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畅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吉林长春 130028)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始终是高校关注的重点方面之一,高等教育不仅要为经济建设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更要为社会发展培养身心健康的公民。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目前高等院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其教学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在校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以及每一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
然而,受消极、问题取向的传统心理学的影响,该课程多存在偏理论教学、矫正灌输的倾向,缺乏对学生潜能、能力与优势开发。此外,由于师资力量不够充分,大班教学的固有模式也不利于各种体验活动的开展,导致课堂效果欠佳。创造性地改革现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体系,实现灵活、有效的教学设计,真正帮助学生应对心理困扰、塑造积极人格,有效增强课程实用效果,是每一位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共同面临的课题,而积极心理学的出现为这门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开辟出崭新视野。
积极心理学作为21世纪心理学研究领域的热门方向,倡导用一种积极的态度解释各种心理现象,扭转了传统心理学的“问题取向”,而是关注对人类潜能与优秀人格品质的开发,将人的成长、爱的能力、智慧的发展以及获得幸福的能力等作为重点研究内容。
积极心理学以人潜在的、可发展的、实际的力量与美德作为立足点,主要着眼于三方面:一是积极的人格优势,分为六大美德,即智慧、勇气、仁慈和爱、正义感、修养和节制、心灵的超越,具体又包括24项积极的人格,如好奇心、感恩、希望、创造力等;二是积极的主观情绪体验,如对过往的满足感,对将来的期盼、乐观,以及投入当下时的快乐状态,即心流体验(英文flow);三是积极的组织系统,包括个人、家庭和社会三个层面,强调通过主动地积极参与、赋予意义来帮助人们获得幸福感和价值感,从积极正向的人际关系、社会交往中体验快乐[1]。
目前,积极心理学中关于幸福的内涵解读,被称为“幸福2.0”,其认为实现幸福、蓬勃的人生需要5个要素的发展,即PERMA:积极的情绪体验(positive emotion)、投入(engagement)、人际关系(relationship)、意义和目的(meaning and purpose)、成就实现(accomplishment)。
把积极心理学的思想作为理论向导,运用到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开发全新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可以说是当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域的新探索、新热潮,将为我国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焕发全新的生机。
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以积极的视角重新解构教育,遵循积极的课程理念,通过积极的教育行为,营造积极的教育环境,一切以学生的“满足感”和“幸福感”为落脚点,面向全体学生,重点关注学生对现实生活的乐观与希望、真实积极的情绪体验、自我成长的内部动力,以及积极人际关系、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养成,侧重于心理品质的优化与心理潜能的开发,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品质与人生态度。
《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党〔2018〕41号)明确指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形成“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四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格局,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和心理健康素质得到提高,“心理疾病发生率明显下降”。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途径之一,根据党和国家相关精神要求,结合当前高校课程教学的自身特点、优势与不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总体目标要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是预防性,主要指向对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的预警,二是发展性,强调对学生积极人格、行为潜能的开发。
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课程目标建设,既可兼顾第一层目标,也可强调第二层目标。课程目标的确立不在于预防或矫治所谓的心理问题,而是回归到促进人成长、发展的轨道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相统一,强调在人格全面发展基础上的心理问题预防,以“发展模式”取代“问题模式”,遵循“关注全体”、“科学防范”、“教育引导”、“积极发展”的目标理念[2]。
3.2.1 一条主线贯穿课程体系
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要始终以积极心理学所强调的三个主要方面为线索,贯穿课程内容,即在良性、互动的组织环境中感受积极的主观情绪体验,培养优秀的人格品质。具体来说,课程体系需要建立以活动为主线、以体验为核心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用活动内容激发内心体验,开发学生潜能,带来有价值的主观体验以及情绪感悟的提高。需要强调的是,积极主观体验的本质包含三个层次,即个体能够满足地认识过往,幸福地体验现在,并以乐观向上的态度看待未来。
3.2.2 五大维度丰富课程内容
在选取并构建课程内容时,结合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内容,从整体和局部综合建构课程体系,总体而言主要包括五大维度,即积极的情绪体验、投入状态、人际关系、意义及目的、自我实现。
3.2.2.1 积极心理学相关概念
通过积极心理学的相关概念学习,让学生了解其产生背景、理论内涵与创新之处,明确积极心理学对挖掘人类自我潜能、发扬美德、营造和谐人际关系等方面的价值,并对“幸福2.0”的5要素(PERMA)进行详细解读,帮助学生以全新的角度理解幸福的含义。
此外,引导学生从积极的视角看待所谓的“心理问题”,正确理解心理健康标准,明确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应以乐观向上的态度生活,实现人生价值。
3.2.2.2 积极情绪的培养
家庭环境、教育背景、兴趣、能力及性格特质等方面的不同,造就了学生个体之间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差异,而帮助大学生养成愉悦、积极的情绪是发展健康人格的重要基础。课程设计的重点在于帮助学生分享、感受更多的积极情绪体验,通过生动的活动课,感受情绪的产生,了解自己的情绪特点与表达方式,积极指导学生有意识地进行自我情绪疏导,发展健康的情绪调节能力以及主动体验积极情绪的能力。
积极的情绪体验按照时间状态的不同可分为:针对过去的、针对现在的和针对将来的积极情绪体验。相应的活动主题可以是微笑练习与感恩训练。微笑练习强调对当下情境的态度,重在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人格品质,微笑能够使人更道德、更善良;感恩训练可用于对过去与未来的情绪体验上,既能使受感激之人因付出得到回报而产生成就感,又能使表达感谢的人获得自我道德品质的提高。
3.2.2.3 心流体验
心流体验是指当人们投入到自身感兴趣的、能力相当的某项活动中时,所产生的忘记时间、忘记自己的一种投入极致的状态,这种状态下的个体会体验到愉悦幸福。简单理解,心流体验即享受当下,目的是提高专注力。当个体进入心流状态时,就是一种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这种体验的产生一方面需要活动对个体本身产生较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需要个体掌握一定的技能,保证其顺利实现活动中的挑战。
因此,在进行课程设计时,除了让学生真正理解心流体验的本质外,重点在于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兴趣领域以及相应的能力范围,并通过适当的课堂活动,让学生体会沉浸其中、专心致志的幸福感觉。此外,结合学习活动对学生专注力的要求,可设置一些与注意力相关的学习任务,增强学生的主动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将心流体验引入到学习活动中。
3.2.2.4 人际关系的营造
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和谐的人际关系的核心是“爱”,具体表现为“爱和被爱”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人类的基本倾向,从婴幼儿时期开始便贯穿生命始终,极大影响着人类的健康与幸福。当个体处于相互有“爱”的关系当中,会感受到放松、安全、满足、信任、自由、希望乃至幸福。对于高校学生来说,有朋辈之间的“友情”之爱,有家庭之中的“亲情”之爱,也有情侣之间的“爱情”之爱,能够在不同类型的人际关系中建立积极良好的关系,是实现幸福美好大学生活的基础。
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中,人际交往及“爱”的教育是极为重要的方面。一方面,教师要通过团体活动、角色扮演、心理剧、案例讨论、视频等方式,培养学生掌握语言或非语言的人际交往技能,帮助学生将其有效应用在日常的人际沟通交往当中,明确自身在团体组织中的作用,在良性的人际关系中不断体验积极情绪、完善人格品质的提高。另一方面,针对不同人际关系的特点,可以“表达爱”与“接受爱”为主题展开深入交流练习,让学生有效利用不同的沟通手段、技巧,真实、清晰地表达自己的爱,在互动中实现尊重、倾听、共情与成长。
3.2.2.5 人生意义的追寻与实现
积极心理学理论认为,人类在工作中实现的成就会使人产生“满意”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这种情绪体验的核心是“心理享受”为,即要利于个体成长及积极品质的养成。快乐应强调“有意义的快乐”。因此,教师在课程设计时要使学生明确真正的快乐的含义,应该是在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时带来的成就感、向他人伸出援助之手时体验到的满足感、在合作中为团队做出贡献时的价值感等有意义的、深刻的快乐,而非沉溺于网络世界、一味玩乐的毫无意义的空洞快乐。
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中,首先,要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合理、积极、向上的理想信念,在正向价值观的基础之上,再去寻求、实现能够使自己获得幸福感的目标;其次,以“自我效能感”为专题进行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塑造自我效能的六大信息,分别是直接经验、间接经验、想象经验、言语说服、生理状态和情绪状态;最后,通过开展不同的团体活动,帮助个体不断积累成功经验,选取、树立成功的同辈榜样,对生理和情绪进行积极的赋意,从而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促进学生在正确的自我实现的道路上前行。
3.2.2.6 接纳自己,规划人生
自我接纳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身条件、特征所具有的的一种积极、正向的态度,即能够坦然地接受现实中的自己,自我接纳是个体生存的社会性需要,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个体主观幸福感的获得。积极心理学强调挖掘个体潜能和优秀的人格品质,而积极的自我探索是实现自我接纳的基础前提,在探索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学会理性看待、正视自己的缺陷或过去的错误,避免自我抱怨、自我批评,坦然面对自己的人生,充分利用大学时间,对自己的未来进行合理规划。
为此,在课程的最后一个模块,可以将职业生涯规划与积极的自我探索相结合,通过心理测量、主题活动、任务布置等形式促使学生开展积极的自我探索,包括兴趣、性格、能力和价值观,使学生充分地了解自己、悦纳自己,并鼓励学生主动深入社会、与他人进行沟通,了解市场需求,将自我探索的结果积极融入到社会需要当中,不断地发展自己、丰富自己、提升自己,树立积极的职业目标,给日常的学习生活赋予价值和意义,努力为幸福蓬勃的认识奋斗。
关于积极心理学取向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初步构想,如表1。
对于本课程内容的设计构想,在学时方面,高校可根据自身课程开展情况进行增减,具体可将课程分为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两部分,进而增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效性。
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活动,要始终本着“他助—互助—自助”的线索贯穿始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亲身经历、融入切身体验与情感投入,利用“积极体验式”的教学模式,内化并吸收积极心理学的思想,将课堂所学的知识、技能有效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提高自身对心理健康相关知识的分析能力、自身情绪调节能力,真正地能够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待学习与生活,以积极的心态来应对挑战[3]。
3.3.1 案例式体验教学
结合实际教学内容,教师向学生提供相关案例,并组织学习、分析、研讨,让学生在思想碰撞中加深概念理解、培养学习兴趣,以达到掌握相关知识的作用。课程案例应重点选取有代表性的、正面积极的、贴近生活的例子,能够反映学生的现实情况和实际需求,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对现象的产生原因、发展特点与处理方式等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并适时帮助学生进行理论澄清,合理认识现象发生的前因后果,从积极心理学的理论视角转变负面认知的模式,进而以开放、动态、积极的视角重构所谓的“问题”。
3.3.2 团体活动式体验教学
教师作为特定团体情境中的教育者,即活动领导者,运用团体心理咨询相关技术与理论,促使学生在人际交往、自我认识、情绪调节等方面,产生更深刻的认识,体验更正向的感觉。团体活动中要加强引导学生朋辈之间的单向、双向乃至多向沟通,让学生分享交流自己的情感与思想,在开放、接纳的氛围中学习相关技巧,进行积极的自我探索,实现积极的心理成长。最后,可由教师做总结整合,帮助学生重新界定、理解困扰自己的问题,得到积极的心理滋养与升华。
3.3.3 角色扮演式体验教学
教师根据课程主题,规定相应的情景与表演需求,由学生作为不同人物角色的扮演者,通过典型的行为与态度进行呈现,进而促使学生重新、全面地认识、体验并评价相关人物的内心世界,达到理解他人、重构体验的目的。角色扮演可用于人际关系、情绪管理等主题,要保证教学氛围的安全、积极、平等、和谐,创设一个信任、融洽的心理安全环境,教师要用尊重、真诚、关注的态度对待学生,激发学生热情与创造力,引导学生感同身受地融入其中,感其所感,思其所思,最终实现自我感悟、自我反思与自我提升。
表1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构想
3.3.4 量质结合的多维度评价机制
一方面,积极心理学指导下的课程效果评估,主张通过实证性手段来进行检验,结合系统、全面、深入的心理学跟踪调查,收集数据并做出相应的统计分析。心理学家赛利格曼更是指出,对积极心理学课程的干预及评估必须严谨,要有扎实的数据支撑[4]。
另一方面,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课程评价模式应实行多维度、过程性、量质化相辅,的评估机制。以学生主观体验为基础,具体评价中实施动态性、过程性评价,评价手段可包括自我分析报告、朋辈正向互评、师生积极交流与评价团体活动效果、角色扮演、讨论、辩论、演讲以及心理测评等形式,关注大学生在课程活动中积极思维理念的获得、积极人格品质的培养与主观幸福感的形成。
总之,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无论是目标设定、内容建构,还是教学活动与教学效果评价,都应注重对学生多元、正向的教育、关注、引导与评价,促使学生采取主动、积极的自我反思,使学生从积极、建设性的视角思考人生,体验不同的积极情绪,感受自我存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