除了销售自然干粮的部分农户外,大部分农户将退出市场销售,玉米基本实现从“农户家中”经烘干后向“贸易商库中”的空间转移,市场博弈双方由“农户VS加工企业(饲料厂)”转变为“贸易商VS加工企业(饲料厂)”。同小规模的成千上万家农户相比,贸易商定价能力较强,没有一定的利润空间出库积极性不高。同时,贸易商将潮玉米烘干后入库,玉米保管时间延长,不再受气温偏高影响,可以相对掌控玉米上市节奏,不会再集中上市。再加上烘干成本的影响,市场供应玉米由“潮玉米”向“干玉米”的转变,也推动玉米市场价格的上涨。

2、贸易商存粮成本偏高

2018年新玉米上市后,贸易商存粮集中在三个时间段,第一个是新玉米上市初期,价格高开高走之时入市收购;第二个是春节前价格高位之时入市收购;第三个是春节后价格下跌之时入市收购,无论哪个时间段存粮,其收购成本均高于3月底4月初的市场价格。除直接收购成本之外,保管成本和资金利息成本等存储成本也增加贸易商存粮成本。据测算,贸易商玉米保管成本在5元/吨.月,资金利息成本按照1700元/吨和5.5%的利息计算,月均为7.8元/吨,两者合计12.8元/吨.月。较高的收购成本和持续累加的保管成本和资金利息成本,导致贸易商存粮成本不断提高,对市场价格也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3、临储拍卖底价提高

2019年5月14日,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发布2019年临储玉米拍卖公告,拍卖底价统一提高200元/吨,由于拍卖价格高于市场价格,提振整个市场预期,加上5月23日临储玉米第一拍加权平均溢价高达55.1元/吨,市场价格迅速向拍卖价格靠拢。到5月底,华北地区和黑龙江绥化地区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涨幅超过100元/吨,南北港口玉米市场价格上涨30~40元/吨。5月30日临储玉米第二次拍卖加权平均溢价43.6元/吨,比前一周下降11.5元/吨,玉米拍卖热度降温,市场看涨预期趋弱,贸易商出库积极性明天提高,东北和华北贸易商同时出货,形成一股销售小高峰,华北和港口玉米收购价由涨转跌,6月初玉米市场价格逐步趋稳。

(四)6~9月:拍卖主导

2019年临储玉米拍卖5月23日开始,理论上拍卖成交后最快一周便可投放市场,但由于拍卖陈粮成交价与新粮市场价倒挂,前两次拍卖玉米成交后短期内难以流向市场。但在成交后20~35天内交全款 ,原则上60天内出库。6月12日开始部分参拍贸易商将在资金成本和保管成本的压力下陆续出库,玉米市场将进入新陈玉米并行流通的阶段。在拍卖底价支撑下,玉米市场价格下跌空间有限,但在饲料需求和工业需求偏弱的约束下,玉米市场价格上涨空间也不大,预计锦州港二等玉米市场价格大概率将在1850~1950元/吨之间波动。由于拍卖玉米以2015年临储玉米为主,大部分可能不适宜做饲料使用,在饲料需求推动下,优质新玉米与拍卖陈玉米之间的价差可能拉大。

三、后期玉米行情展望

2019/2020年度的玉米市场环境更为复杂,影响因素更多更难预测,既有传统的气候因素,又有新发生的草地贪夜蛾等病虫害因素,既有中美贸易谈判、中澳大麦双反调查、中巴糖进口关税协议等外部因素,又有口粮去库存、非洲猪瘟疫情、种植结构调整等内部因素。在众多因素影响下,玉米2019/20年度的市场行情大概率不会重复后临储时代2016/17和2017/2018年度的玉米行情。

(一)市场供需展望

按照2018年拍卖持续到10月份估算,2019年5月23日~10月31日,扣除国庆节合计投放23次,每周投放400万吨,合计投放9200万吨,按照每周成交率60%估算,成交量大概率超过5000万吨,在新陈玉米价格倒挂影响下,大部分成交玉米都将转入2019/20年度。在大豆振兴计划推动下,2019年玉米种植面积大概率减少1000万亩左右,但2018年玉米受春旱和伏旱影响,单产下降,若2019年气候正常,预计玉米产量下降幅度不大;玉米进口在配额约束下,直接进口数量年度之间波动不大,但受中美、中澳等关系影响,高粱、大麦、DDGS等玉米饲用替代品进口量不确定性较大。从需求角度,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玉米饲用需求不确定性较大,但大概率将比2018/19年度有所增加;工业需求受玉米高价抑制和中巴糖进口关税协议影响,淀粉糖对蔗糖的替代空间已经不大,若蔗糖价格继续下跌,有可能出现蔗糖对淀粉糖的反替代,2019/20年度的玉米工业需求将增幅有限。参考2017/18和2018/19年度的产需缺口,加上结转的2019年拍卖成交玉米,预计2019/20年度的玉米市场供需基本平衡。

(二)市场价格展望

后临储时代的玉米市场价格波动不仅年度内较大,年度之间也较大,在普遍看涨的市场预期下,预计2019/20年度的玉米市场价格将整体高于2018/19年度,整体上涨幅度预计在50~100元/吨。由于2018年新玉米上市后,农民普遍惜售,价格高开高走,给拍卖玉米出库提供良机,后期等农民大规模卖粮时,市场价格不断下跌;预计2019年新玉米上市后,农民将吸取2018年的经验教训,玉米上市销售进度将整体快于2018/19年度,2019年10月东北新玉米大量上市后预计市场将呈现“新陈玉米”并行流通状态,玉米市场供应充足,市场价格将难以持续上涨,既不会“有价无市”也不会“高开高走”,拍卖陈玉米预计难以大规模顺价销售。到2020年4月份地趴粮集中上市期结束,大量新玉米转至贸易商库中后,受拍卖陈玉米较高的成交价格和不断累加的保管成本支撑,玉米价格上涨幅度可能较大。

猜你喜欢
贸易商年度价格
孟加拉允许贸易商进口70万吨大米
年度新锐之星
年度创意之星
鱼粉:2020年秘鲁A季考察已开始,国内贸易商新货到港落袋为安
煤炭贸易商如何建立优势
互联网环境下煤炭贸易商供应链流程管理研究
年度仿古大戏
价格
价格
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