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雪
(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辽宁 沈阳 110013)
恶性肿瘤是临床比较常见的疾病类型,同时伴随着一系列并发症,肠梗阻是其中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突然、进展迅速且病死率高,对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极其不利[1]。因此,临床必须重视恶性肿瘤合并肠梗阻患者护理工作。为探讨安全有效的护理方案,我院对收治的恶性肿瘤合并肠梗阻患者分别采用预见性护理和循证护理,比较二者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抽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20例恶性肿瘤合并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43~76岁,平均(64.2±1.5)岁;观察组男28例,女32例,年龄45~77岁,平均(64.7±1.6)岁。本次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所有患者自愿参与。纳入标准:①临床症状符合恶性肿瘤合并肠梗阻诊断标准[2];②年龄:40~80岁;③无认知交流障碍,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①年龄超过80岁;②严重感染者;③精神病患者或既往有精神病史者。比较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式
1.2.1 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根据患者恢复程度制定相应的运动方案,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户外活动,不可超过患者耐受性,并遵循“劳逸结合”原则;鼓励患者多摄入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禁止使用生冷、辛辣食物,控制进食量,不可暴饮暴食;重视不适症状,并及时就诊。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关注患者心理状态,对负面情绪给予针对性干预措施,促使患者在护理治疗过程肿保持良好心态。
1.2.2 观察组:给予观察组循证护理,包括:①成立循证护理小组:以护士长为小组长,指定工作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为组员,对所有患者病情、症状表现、个人体质和其他方面情况进行取证,分析讨论后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②早期预防:首先需要对可能使得恶性肿瘤合并肠梗阻疾病恶化的危险因素予以评估,如不良饮食习惯、体位突变、剧烈运动等;疾病初期应严格观察其变化,并给予对应干预措施,可能有效预防疾病继续发展,使患者无需遭受手术治疗;若病情迅速发展或出现加重趋势,应根据具体情况,做好手术治疗准备。③饮食护理:恶性肿瘤合并肠梗阻患者需长时间禁食,同时肿瘤代谢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使得患者体内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储备不足,导致病情恶化,此时必须保证患者营养充足,可采用肠外营养支持、锁骨下静脉输注或PICC导管输注等方式,输注速度应均匀,期间注意监测各项指标,观察并及时处理不良反应。
1.3 观察指标:两组护理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心理状态。判定标准[2]:显效:临床症状和肠梗阻基本消失,实验室指标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和肠梗阻明显缓解,实验室指标基本正常;无效:临床症状和肠梗阻无明显变化,或出现加重趋势。护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心理状态评估参照Zung氏焦虑抑郁自评量表[3]。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越明显。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软件SPSS 19.0统计处理文中数据,护理效果用百分数(%)表示,行χ2检验,焦虑抑郁评分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对照组显效25例(41.7%),有效29例(48.3%),无效6例(10.0%),护理总有效率54例(90.0%),观察组显效27例(45.0%),有效30例(50.0%),无效3例(5.0%),护理总有效率57例(95.0%),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差异不明显(χ2=1.081,P=0.298)。
2.2 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对照组护理前焦虑评分(70.5±1.8)分,抑郁评分(72.1±1.5)分,观察组护理前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70.9±2.0)分和(71.8±1.2)分,比较两组护理前心理状态,差异不明显(t=1.152,P=0.126;t=1.210,P=0.114)。对照组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62.7±2.4)分和(63.5±2.1)分,观察组对应指标评分为(51.8±2.7)分和(53.6±4.2)分。比较两组护理后心理状态,差异明显(t=23.372,P=0.000;t=16.331,P=0.000)。
目前,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疾病发展晚期,多数患者会产生肠梗阻症状。若不给予及时有效的处理,可使患者产生恶心呕吐、腹部疼痛、肠扭转或肠粘连等症状[4],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甚至会对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且可阻碍预后工作开展。因此必须对恶性肿瘤合并肠梗阻患者采取安全有效的护理方案。
预见性护理是护理人员遵循“先预防后治疗”的原则,依据自身以往工作经验,对疾病发展情况进行评估,为患者制定科学规范的护理方案并一一执行,使患者获得优质护理服务[5]。除此之外,预见性护理有助于判定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以此为依据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更好地推动治疗工作开展。循证护理是一种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和患者个人意愿有机结合,全面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后,制定相应护理计划,作为后期护理服务的参考依据。
张瑞敏等[6]的研究结果表明,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为85.71%,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2.86%,二者差异不明显。本次研究中,两组护理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95.0%(P>0.05),观察组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示两种护理方式对恶性肿瘤合并肠梗阻具有明显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给予恶性肿瘤合并肠梗阻患者预见性护理和循证护理效果基本一致,后者在缓解负面情绪方面优势更突出。因此临床应根据具体情况,并考虑患者意愿,酌情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