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静
(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 肝病免疫科,辽宁 沈阳 110006)
对于肝硬化患者,除了进行有效的药物治疗外,科学合理的护理管理对治疗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我院以7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之分为两组,分别以常规模式以及无缝隙护理管理进行护理,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将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肝硬化患者,以随机抽签的方式分为研究组35例,对照组35例,研究组中有20例患者为男性,15例患者为女性,患者年龄最小53岁,最大84岁,平均年龄为(66.74±2.63)岁。对照组中有19例患者为男性,16例患者为女性,患者年龄最小52岁,最大83岁,平均年龄为(67.09±2.57)岁。
1.2 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病情监护、健康教育宣讲等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由科室骨干组成专门的护理小组,给予患者无缝隙护理管理,以弹性排班对小组成员进行合理排班,保障护理人员的在岗情况能够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每个时间段的在岗人员也应合理搭配,避免有时段在岗人员人均资历较低,缺乏解决突发事件的经验。具体的护理干预如下:①饮食护理:为患者制定相应的饮食食谱,并与饮食时间表一起悬挂于患者床前,叮嘱患者合理规律饮食,少食多餐,多食用一些维生素含量高、蛋白质含量高并且容易消化的食物,患者治疗期间禁止喝酒和抽烟,告知患者合理饮食对病情治疗的重要意义。②用药指导:督促患者按时按量服药,为患者详细讲解每种药物的用法及用量,告知患者每种药物的作用以及不按时按量服药对治疗的影响。一旦发现患者服药后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的与医师进行沟通,协助医师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③排便护理:对患者的排便情况应及时的询问,并进行详细的记录,对于有轻微便秘的患者在睡前给予患者顺时针按摩腹部,促进患者肠道蠕动,对于便秘情况较严重的患者,应及时的给予患者灌肠帮助排便[2]。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的形式表示,计量资料采用百分比(%)的形式表示,比较结果采取t检验以及χ2检验,若P<0.05,说明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
2.1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率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对比:研究组患者中有32例(91.43%)患者完全依从,有2例(5.7%)患者部分依从,有1例(2.86%)患者不依从,治疗依从率为91.43%,平均住院时间为(12.29±3.77)d;患者中有24例(68.57%)患者完全依从,有6例(17.14%)患者部分依从,有5例(14.29%)患者不依从,治疗依从率为68.57%,平均住院时间为(19.33±3.01)d。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治疗依从率显著更高,平均住院时间显著更短,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对比:研究组患者有30例(85.71%)患者对护理服务非常满意,有4例(11.43%)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有1例(2.86%)患者对护理服务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7.14%;对照组患者有22例(62.86%)患者对护理服务非常满意,有5例(14.29%)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有8例(22.86%)患者对护理服务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77.14%。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显著更高,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肝硬化在临床中较为常见,病毒性肝炎、营养障碍、工业毒物或药物等都是造成肝硬化发病的主要原因[3]。临床表现为全身乏力、腹胀、食欲减退等症状,当前通常采用药物治疗。无缝隙护理管理通过组织专业素质极强的医护人员,24 h对患者进行无缝隙化的全方位护理,使得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明显改善,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并且能够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4]。
本研究对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70例患者进行研究,从结果中可以看出,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治疗依从率显著更高,平均住院时间显著更短,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显著更高,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给予肝硬化患者无缝隙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率,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还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