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林 黎声旺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坚持从严治党,在转变作风、厉行节约、落实八项规定、严肃财经纪律、强化权力制约和监督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科研单位经费总量快速增加,经费来源渠道日益广泛,经济活动日趋复杂,科技领域“放管服”政策的密集发布,财务管理、监督任务越来越重,对财务人员的职业判断力提出更高要求。在当前形势下,进一步加强财务队伍建设,是坚决贯彻落实中央要求,强化财经工作管理和监督,完善科研治理体系,提升科研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迫切需要。各单位要把财务队伍建设作为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认真抓好抓实。
财务人员要顺应新形势、新要求,主动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精髓的科学内涵、基本特征、重要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以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一名忠诚、干净、担当的财务人员。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全面加强综合能力建设,落实好财务系统全体党员干部初心和使命: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做表率。
为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和创新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方式,充分释放科研创新活力,自2014年以来,国家层面密集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16〕50号)、《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国发〔2018〕25号)等系列文件。为确保国家各项改革政策落地实施,确保科研经费接得住、管得好的目标,财务人员要深刻学习领会文件精神,做“改革先行者,政策支持者和效益创造者”,及时制修订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构建高效、管用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立健全单位共建共享共用的信息平台,提高科研管理效率和便利化程度,为科研人员潜心研究营造良好环境。
自2015年10月以来,财政部密集出台《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财政部令第78号),具体准则(存货、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资、会计调整、负债、财务报表编制和列报共9项),《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财会〔2017〕25号)等系列制度,要求各级行政事业单位自2019年1月1日起执行。为确保政府会计制度的顺利、有效实施,财务人员要主动加强学习、交流及培训,组织精干力量做好新旧制度的衔接转换工作,积极推进财务信息系统建设工作等。
笔者借参加农业农村部财务司2018年组织的会计基础工作和内部控制交叉检查和重点检查的机会走访了部属三院多家事业单位,发现了一些共性问题,领导重视财务工作的单位,财务机构和财务制度比较健全,配备的财务力量科学合理,重视财务人员待遇的落实,财务人员积极性较高,财务工作较规范。领导重视不够的单位,财务机构和财务制度不够健全,制度执行不到位,财务力量不足,财务人员年龄结构、专业结构、职称结构等不合理,财务人员岗位聘任和待遇未得到重视,财务人员积极性不高。
一是对国家财经法律法规、上级部门的制度及文件的理解和把握能力不足;二是沟通协调能力还不足;三是围绕中心,抓重点、抓关键的能力还不足;四是数据透视分析能力、总结汇报能力还不足;五是应对审计、检查、验收及整改落实的能力还不足;六是信息化知识缺乏、信息化构建思路不够清晰、信息化应用能力不足;七是顺应新形势、新要求的创新工作方法还不多。
一是个别财务人员缺乏进取心和责任心,存在推工作、推责任问题,不利于处室其他同志的成长;二是个别会计机构负责人带队伍的能力不足,未能统筹用好财务人员,导致鞭打快牛效应,使部门内部气氛紧张、氛围不和谐,未能形成工作合力,财务管理效率不高。
部分单位未提早谋划财务人员培养工作,未制定财务人员交流轮岗制度,未启动实质性轮岗工作,不利于财务队伍的成长,且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要求不符。
要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财务队伍,领导重视是前提。一是要把财务队伍列入单位人才规划,做好顶层设计。二是要根据《农业农村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财务会计基础工作的意见》(农计财发〔2019〕2号)要求,结合单位经费规模、财务部门职责及当前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新要求等,科学合理配备财务人员编制和数量,并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动态调整,以保证财务工作正常开展。三是要注重培养财务骨干人才,要把素质好、能力强、创新意识强财务人员放到重要岗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给予年轻优秀财务人员充分信任,敢于压担子,使她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成长,提早储备一批会计机构负责人后备力量。四是要健全完善激励机制,用好用活精神与物质两个“杠杆”的调节作用,让财务人员“有干头、有奔头、有盼头”,增强财务人员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是要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财务人员要提高政治站位,利用好学习强国平台,主动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系列讲话精神的学习,主动关注时政要闻,紧跟时代步伐,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围绕中心工作,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二是要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要把国家财经法律法规、上级部门的制度及文件入心入脑、学深悟透,积极参加各类职称考试,拓展信息技术方面的新知识,提高专业胜任能力。三是要具备“说不行”和“怎么行”的能力。财务人员要带头执行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坚持原则,敢于对违反规定的业务说不行,确保单位资金安全、规范、高效使用;对没有明确规定要求的业务,与业务部门共同研究务实管用的操作办法。四是要履行好岗位职责。会计机构负责人要做好表率,带好队伍,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团队成员要切实履行好各自岗位职责,勇于担当,以高度的责任心按时保质量完成岗位工作,同时积极主动协助团队其他成员,形成工作合力。五是财务人员要树立良好的职业品质、严谨的工作作风,严守工作纪律和工作秘密。
为促进财务人员全面熟悉财务全过程业务,防范财务风险,加强轮岗锻炼很重要。为做好轮岗工作,一是财务机构负责人要具备统筹协调的能力,制定交流轮岗制度,做好交流轮岗计划,熟悉处室每位同志的优缺点,把合适的人放到适合的岗位上,使其发挥最大的优势。二是要举全处之力编印内容详实、重点突出、操作性强的财务业务流程材料,为轮岗工作夯实基础。三是要强化危机忧患意识,对有担当、责任心强、口碑好的财务人员应予以重用,在岗位聘任和干部培养等方面予以重点考虑;对于不思进取、推卸责任的财务人员给予预警、末位淘汰,真正实现优胜劣汰。四是轮岗交流要统筹好本部门工作安排和人员的使用,既达到交流轮岗的目的和要求,又保证各项工作的连续性和人员的相对稳定性。
财务工作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做好财务工作,财务人员要具备抗压能力,拥有阳光、健康的心态;要有创新和求变的思维,应对时代的改革与发展的能力;要精通专业知识、熟悉相关业务知识、做到业务熟练。为适应时代的发展与变革,财务人员除了加强自身学习外,更需要单位给予培训与交流方面的支持,一是支持财务人员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类财务知识培训、各类项目管理、人事政策、公务写作等业务培训;二是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财务人员申报农业农村部和热科院特聘审计员,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类知识竞赛、征文比赛,参加各级部门组织的财会领军人物评选活动,参加各类检查、审计等工作,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拓宽视野。鼓励财务人员开展调研交流活动,学习先进经验补齐知识短板。鼓励有能力的财务人员开展面向单位职工的专题培训班,培训内容可围绕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科研经费使用、财务信息化系统应用等,通过专题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政策把握能力、总结分析及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