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晓萌
摘 要: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在科学技术和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国家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高校研究生教育要深化改革,推进创新,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本文以“2011”大学设计学专业的研究生培养为例,阐述通过深化专业方向、培养团队协作、加强学术交流等方式提高研究生的科研与实践能力。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科研与实践 团队协作 学术交流
自1978年我国恢复招收研究生以来,高校研究生教育事业蒸蒸日上,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各专业人才,为我国的各项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近年来,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逐年增多,而研究生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造成了教育资源和培养条件的紧张。教育部提出“研究生教育要向服务需求、提高质量的内涵式发展转型”。高校研究生教育要加快改革的步伐,响应教育部提出的教育创新计划,更新观念、推进创新、促进交流、资源共享,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笔者所属高校是首批入选国家“2011”计划的14所高校之一,拥有較雄厚的科研实力,学校一直积极探索改革,以协同创新模式为合作纽带,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将科研、产业、教育互通。以笔者所属的设计学专业为例,在研究生教育方面既注重提高科研能力,累积项目实践经验,将理论和实践高度结合,又积极进行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的改革,努力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研究生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
一、对学生进行针对教育、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本科生注重专业的基础教育,研究生侧重于专业教育,对于他们的学业要求有所区别。设计专业的本科生要求掌握常用的绘图方法、绘图规范及基本的设计方法等能力,研究生要求有较坚实、宽广的专业基础,对科研课题或设计项目有一定的见解、对所需专业资料有较强的搜集和分析、梳理能力,并具有较强的创新及独立完成能力。
研究生与导师的交流密集,导师通过研究生的教学反馈,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的专业基础、兴趣特长及未来的工作规划,从而对他们进行不同的学术理论与项目实践方向的定位,将培养方向与专业特长相契合,争取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笔者根据研究生专业方向,在辅导他们进行科研课题、实际项目及论文写作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
1.科研方法有待改进
以本专业为例,笔者分配给研究生的科研课题,需要具备一定的建筑空间使用功能的认识与分析能力。有些研究生对于本专业文献、期刊等资料不够重视,导致课题研究过程延长、科研结论更新不及时等问题的出现。进行课题项目的实地调研时,有些研究生缺少现场调研经验,存在收集的数据不够准确、图纸绘制不规范、调研效率较低等实际问题。
2.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对于科研及实际项目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些研究生对于导师的依赖较强。例如有些研究生的论文写作,从提纲开始都仅仅是将导师的思路呈现出来,却很难有所突破及创新;在项目调研及设计的过程中与甲方沟通不畅,导致项目进展缓慢。
3.时间节点观念不强
有些研究生论文写作及发表进展缓慢,要在导师的督促下才能完成。笔者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生教学发现,要在研究生新生入学后就及早培养他们定期阅读专业代表性期刊及文献的习惯,推荐给他们可以发表论文的期刊名录,激发他们的学习紧迫感。有些研究生在项目设计的过程中,对甲方约定的交图时间不够重视,导致方案交付延误。
4.项目设计成果与实际情况脱节
为了提高研究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笔者尽量寻找机会让研究生参与实际项目的交流汇报,尽可能地让他们经历设计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在此期间显现出一些研究生处理项目的问题,他们没有从实际出发,只是单纯地追求视觉效果,导致设计成果与项目要求不对应,经不起实践的检验。例如一些研究生绘制的室内效果图较为美观,但是施工图细节不够精确,没有考虑到运输及安装的可行性。在培养过程中,应提高他们对设计材料及施工技术的认识。
部分研究生在入学初期对于未来的专业发展规划尚未明确,还未完全实现从本科生向研究生思维的转变,没有认识到“研究”二字的真正含义。通过研究生阶段的教育,为培养他们善于利用学术资源,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能力,笔者进行了一些培养方式的调整,使研究生更快、更早地审视自身、确立目标、投入新阶段学习中。通过实际设计项目的锻炼,研究生做好从校园环境过渡到工作环境的转变。
二、及早介入科研项目、深化专业方向
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尤其对于“2011”大学更是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普遍来讲,研究生入学时首先需要修满规定的学分,在课程选择时可以根据各专业方向进行筛选。对于非本专业研究生可以适量多选修一些专业课程,提高对本专业的熟悉及应用程度;对于本专业研究生可以较早地加入导师的科研课题,定期召开小组讨论会,加深对课题的理解,制订学习计划、研究方向、调研方法等具体实践工作,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避免研究生出现“眼高手低”的情况。
三、培养团队协作
研究生有着比本科生更强的专业能力、更明确的就业方向及优势,他们既跟导师联系紧密,又是本科生的学习榜样,可以建立“导师→研究生→本科生”的科研团队。导师确立科研的主题及方向,研究生进行科研实施及创新,计划考研的或学习积极性较高的高年级本科生可以参与、辅助研究生的工作,这样的团队既可以发展研究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又可以让他们提前适应未来工作团队的相互协作。
1.以导师的科研课题为基础
导师将自己的课题研究方向及内容传递给研究生,随后确定任务、提出要求、定期讨论、鼓励创新。笔者将正在进行的自然科学基金科研课题概况向研究生做基本介绍,随后开始确定不同阶段的任务要求。第一,罗列该课题相关的重要文献、定期检查研究生的文献阅读及梳理工作;第二,要求研究生针对课题的完成提出意见和见解,引导他们创新思想;第三,笔者将课题细化,与研究生自身的专业特长相结合,循序渐进地分配其完成课题的单项研究内容;第四,带领研究生进行实地调研,现场考察、测绘、绘图,最终完成设计及论文的写作。
2.以实际设计项目为授课题目
设计专业需要对空间有一定的感受、对新型材料与做法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导师可以为研究生安排授课方式及地点灵活变动的设计类课程,让他们到项目实地测绘、到企业工厂去参观、跟随企业高工实习,等等。实践能力强的企业高工对研究生的指导,能够帮助研究生开阔眼界,将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笔者在设计项目的初期就安排研究生介入,让他们参与方案设计、参加方案汇报会议。在项目的施工阶段,让他们在现场陪同施工师傅,随时进行施工图及安装的调整,从项目方案到落地,全程跟踪,既让他们掌握教科书上的原理理论,又让他们经历课堂上难以教授的现场情况。
3.系统化分配科研课题及设计项目
笔者以正在进行的科研课题为基础,将课题研究内容分类细化,将研究生分组,各组围绕范围较小的课题研究内容继续深化,定期汇总、共同讨论、调整思路;再将科研研究内容包含的具体案例,或者实际设计项目的一部分内容,布置给积极参加专业研究的本科生,让他们在研究生的带领下共同完成工作。
将科研课题与设计项目按照难易程度细化后,分配给研究生或本科生,既可以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系统化,又可以提高学生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增强专业方面的成就感及自信心。
四、促进学术活动
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我国高等教育注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在党中央提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之际,各大高校积极响应,对发展高等教育,尤其是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推进教育改革及创新提出更高的要求。
很多高校在探索新形势下研究生教育的创新举措,例如加强研究生培养基地的建设;搭建平台,促进跨地区、跨专业的高层次人才的交流与优质资源共享;建立研究生科研创新激励机制,强化创新意识,等等。研究生及在读的本科生均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以个人或团队的方式参加校级、省部级、国家级等多种形式的专业竞赛及大学生创新创业课题,既培养在校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又为他们搭建相互交流、学习的多层次平台。
笔者经常参加各种相关学术的会议及教学观摩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讲座等学术活动,还推荐研究生到境外高校交流学习,均取得不错的成果。通过这些学术活动,学生了解专业新趋势、拓宽眼界、展现自己,多听、多看、多学、多尝试、多交流,从而激励他們多创新。
“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科技孵化器、就业指导”是社会赋予当代高等学校的五大职能。“2011”大学更要从教学改革、学术活动、实践能力等各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将产学研融合发展,形成多层次的、全面的研究生教育培养创新体系,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高层次人才。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Z].2017.01.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