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双 丰
“还大山以绿色,还林区以富饶”这是他毕生追求的人生梦想,他把个人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定位于“最大限度地服务于社会”。几十年来他不计个人得失,严以律己、真抓实干,历尽千辛万苦,带领职工群众植树造林,绿化荒山11万亩。山绿了,他的头发却白了。林茂了,他的腰却躬了下来。他是那么质朴,那样谦虚,那样务实,他有着红松般的品质,在双丰林业局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像一粒铺路的基石,脚踏实地地实现着自己绿化荒山的梦想——他就是伊春市双丰林业局原副局长、林业战线闻名遐迩的育林功臣孙海军。
他曾多次被省、市、森工集团党委授予育林模范、育林功臣、劳动模范、特等劳动模范等称号。黑龙江省委、伊春市委、龙江森工集团党委先后作出向孙海军学习的决定。2000年国务院授予孙海军“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1970年,25岁的孙海军从东北林学院采运系毕业,被分配到伊春市双丰林业局茂林林场,成为一名采运技术员。因工作需要调到了福民林场,1983年任福民林场副场长。主管营林工作。他手下有1名营林技术员和7名验收员,按理说他不用每天都上山检查。但他就是认准了一个理,要想真正造好林,当领导的必须跟班作业。为此,他整天领着工人们一起往林子里钻。平均每年,孙海军钻山爬岭的时间都达300天,福民经营所24万亩施业区内遍布他的足迹。他眷恋和热爱森林胜过爱自己。经过十几年的辛勤劳作和不懈努力,营造10万亩人工林的目标提前实现了。随着人工林一天天成长,孙海军已年过半百,两鬓染霜。野外风餐疾行,艰苦的工作生活环境使他落下了风湿胃病。有时疼得挺不住,他就用手挤压胃部,趴在枝丫堆上歇会儿,他腰间常系一条自制的护腰带,两层布夹一块毡子,尽管土气些,却也灿烂辉煌,它伴孙海军迎风斗寒10多年,护着他没休过病伤假。
孙海军愣是凭着一股倔强、一股永不服输的劲头,带领福民人,在十几年间造林11万多亩,植树2000多万株,而且成活率达到了97%,保存率更是接近100%,采伐迹地更新率为100%,创造了高寒地区营林史上的一大奇迹。有专家给孙海军算过一笔帐:11万亩人工林保存的2000多万株树,从双丰到北京,沿铁路1589千米,如果间隔2米栽植1株,栽成24行50米宽的绿化带,可以一直栽到北京;如果单列每2米栽1株,可以绕地球1周多;这11万亩人工林,陆续进行生长抚育伐,累计可产木材149.38万立方米,按照现在的市值来算,可达3亿多元。
“营林工作苦是苦,但为大山添绿,我不觉得苦。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能让福民经营所的职工群众都看到林区振兴的希望,让森林资源在我们的手中培育起来,是我最大的幸福。”孙海军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他的眼里,金钱、地位、荣誉都不重要。
人生是由一连串的抉择串起来的,孙海军在他人生的十字路口遇到过很多次可以改变命运的机会。那是到福民不久,机遇不期而至。林业局在大学毕业生中选拔局级干部,民意测验显示:孙海军众望所归。权衡了利弊后,他对领导说:“双丰不缺干部,缺的是森林后备资源,我还是在福民做点具体的小事吧。”就这样,他放弃了别人求之不得的升迁机会,心无旁骛、痴心不改地造林种树、造福一方。
他带队伍实行的是森工企业中罕见的军事化管理,为保证栽苗成活率,他亲手教技术,逐个地块查质量。当时的孙海军,就大胆地喊出了“职工向干部看齐、干部向党员看齐”的口号,严格要求每一名基层工作者。双丰人都知道,孙海军有3件宝:砍刀、腰带、望远镜。砍刀是上山开路防身用的;腰带则是为抵御风寒减轻胃病发作,用两层布夹一块毡子做成的护胃“肚兜”,须常年戴在身上;望远镜是用来观察林相和监督造林工作的。
把工作当成乐趣,人生就是天堂。人品做到极处是本然,孙海军同志一家人过着十分简朴的生活,清正廉洁,从不以全国劳模、育林功臣自居,从未利用职权谋取私利,搞特殊化。和孙海军同志的贡献形成巨大反差的是他的生活。到过孙海军家的人都难以置信,一个为国家创造了那么多财富的劳动模范,一个勤奋工作了三十多年的知识分子,一个在林区待了大半生的林区干部,一个领人栽了2000多万棵树的植树人,家里竟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日子过得竟如此寒酸。
孙海军当福民经营所副所长17年,始终居住在砖火墙、土灶台、不足40平米的普通平房里,过着清贫的生活。在他家中的墙上,挂着孙海军同志的“治家格言”:相敬、家和、礼让、信任。如果说起家里的大件,那就数伊春市委奖励给他的一台29寸彩电和一套上个世纪拼凑的“组合式”家具。一双儿女同年相继结婚时,他也没有通知任何人。在林场工作那些年,孙海军每天都是早出晚归,在工作上处处走在职工群众的前头。他说:“自己是党长期培养的知识分子,学过机械,山里又缺技术,修车虽然很脏、很累,但也是为大家做点好事,再脏再累,我也乐意干。”
如今的双丰,郁郁葱葱的树木覆盖着昔日的荒山秃岭,森林覆盖率达到了82.35%。孙海军团队林已经成为全公司生态文明建设教育基地。
进入新时代,孙海军扎根林区、艰苦创业的工作精神依旧像一面旗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林区党员干部职工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再创佳绩。一名普通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生产实践中的鲜明写照,永远是广大党员干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精神动力和智慧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