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双
一、教学价值
1.课程设计初衷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殿堂的瑰宝,古人云:开谈不讲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高中生若没读过《红楼梦》那实在是一种遗憾,然而,现实却充满了遗憾。据说在知乎上评选最难读进去的书,《红楼梦》高居榜单前列,学生普遍觉得《红楼梦》读起来较难,其中人物关系、诗词文化等内容又让他们望而生畏。这就需要教者努力地引导,从他们的年龄出发,帮助他们亲近名著,感受阅读的快乐,领略古典文学的魅力,让学生愿意在以后的生活中,把阅读文学经典作为一种乐趣,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
2.教学价值
(1)学习阅读名著,积累相关经验。
(2)学习通读、精读、细读、深读。
(3)尝试从多个维度解读文本。
(4)运用文献资料等资源研究作品。
二、过程指导
三、典型任务
例一
《红楼梦》中环境描写专题任务例谈
任务目标:
1.运用分析小说中的环境描写的基本方法,了解《红楼梦》中以人物视角展现典型环境的写法。
2.分析典型环境下人物的性格及言行。了解社会环境对个人的影响,思考个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具体环节如下(详见下页表格):
例二
畅谈红楼梦中人
任务:选择书中的某个人物,结合文本,了解其他读者对这个人物的观点,阐述自己的观点及感悟。
环节:
1.下达任务。
2.学生上报自己选择的人物。
3.按所选人物将学生分为若干组,可适当调剂。
4.学生分组研讨,最终形成论文。
5.召开“红楼梦中人”研讨会,各组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
6.评选出“最 的红楼人物”,写出颁奖词。
以下为教师示范。
《红楼梦》中我曾误读漏读的人
我一直認为宝玉的母亲王夫人是个面目可憎的人,因为她撵走了金钏,导致金钏投井自杀,她赶走了生着病的晴雯,导致晴雯愤懑而死,我对王夫人的印象就是刻板、糊涂。
但是多年后,我再读红楼,发现一个以前没有注意的细节,迎春嫁给孙绍祖,受尽屈辱,最后被孙绍祖欺凌而死。《红楼梦》第八十回中迎春出嫁后回家省亲,待孙家婆娘媳妇离开了,方哭哭啼啼。那她会向谁哭诉呢?一般来讲当然是向母亲哭诉,迎春的母亲是邢夫人,迎春的生母在文中语焉不详,但邢夫人确实对迎春有教养之责,但迎春并没有对自己的母亲哭诉,而是选择了王夫人,王夫人说:“我的儿,这也是你的命。”迎春哭道:“我不信我的命就这么苦?从小儿没有娘,幸而过婶娘这边来,过了几年心净日子。如今偏又是这么个结果。”而作为迎春的母亲,邢夫人却“本不在意,也不问其夫妻和睦、家务烦难,只面情塞责而已”。从这个角度看王夫人,她虽不见得对迎春多么慈爱,但至少是比较关爱,给了迎春更多的温暖和真情。与以前相比我对王夫人有了更为全面的理解。
在生活中,我们是不是也只看到了一个人一些事的某一个方面?是不是也没有从更多侧面去了解全貌?我们存不存在误读?漏读?错读?
四、教师反思
1.关于《红楼梦》的研究性著作浩如烟海,派别不一,如索隐派、历史派等,有研究书中诗词的,有研究建筑的,有研究书中人物身份的,等等。我希望学生通过读《红楼梦》,能够做到读别人的书,问自己的心。
2.《红楼梦》实在宏大,整本书的阅读难度的确很大。在第一环节整本阅读中,学生进行得很艰难,三周读完还是有点理想化了。但令人欣喜的是熬过了第一周,阅读的速度和质量有了很大提升,这说明过了判词、谶语等难关后,学生亲近了文本,有了阅读习惯,高中生阅读古典名著大部头的书籍是完全可行的。
3.像《红楼梦》这样丰富、复杂、深刻的书,教师的指挥越少效果可能越好。
4.《红楼梦》实在是一部神奇的书。年少读红楼,青年读红楼,中年读红楼感受不同。年少时读红楼,最爱烈火烹油、鲜花着锦;年少爱读,爱得炽热。中年再读,渐渐读出世间百态人性万千;中年爱读,爱得深沉。这部神奇的书可伴学生成长,愿学生常读古典名著,这也就是本课程所追求的最理想的教学效果。
编辑/李莉E-mail:118391679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