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高校思政教育与古代茶文学的无缝衔接

2019-01-07 15:18张中旭
福建茶叶 2019年6期
关键词:无缝茶文化意象

张中旭,唐 巍

(1.中央民族大学,北京 100081;2.赤峰农牧学校,内蒙古 赤峰 024000)

茶文学是我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历数代发展中,我国古代茶文学积淀了优秀的文化精髓,是我国新生代文学学习的典范。在先秦时期,“茶”字还只是指代的是一种植物,直到后来随着茶文化的发展,“茶”所代表的意象也越来越多,这为我国古代茶文学的萌芽创造了条件。随着时代的进步,快消文化以其便捷、轻松、有趣的特点博得人们的眼球,深得人心,以至于现代社会中很多年轻人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缺乏,最终也阻碍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高校思政教育的受众对象是学生,如果将高校思政教育与古代茶文学进行无缝衔接,让古代茶文学能够借助高校思政教育潜移默化地深入到学生的日常教学中,使学生在思想和精神上受到启发,这将有利于矫正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偏见,从而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最终促进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

1 古代茶文学的发展历史

1.1 古代茶文学的兴起

在我国汉语词典里,“荼”与“茶”是两个相近字。然而在古代,“荼”是先于“茶”字诞生的。在最初的时候,“茶”字经常被视为“荼”的通假字,后来随着字体的演变和茶文化的发展,“茶”字在最终确立了自己的地位,被世人所认可。我国最早的茶文学代表是《诗经》。它记录了当时人们各种各样的茶文化生活,是最早认可茶文化精神的一部著作,也是最早带领茶文化进入文学领域一部著作。可以认为,《诗经》奠定了我国古代茶文学的发展基调。在《诗经》之前,并没有多少人了解和关注茶文化。但是《诗经》问世之后,一时之间茶文化红遍大江南北,成为诸多文人骚客的新宠。在文人的笔下,“茶”也不单单指代了一种文化活动,还成为了诸多精神的象征,彰显了文人的气节和对生活的态度。从文学的角度上看,茶文学的这种进步让“茶”这种意象由本意向着多意化的趋势发展,成为文学辞藻中的新意象,承载着文人的志向和情怀。总的说来,《诗经》是可追溯历史中茶文学兴起的重要推动力,奠定了古代茶文学发展的基调。

1.2 古代茶文学的发展与推进

“茶”作为一种文辞向意象转变需要一定的过程,而真正奠定茶意象基调的是在两晋时期。在两晋时期,人们对于茶叶的功能已经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于是就转而对茶文化精神展开探讨。其中最明显的转变体现在“茶”意象开始对社会现象进行了投射。比如,西晋著名文学家左思曾经在《娇女诗》中对娇女煮茶进行了细节描写,由此体现出了茶在人们生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也从侧面表现出女性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左思在《娇女诗》中特别甄选了娇女煮茶的情节,也是为了表现出“茶”以及茶文化活动的亲民性,宣扬了茶文化精神中平等、友爱的观点。西晋时期,有一名茶学家叫做杜育,他的著作《荈赋》就是介绍了茶叶从培育、采摘到引用的一系列过程,是名副其实的古代茶文学作品。不同的是,《荈赋》作品中的文字具有很高的文学性,行文如行云流水,给人以茶文学的美感和艺术感,从而让茶文学的文学境界更上一层楼,大大推动了我国古代茶文学的发展。在唐朝时期,茶类诗歌铺天盖地,茶文学的发展也到达了一种艺术的高度。我国古代茶文学的发展在唐朝时期有了质的飞跃,自此以后,茶不仅仅只是一种文化现象,还被文学化,成为某种文学格调的代表。

2 高校思政教育的现状

2.1 思政教育很难落到实处

古人对于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思想精神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不必进行专门的思政教育,他们自然也会注意自我修养。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尤其是各种APP被开发之后,人们将更多的时间投放在虚拟的世界中,对于提高自身文化修养的意识就越来越薄弱。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很多学生对于教育内容提不起兴趣。又由于思政教育本身难免会涉及到一些相对缥缈的理论,因此很难让学生真正意识到思政教育的价值。以上这些都是思政教育很难落到实处的重要原因。同思政教育相比,手机里有轻松幽默的聊天、第一手时尚资讯、琳琅满目的商品以及各种高校视频,当学生已经开始习惯来自于手机APP的视觉冲击时,面对课本就会变得疲乏,觉得思政教学非常枯燥和无聊。古人之所以会有意识地培养自身的思想,其实最大的原因还是当时还是一种原生社会,人们的生活不如现代丰富,要获取某种资源并不那么容易。而这些反而让古人们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自身的思想修养上,最终获得身心上的愉悦。而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如果离开手机可能很多事情就做不了了对于学生而言,大部分人离开手机就不知道能够做什么,生活一片茫然,对于思政教育更容易因为找不到学习的意义和乐趣而不屑一顾。思政教育改革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2.2 思政教学内容无法与时俱进

时代在改变,不同时代下的年轻人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层次都有所不同。在思政教育的内容中,有些观念仍然是适应时代发展的,然而也有些观念是被现代人所推翻的。因此,思政教学的内容应该与时俱进,适应大时代发展的要求。然而,由于我国思政教育事业发展并不完善,很多教育工作者自身都没有真正重视思政教育问题,从而导致高校思政教材很难有大幅度的改进。比如,尊老爱幼一直是我国传统美德,在思政教育中也被作为重点强调。而事实上,“尊老爱幼”在现行时代下已经有了不一样的意义。在过去传统美德中年,顶撞长辈被认为是不尊重长辈的表现。但是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凌驾于辈分关系之上。首先不论长辈还是晚辈,尊重是双方建立友好关系的前提,但是这不意味着长辈可以质疑晚辈,而晚辈质疑长辈就被认为是一种不尊重长辈的行为。如果在思政教育中,对于我国传统美德的内容不去做新的诠释,那么思政教学就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学生即使认真地投入到思政教育中,其学到的东西也无法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因此,思政教学内容是否与时俱进直接决定了思政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而就目前形势上看,思政教育要做到与时俱进,还需要经历一段漫长的改革周期。

3 高校思政教育与古代茶文学无缝衔接的途径

古代茶文学中充满了写作者的思想,这些思想有着其独特的魅力。我国高校的思政教育在过去之所以一直得不到成效,其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思政教育内容的空乏和老套,缺乏具有说服性的案例。因而将茶文学与思政教育衔接起来将有助于思政教育的开展。

3.1 将古代茶文学与思政教育进行穿插教学

将古代茶文学与高校思政教育进行穿插教学是高校思政教育与古代茶文学无缝衔接的主要途径。我国古代茶文学里包含历史上各种有趣的故事,这些故事或感人或具有哲理性,能够以小见大,让学生从趣味阅读中领悟到生活的哲理。而这也是对我国思政教育最有力的补充,有利于增加学生对思政教育的好感度。在将古代茶文学与思政教育进行穿插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恰当地分配二者在教学中的占比,还是要以思政教学为主,茶文学教学为辅,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进行思政学习。将古代茶文学与思政教育进行穿插教学不仅是教学上的创新,也是高校学科教育上的创新,它是学科与学科间相互融合的开始,是我国高校教育中多元化教学的集中体现。

3.2 加强思政教育工作者的茶文学素养

在高校中存在大量的茶文学爱好者,思政教育与茶文学无缝衔接的需要也会吸引到一批茶文学爱好者积极投身到思政教育的队伍中。若要将高校思政教育与古代茶文学教育进行无缝衔接,其教学的思政教师就必须同时拥有思政教学水平和茶文学素养。因此,在开展无缝衔接之前,高校应该做好教师上岗的培训工作,督促教师尽快成为“双料人才”,以此为高校思政教育打下坚实的教学基础。

猜你喜欢
无缝茶文化意象
让农民工培训与就业“无缝对接”
抚远意象等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中小学数学教学无缝衔接的对策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一带一路”与茶文化传播
意象、形神
丰富无缝对接机制内涵 安置帮教工作提质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