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拉·凯瑟《邻居罗西基》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2019-01-07 06:24王婷
文教资料 2019年24期
关键词:生态危机凯瑟生态女性主义

王婷

摘    要: 《邻居罗西基》是美国著名女作家薇拉·凯瑟的后期代表作之一,浓缩了凯瑟一生致力的生态思想。这部经典短篇小说通过细致描写罗西基在城市和农村两种生存状态的差异,为人类描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存发展道路,意识到只有摒弃人类中心主义才能彻底化解生态危机,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共生。

关键词: 薇拉·凯瑟    生态女性主义    生态危机

伴随工业文明的发展,生态环境恶化,人类开始反思造成这一现状的思想根源,生态批评随之兴起。生态批评重点关注文学作品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思人类中心主义。在此基础上,生态女性主义认为男性中心主义是造成人类中心主义的根源,反对两性间的征服、统治,倡导构建两性平等、生态和谐的生态思想观念。《邻居罗西基》是美国著名女作家薇拉·凯瑟的后期代表作之一。这部经典短篇小说描绘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正是生态女性主义追求的目标,浓缩了凯瑟一生致力的生态思想。

一、解构男性中心主义,实现人与人的和谐

生态女性主义认为,男性中心主义的征服、控制、偏见、压迫等,导致女性地位低下,使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难以建立。人类必须改变这种不平等的关系,倡导超越性别偏见,建立一种平等、关爱、理解的新型人际关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与人的和谐。

1.颠覆传统家庭关系,建构家庭和谐。

在男性中心主义观念中,男性统治家庭其他成员,是绝对权威的家长,女性必须服从于丈夫或父亲。凯瑟对家长制社会进行了直接的批判,主张解放男性对家庭其他成员的压迫与束缚,重新审视妇女的家庭地位和作用,建构和谐共处的家庭模式。在《邻居罗西基》中,凯瑟打破传统的家庭关系,描述了罗西基家和和气气的、让人羡慕的和谐家庭氛围。虽然玛丽老说自己粗陋鄙俗,罗西基是城里人,文质彬彬,但是罗西基待玛丽温存体贴,从不粗鲁,在艰难岁月里能够同舟共济,有商有量,和睦共处。哥哥鲁道夫夫妻出现不好征兆时,罗西基和孩子们商量,每周六把车都借给鲁道夫他们,让他们去城里散散心,当其他孩子不高兴时,罗西基则耐心解释原因,化解孩子之间的隔阂。在这种家庭关系中,没有任何征服与奴役、压迫与统治,只有平等沟通、互相理解,是一种令人向往又合乎人性的、其乐融融的和谐家庭关系。

2.瓦解男性认同,建构人际和谐。

男性中心主义观念中,强大、自信、勇敢等是男性的特质,而照顾小孩、做家务等则是女性的特质。在《邻居罗西基》中,凯瑟却颠覆了这一传统认知,罗西基不同于传统男性的特质形象,他体贴细心、善良纯朴、善做家务,表现出了优秀的女性特质。罗西基早年当过裁缝,不忍心让妻子玛丽替他和孩子们缝缝补补。他喜欢裁剪、缝补大家的工裤、外套和衬衫,有时还把大孩子嫌小的裤子改给小孩子穿。当催促儿媳波莉进城看电影时,波莉说:“还要洗碗,没时间去。”罗西基说:“波莉,你快打扮一下,我来洗碗,这些事让我包了吧。”波莉说:“怎么能让你干这些事,罗西基先生。”但罗西基直接把挂在厨房门后钉子上的围裙往身上一套,说:“孩子们生病啦什么的,我就给老伴收拾厨房,这活干得多着哩。”罗西基的细心、体贴,使儿媳波莉感到温暖。罗西基的这些行为打破了传统的男性形象,正是因为瓦解了男性认同,才使他能够尊重、体贴家人,并受到博雷医生等其他人的羡慕,勾勒出一幅和谐人际关系的美丽画卷。

二、解构人类中心主义,构建生态和谐

自然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但从人类文明诞生起,就开始了对自然的改造、征服、統治步伐。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加快了人类改造、征服、统治大自然的脚步,特别进入工业社会后,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被打破,人与自然关系越发紧张,人与自然的失衡关系导致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生态女性主义认为,造成这一恶劣环境危机的思想根源是人类中心主义。征服、统治自然,追求物质享受这一人类中心主义观念,受到生态女性主义的强烈批判,他们倡导解放自然、回归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与发展。

1.回归自然,心灵安宁。

现代社会物质文明高度繁荣,繁华城市遍布全球,人与自然的关系却疏远了,导致人类心灵迷失,充满欲望,使大自然遭到破坏,人类面临生态危机。凯瑟坚信只有回归大自然才能拯救人类焦躁、空虚的心灵,才能拯救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在《邻居罗西基》中可以看到,罗西基从农村到城市,再逃离城市回归自然,最终和大自然融为一体、和谐共处,正是凯瑟追求的愿景。

罗西基幼年丧母,童年是在农村外祖父家度过的,因此他从小就与土地建立了千丝万缕的联系。青少年时期,他在伦敦、纽约独自谋生。刚开始,纽约在他眼中是世界上最好、最富、最可爱的城市,看场歌剧、喝顿啤酒就心满意足,一场大火,一次狗打架,一次游行,一场暴风雨,甚至坐次渡船都觉得有趣,罗西基真想永远这样生活下去。然而,有一天罗西基感到空虚,这种空虚感能够夺走一个人的全部力量。罗西基深切领悟到,虽然大城市能够满足人的物质欲望,但是他们用钢筋水泥囚禁你,把你与大地隔绝,就像鱼缸里的鱼,一生被囚禁。罗西基要寻求一种自由自在、广阔无垠的梦幻。回归大自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成为他唯一的向往。这种农村到城市再回归农村的经历,使罗西基的精神得到升华,心灵获得安宁。

淡泊物质欲望,看淡生死,正是罗西基心灵安宁的体现。邻居比他们买田买得多,牲口喂得多,紧邻法斯勒一家靠卖奶油就赚了很多钱。邻居们对物质的过度追求丝毫没有影响罗西基夫妇,他们宁可孩子们气色红润,也不愿攒钱存银行。当热风使玉米颗粒无收时,邻居们都愁眉苦脸,罗西基却自得其乐、毫不在乎,拿上一瓶野葡萄酒叫大家在菜园里野餐,该享受就享受。当博雷医生告诉罗西基心脏病已经很严重后,罗西基的心态没有丝毫变化,看着玛丽交给他的购物单,不慌不忙地购物。回家后,面对玛丽紧张的询问,罗西基只是温文尔雅地说:“上了岁数,心脏不如以前那么好,没什么问题,我还要给你做几个新架子,给孩子们做挂衣服的壁橱。”这些都使罗西基的心灵不断净化,最后和大自然不再有阻隔,大自然成为他心灵永久的栖息地。

2.融入自然,和谐共生。

融入自然、回归自然是生态文学永恒的主题和思想[1]。生态哲学家罗尔斯顿认为:“纯粹的城市人是单向度的人,只有那些把乡村和荒野自然也加入自己的存在的人才是三维的人。”[2]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征服与被征服是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这种二元对立关系割裂了人与自然的联系,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失衡,造成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生态学家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人与自然相互关爱、依存的生态伦理。这种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和谐共生的观念在《邻居罗西基》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罗西基热爱自然。他喜欢这些良田沃土,总要看上一眼,像喜欢看一只比赛获奖的牛一样。屋顶和风车看上去那么亲切。这场大雪真好,多好看。羅西基坚信土地决定孩子们的幸福和平安,只要立足在土地上,就不必担心遭到不幸和横祸,人类只有和自然紧密相连、融为一体,才有子孙后代的未来。因此,人类对自然应该有责任感,这种责任感不仅要对当代人负责,还要对后人负责。孩子们认为俄国蓟草不会危害土地,但罗西基害怕俄国蓟草扎根后把苜蓿给“吞”了,不顾自身安危下地耙草,导致猝发心脏病,最终倒在他喜爱的土地上。罗西基选择自我牺牲拯救土地表明,当自然界遭到危机时,人类的利益不是唯一选项,人类可以牺牲自我保护大自然,对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负责,这是生态伦理的重要部分。

生态学家阿伦·奈斯认为,生态自我是自我成熟的最后阶段,只会在大地共同体、人类共同体中才能得到体现[3]。罗西基一心向往广阔的农村并最终和土地融为一体,这不是灵魂和躯体的简单消亡,而是心灵和肉体与自然的融合。罗西基想:“这块墓地真不错,舒适安逸,既不使人拘谨,又不令人沮丧。”他承认,他非常留恋这个地方。他不急于离去,想到身后他也将不远离自己的草地时,心里感到宽慰。最终,罗西基葬在五色缤纷的田野,和深爱的土地融为一体。罗西基关爱自然、守护自然,并践行人与自然相互关爱、依存的生态伦理,最终实现了生态自我。

三、结语

二十世纪初,工业文明加快了美国的都市化进程,凯瑟预见到这必将破坏人与自然的平衡,并最终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通过细致描写罗西基在城市和农村两种生存状态中的差异,凯瑟为人类描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让人们意识到,只有摒弃人类中心主义,回归自然、爱护自然,才能重建人与自然和谐稳定、共生共荣的紧密关系;只有摒弃性别差异意识,才能真正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谐。

参考文献:

[1]王诺.欧美生态文学(修订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谭晶华.诗意栖居的典范——薇拉·凯瑟短篇小说《邻居罗西基》的生态批评解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3).

[3]雷毅.生态伦理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4]叶平.回归自然:新世纪的生态伦理[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5]柳鸣九,主编.薇拉·凯瑟精选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0.

课题: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视角下的薇拉·凯瑟小说研究,2015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KY2015LX351)。

猜你喜欢
生态危机凯瑟生态女性主义
薇拉·凯瑟地域书写中的流动主题研究
我国网络生态危机治理路径探析
法兰克福学派异化消费理论光芒与缺陷并存
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反乌托邦观照
薇拉·凯瑟小说《啊,拓荒者!》的生态解读
从《驯悍记》看凯瑟丽娜的“悍妇”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