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长城
程颐说:“学者先要会疑。”张载说:“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质疑是学习的起点,学习的开端,学习离不开“疑”,只有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才能读出疑问,读出新意,获得独特的感受。在语文实际教学中,为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精神,我和学生一起“挑刺”。下面是我的三则教学故事。
一、给教材“挑刺”
《两小儿辩日》教材分析是这样的:“两个小孩儿论太阳离地远近,各自根据单方面的现象,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孔子由于当时科学水平的限制,也未能解答这个问题,因而受到他们的嘲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片面看待问题,是得不出正确结论的。”①《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其作者相传是战国时道家学派重要代表人物郑国人列御寇所著。从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理解:春期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各学派都在宣扬自己的思想,儒家如是、法家如是、阴阳家如是,诚然,道家亦如是。“孰为汝多知乎?”,“笑”在原文中显然有“讥笑”之意。若从作者为道家,孔子为儒家来看,显然要“笑”孔子。不可否认,文章本意有既宣扬道家思想,又有对儒家的某种否定。
我认为,教材所给的分析有些偏颇:文章的主题可以从多个角度加以分析:1.从两个小孩认识问题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角度;2.孔子对待问题的成功和失败角度;3.人们追求知识的态度的角度。这样,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就不是唯一的,当然不止以上教材所给的结论。在实际教学完成教科书的结论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
师:大家通过学习《两小儿辩日》让我们懂得了:片面看问题,是得不出正确结论的。那想得到正确结论,应该怎样做?
生:这则故事还告诉我们:只有全面看待问题,才能得到正确结论。
师:试举生活中的例子加以说明,比如怎样看待生活中的一个人、一件事。
生:比如我学习很刻苦,失去了许多自由玩耍的时间,但我也收获了知识。也可以说,在收获知识的同时,我又可以尽情地玩耍,两方面都有收获。
师:说得非常好,能从得与失两方面看待学习生活。谁还能举一个对人认识的例子?
生:老师,我是这样看你的:您上课诙谐幽默,平易近人,对我们要求又很严,同学们很喜欢你。就是有时脾气不太好…… 我们评价您,要总看您的缺点,就过于片面了。
师:谢谢你对我的全面评价,老师的缺点会在以后生活学习中改正。看人看事要正反两方面去看待。大家再想一想,两个小孩有没有可取之处?孔子的成与败,我们又可以得到哪些领悟?
生:两个小孩勇于探索值得学习,只有勇于探索,才能获得真知。
生:生活中要善于观察,才会有所发现。
生:孔子是当时的大学问家,这个问题也没有回答上来,说明知识是无穷的,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虚心学习。
生:学无止境,要终生学习。
生: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实事求是。
…………
就这样,学生们得出了六、七个答案。问题在学生的多向思考中,变得既鲜活而又深入,学生在“挑刺”中学到了思辨方法,也提高了多角度、全面认知、求知的能力。多角度的阅读分析就会得到有创意的结论,进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但这种多角度分析并不是远离文本过度的发挥。当然,更不应该是完全以教材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二、给作品“挑刺”
2003年在讲《心中的鹰》(原人教版教材,作者唐敏,当代散文家)一课时,分析完全篇文章,我和学生进行了如下互动。
师: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老师,我认为原作有点瑕疵。(学生站起来)
师:真的?你说说看。(我楞了一下,其他的学生也用怀疑和疑惑的眼光看着她。)
生:老师,作品上说:“爸爸妈妈并排齐肩,后边是儿子。品字形上升,品字形下坠,品字形斜过蓝天。”这句话有问题。 “爸爸妈妈并排齐肩,后边是儿子”,作者可以判断飞在前面的是鹰爸鹰妈,飞在后面的怎么就一定是儿子?(我顿时语塞。)
生:老师,好像确实有问题。(其他的学生也意识到了这一点纷纷提出自己的理由。课堂也立即活跃起来。)
师:同学们的观点,我也认同。敢于向权威挑战,而且有理有据。那咱们怎么替作家修改一下?大家讨论讨论。(我充分肯定他们的“挑刺”后,加以引导、鼓励。)
课堂气氛一下子热烈起来,学生七嘴八舌议论起来,答案也花样翻新:有说应该改成“一家人”的,也有说这样改不能体现鹰爸鹰妈对小鹰的呵护的……
师:(继续引导)我们既尊重原作的意思,尽量还用上拟人修辞,怎么改?
生:把“后边是儿子”改成“后边是孩子”。
生:好哇!(学生纷纷赞同。)
师:好在哪里?(我因势利导。)
生:這样修改后,“后边是孩子”既保留了作家原意,又避免了原文的歧义。
生:还保留了原来的拟人修辞。
师:说得非常好。(我对学生的表现大加赞赏。)
善于发现学习生活中的问题,用细致观察、大胆叛逆和深入探究的思维去重新审视一切,这正是创新精神的体现,也是发明创造的源泉。正是这种精神,使得我们能够站在更高的起点,获得更深刻、别样的收获。
三、给阅读答案“挑刺”
《门铃》作为课外选文,其中有道习题:“小女孩在一旁轻轻地说:‘给你,外公。给你手绢,擤擤鼻涕。”这一句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所给的答案是:“语言描写;表现了小女孩的可爱和对外公的关心;与前文帕皮的话相照应。”大部分学生在处理这问题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和阅读答案一般无二,我也认为没有什么异议。
意外出现了:一个学生举起了手:“老师,我认为还有个答案,不知道对不对。”
我有点疑惑:语言描写是手法;表现了小女孩的可爱和对外公的关心是内容上的作用; 与前文帕皮的话相照应是结构上的作用。作用齐了,没错呀,不可能再有了!
“老师,我觉得还可以起到一种作用:营造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使原来父女俩相见使感慨万千、激动万分的场面变得轻松愉悦。”
我也恍然大悟:“可不嘛!那种情境下,父女俩悲喜交加,孩子天真的话语真的会造就一种别样的效果,而这种效果是光靠死板的思路分析不出来的。语文和生活多么密切!生活中的语文有是多么的鲜活!”
“为什么?其他学生也考虑一下。”为了让其他学生也参与进来,我继续提示到:“生活中会是这样的效果吗?”
学生一致认可:“小女孩的天真懂事会使看起来激动的场面变成破涕为笑。”
“大家分析得非常好!老师都没有想到。老师只是从分析思路上考虑问题,同学们还能把它放到生活中加以考虑,可见,语文多么广博,生活多么广博!这一点我要向大家学习!”
死板的阅读答案放在生活中变得如此鲜活!语文来源于生活,“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才是语文的源头活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深深植根于生活之中,尊重生活,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体验,才能使语文真正鲜活起来!
“为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当密切关注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现实生活的变化,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尤其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在课堂中,引导学生用发展与质疑的眼光对待文本,尊重学生的真实想法,倡导学生间的自主探究,这样问题在生生之间产生碰撞,拓展了学生思维,培养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编辑/李莉E-mail:118391679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