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芳
(中国计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
法制制度建设是现代文明得以发展延续的基石,法制完善则国家兴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我国高校普遍采用的思政课程教材之一,每一位老师和每一位学生,都应该认真对待。作为老师,应该将国家的最新政策、最新发展目标,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等最新理论和内容,完整系统的传授给新时代的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在校大学生也应端正对思政课程的学习态度,认真学习思政课程,提升自我素养,培养正确的人生理想信念和法制素养。但不可否认的是,在高校思政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诸多影响教学效果的问题亟待解决。分析出这些问题成因所在,探析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进,对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
著名哲学家笛卡尔曾经这样说过,“人就像一根有思想的芦苇”。这句话既强调了人的自然性,又强调了人的思想性。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理论教师座谈会上曾经强调,办好思政课程,最重要的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办好高校思政课程,是一个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问题,更是确保我国红色江山永不变色的政治学基础性工作。
高校中开设思政课程,就是要让思政课教学内容,落到实践中、进入学生心中,帮助当代年轻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思政课程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思政课程就是铸魂育人的基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广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高校阶段,是年轻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期和成型期,也是最容易受不良文化侵蚀的阶段,因此,高校思政课程必须要紧扣时代脉搏,为我国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培养,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尽管在我国大部分高校中,思政课程是以必修课程来出现的,但在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大部分大学生对高校思政课程的学习目标是“及格万岁”,和思政课程的开设初衷严重偏离。导致这样的现象发生,主要是因为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对思政课程重视程度不够,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学校方面、教师方面和学生方面。首先是学校方面,当下,建设一流学校和一流学科的大背景下,高校更加重视的是专业学科的建设,尤其是重点尖端学科的建设。无论是在资金投入上,还是在人员配备上,以及课改新要求上,基础学科和专业学科相比都有比较大的差距。尤其是在近些年在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情况下,学校更是加强了对专业学科的建设,以期学校的声誉得以进一步提升,从而在招生及学生的就业方面更具优势。
其次是教师方面,思政课程属于基础课程,教师和学生的接触和联系,也仅仅是在授课的学期内,相对于专业学科老师来说,与学生的感情相对要淡一些,这样的师生关系,首先在潜意识里会对教师产生消极的影响。此外,来自学校的不重视也会在某种程度上打消授课老师的积极性,从而在课改及授课内容的设计上,缺乏足够的动力支持。
最后是来自学生本身的不重视。学生对思政课程的不重视,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内心世界中还是无法摆正对非专业课的学习态度,认识不到非专业课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面前,很多学生更只是注重专业学科和技能的培养,对思政课程这样的基础课程的学习目标就是“及格就行”。此外,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就是,思政课程自始至终贯穿在一个人的学习过程中,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很多浅显的理论在中小学阶段就接触到了,因此也会觉得掌握了,从而失去学习动力。
长久以来,我国思政课程的教学模式,还是主要以教师的课堂讲解为主。“填鸭式”灌输性,师教生学的教学模式,在我国已经存在了几百年的历史,肯定也有其存在的价值和科学性,即可以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最多的知识。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改变,填鸭式教育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那就是在很大程度上,扼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无论学生是否感兴趣,老师强制将知识点灌输给学生,最终把学生训练成只会应对考试的机器,毫无创造力。很显然,这样的人才也不是当下我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模式的发展,信息的传递方式发生了改变,基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也会雨后春笋般的被创造出来,并且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相当的效果。但遗憾的是,高校内积极进行教学模式改变的,还是以专业课程为主,像思政课程这种理论性极强,内容枯燥抽象的基础课程,少有教师将慕课、反转课堂等混合式教学引入进来。就如2018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新版内容与旧版内容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连任课老师目前也还处于熟悉过程中,所以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摸索到合适的混合式教学法来进行授课。
思政课,关乎学生的精神世界,理应聚焦学生普遍关注且一时难以解开的思想“疙瘩”和理论“扣子”,为广大青年学生排除“思想之忧”,解除“理论之难”。如果只是通过知识和理论的灌输,短时性排除了学生的认知困惑,则无法在根本上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点和道德素养。
知行合一,是我国传统哲学中的一个课题,强调的是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性。但令人遗憾的是,当下在我国高校的思政课程教学过程中,很少有学校能够为在校大学生创造有效的实践活动,去检验和印证思政课的内容。道不可坐论,德不可空谈,缺乏了有效的理论载体,思政课程中很多抽象的内容只是纸上谈兵,即便是学生们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短时间内能够记得住,但时间一长,还是会变的生疏起来。尽管有的学校,已经认识到实践对思政课程的重要性,也在积极的进行实践平台的建设和沉浸式教学课改,但从目前的开展效果来看,还存在诸多不尽人意之处。具体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都是与当今社会紧密相连的政治理论,在学校这个小范围内,更是难以为学生搭建有效的实践平台。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让世界文化的交融程度史无前例的变的简单、快捷和及时。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文化的更新和转型速度也日益加快,各种文化的发展和传播,都因互联网的存在而变的简单起来。每年都会有新的文化现象出现,也有旧的文化现象消失在视线中,在日益复杂的社会结构下,必然也会产生不同文化的交融与碰撞,对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意识形态产生影响。
多元文化并存的现象,带给当代大学生的直接影响就是,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形成了挑战。在大学校园内,可谓是多元文化的集散地,“物之不齐,物之性也”,受家庭条件,成长环境的不同,大学生对社会和世界的认知也有所不同,有的人相对激进,有的人相对保守,有的人相对平和,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相对单一和保守,无法满足多元文化下大学生的个性及多样化需求。此外,一些根深蒂固的落后文化,如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的法律知识完全是两个价值取向,所以也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着影响,并影响到思政课程的教学效果。
阐述了思政课程的重要性,分析了当下高校思政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为高校思政课程的教学模式提出优化意见。
首先要从学校高层方面,要对思政课程同专业课一样重视起来,加大师资投入力度,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提升思政课程教学效果。制定对任课老师教学质量的考核标准,在制度上倒逼任课老师去提升教学质量。从教师层面上来说,应从实际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查找问题的根本原因所在,辨证施治,通过课改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还要加强对学生的日常成绩考核,防止学生为应对考试而临时突击背,事后全都忘,起不到实际教学目标的现象发生。
针对思政课内容无趣无味、教学手段直来直去、学生上课无精打采等现象,不少学校都进行了大胆创新和有益尝试。实践证明,只有学生动起来,课堂才能活起来。只有授课老师的思维动起来,听课的学生才能动起来。
创新思维方式是思政课动起来的“牛鼻子”。过去,思政课大都采用传统的填鸭、灌输、说教的方式,违背了“传道明道,答疑解惑”的教育理念,成为学生睡课、逃课、翘课的借口。育人主阵地丢了,原因多半在于思维僵化、内容陈旧、手段古板。创新思维方式,体现在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把好主渠道,推倒“旧围墙”。通过“互联网+”、“VR和AR”技术、创办微信公众号、开设面向学生的慕课等形式,架起学生与老师的桥梁,让思政课走进生活、贴近生活,成为入脑入心的“兴趣课”,这也是思政课本该具有的魅力。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慕课内容中,可以加入当下刚刚发生反腐案例,可以大幅拉近理论与现实的距离,从而让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中,阐述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很多高校也开始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中,既通过有效的理论载体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又可以融合多种实践渠道和平台,让学生主动由“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
如中国的传统茶文化,融合了以儒释道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学说,蕴含了大量的传统哲学思维。其中大量的哲学思想和学说,都与当下思政课程中的理论紧密相连。经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将茶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政课程中,可以通过茶这个可以触摸到、品尝到的实物载体,加深对思政课程中看不到、摸不着理论的理解。还可以结合各种茶文化的实践活动,将课堂的形式转变为谈天说地的场景,将思政课程内容融入进去,变成思政理论的具体描述,肯定能让学生更好的接受思政课所带来的人生启迪。在进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授课时,还可以联系当地司法机关,为学生创造普法宣传、道德宣讲、庭审旁听等多种实践活动,有助于大学生通过亲自参与的过程,去认识到思政课程的重要性。
结语:如何评价一个人是否是社会发展的人才,不能仅看其专业技能是否满足职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个人道德修养及政治觉悟的高低,更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满足新时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标准之一。总之,思政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高校对外输送人才综合素养的高低。随着国家层面对思政课程教学效果要求的增大,各个高校也肯定能探索即适合本校教学氛围,又满足人才培养需求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