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 通,刘厚泽
(1.佳木斯大学,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2.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
任何一门课程在培养人才方面都有自身的发展特点和规律。会计学专业的特点,人们重视应用性教育,注重实践环节教学。近些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人们更多的强调综合人才的培养,就是“有德有才是正品,德才兼备”的宗旨,力求把高质量人才输入社会,这就意味着要在思政教育上加大力度。但是,目前我国高校里会计专业和其他专业的思政教育基本都是在“两课”中完成的,课程结业之后很少有人关注学生的未来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教育,严峻的社会现实,让我们意识到学生思想道德素质靠单纯的灌输思想政治教育已经远远不够了。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大量需要懂技术会技能的实用人才,结果人们一股脑投向了功利教育,导致忽视了道德和法制教育。使得教育的对象缺少人文思想的培育,由过去轻视技能技术的培养到如今缺少人文情怀的教育,有的学生不会人际交流、心理性格孤僻不合群,缺少包容心和尊重别人的良好素质。明显人格教育不够。正像爱因斯坦在《培育独立思考的教育》中所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目前,我国高校各个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人们更多的是看重专业课程的学时,大学学制四年,有三年的时间都是在和专业课老师打交道,因此,我们建议让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职业信念和职业道德培养,真正将教书和育人有机协调,渗透到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因此,高校会计学专业教师在努力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学会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增强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目前,社会思潮比较繁杂,对高校学生的冲击也较大,他们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成长起来的,各种新闻舆论的影响明显。同时随着高校由精英到通识教育的不断扩招,学生的层次素质参差不齐,学生表现为个性强,综合能力弱,自身修养等综合素质均有所下降,科学的理想信念不够坚定;“三观”没有完全形成,且不具有稳定性。缺少对社会对他人的奉献精神,缺少对规则的敬畏意识,处事没有公心,不顾及其他,只是从个人喜好出发,生活中追求高大上,课业中缺少拼搏进取心,有远大理想但没有脚踏实地精神,比较安逸自私自我自利、讲究享受等一系列问题。
以高校会计学专业为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会计人员的需求量大,而且要求也高。不仅仅停留在对课本知识的储备和基本法律法规的掌握,同时还要求会计学的毕业生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这样就要求会计学毕业生既具有分析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之外,还要求从业人员在综合素养、职场规则、人际交流、经济法律等方面的职业能力有很强的基本功。为了让学生尽快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专才,在校期间的学习和工作就要有意识的丰富自己的综合素养。就需要高校学生在学好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加强综合素养的提升。
高校课程思政的教育改革已经启动,各高校一定要结合各自的实际状况,结合学生自身的思想和品德整体状况和学科发展的需要,开展各门学科的课程思政已势在必行。
高校的会计学专业最大的特点就是应用性强,不能单单停留在基本理论的掌握层面,能适应社会的需求是关键。在满足社会需求方面,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做到对国家对单位对个人负责,在对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实现人生的价值。但如果把握不好正确的政治方向,”三观”不正也不能在诱惑面前把握好自己进而给国家和单位甚至个人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和麻烦。比如说不能按照规范的财会做账要求随意更改数字和名目、为单位节省不必要的支出而偷税漏税等,有时不能顶住上级领导不合理要求的压力而任意处置款项等等。这样处事害人害己社会影响极坏。因此,怎样能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思想道德、职业素养,提升他们的应变和识别能力,让学生健康的成长,做合格型人才,成为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怎样把思政教育无死角的渗透到会计学专业的教书育人的全过程?这是每一位会计学人都应该探索和创新的课题。我从多年的学习和实践中感悟一些体会。不妨分五步走:
第一步,会计学人们应该树立课程思政的大格局。
为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的新思想,为了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价值引领、能力达成、知识传授的总体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一定凸现出来,是确保同向育人的最基本保障。挖掘会计学课程的思政功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让学生先学会做人,然后做事。如果人做不好,事也做不好。课程思政的目的就是解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教师的功能不能仅停留在授业层面,还要解惑,更要传道。不能让课程教学没有方向感,使得能力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培养脱节,学生的技能训练在现实而思想却不知跑到哪里去了。也就是说丢了灵魂的人是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更不能很好的为社会服务的。要努力形成雁阵齐飞借力的良好势头,教育者们打组合套拳,才能完成协同育人的协同效应。
第二步,在会计学课程设置中体现课程思政的内容。
会计学专业有很多专业课程,会计学、经济法、金融学、审计学,管理学等多门课程,在教学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等重要教学文件的制定中,一定把授业、解惑和传道结合起来,实现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三位一体。体现课程思政的内容,挖掘课程思政的内涵,切实把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实现有机融合,把会计学课程思政的教学任务落到教学文件的制定中,并且可持续的坚持教学循环,一个循环下来再进行修改调整和完善,增强课程的教育性。让教师在有准备的情况下授课而不是无意识的随机的靠灵感来补充课程思政的内容。培养会计人才崇高的历史使命感和职业担当意识和能力。鼓励大学生充分利用大学阶段的各种机会,积极主动参与各种社团组织工作,着重锻炼自己的沟通、协调、组织领导能力,为今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步,在会计学教学过程中反映和体现课程思政的思想。
会计学教学过程中,会计基本理论知识比较繁杂,容易造成课时紧张不够用,老师无暇顾及课程思政的内容,疏忽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教育,为了防止这一点的发生,在制定教学培养方案时一定要及时修订,提醒授课教师及时有效的把会计学课程思政内容设计适当学时,以防止师生遗漏这部分内容的培养。要潜移默化的春雨润物的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和思想渗透,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一手抓技能,一手抓品行,两手都要硬。比如讲授会计学中每天面对大量的现金流入流出时,不能为之所动,要明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也可以结合社会现实,比如肯德基第二杯冰激凌的销售方式,就能引导学生理性消费等等。
第四步,在会计学教学作业设计环节融入课程思政的内涵。
会计学教学作业设计过程中,实践环节比较多,怎样把会计学思政的内容渗透到作业设计中,也是每个会计学人该思考的问题。在高校的会计学专业,可以虚拟组建财务处。在实践环节,可以分组也可以自由组合,进行技能模拟比赛,设计公司或者单位的实际财务处的工作环境,把用人单位与财务处的工作日程真实的打造出来,让学生分别饰演不同的角色,有的担任处长,有的担任财务总监,有的担任注册会计,有的担任出纳,把学到的财会原理和法律法规运用到整个过程中,锻炼学生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能力,增加作业设计的趣味性和时效性,改变传统的作业设计形式,来一场会计学人的实战大赛。体现会计学人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勇于创新、德才兼备、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精神风貌。
第五步,在会计学课程评价中设置三向双套考评体系。既有教师对学生的考评,也有学生之间的互评,更有学生的自评。既有试卷上的课程思政内容的体现,也有课下实践活动课中的课程思政内容的比例,让会计学课程思政内容渗透到会计学课程的始终,做到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容没有死角,绝不漏掉一个环节。在学生的成绩表中处处可以体现会计学课程思政的内容,建议在每一份试卷中反映出会计学课程思政的成分和内容,可以确定适度比例,不用很多但一定要有,这样能在学生思想意识中不至于丢掉这部分。也就是在成长过程中不至于迷失方向,课程思政的内容不是简单的映射在专业课讲授中,还要学会迁移到实践中,做到知行合一,真正融化为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养分,人生才能不困惑。
让我们借着课程思政的东风,在课程思政进行时中,且行且探索,打通各科育人机制,实现综合育人效应,让知识的灵性在育人过程中得到升华。实现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达到最佳效果,在学生三观形成中,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过程中汇集知识底蕴,在专业知识传播中实现教育者的价值引领功能的双向育人理念,努力将会计学课程思政改革推向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