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博
(甘肃会宁县人民医院,甘肃 白银 730700)
缺血性心肌病在临床中是一种冠心病特殊类型,指的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引发的心肌缺血、心机弥漫性纤维化[1]。根据有关文献报道,缺血性心肌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约占比90%[2]。若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会严重影响患者新功能,且不利于改善预后。以往采用常规治疗,疗效欠佳。为了进一步研究左卡尼汀治疗效果,在本次研究中,用左卡尼汀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探究,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于2015年8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缺血性心肌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此次探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缺血性心肌病和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并将其分为实验组(n=43),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48~76岁,平均年龄(61.22±1.08)岁;对照组(n=43),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49~76岁,平均年龄(61.51±1.19)岁。将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作统计分析,均未发现明显差异性(P>0.05),可作研究分析。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已知情同意,并自愿纳入本次研究。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强心剂、利尿剂等。需结果患者实际病情以及体质状况来决定具体药物种类及药物剂量;实验组患者则予以左卡尼汀进行治疗,即给予左卡尼汀10~20 mg/kg,并混入生理盐水6~9 mL,静脉推注。1次/天,持续服用14 d。
1.3 观察指标:所有患者均符合缺血性心肌病和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在治疗全程,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后6MW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心射血分数(LVEF)。其中6MWT与左心射血分数(LVEF)指标值越高,则表明患者心功能有所改善;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指标值越低,则表明患者心功能有所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中所得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加标准差方式(±s)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使用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情况:实验组43例患者中,治疗效果有效共有41例,总有效率(95.35%);无效2例,占总比(4.65%)。对照组43例患者中,治疗效果有效共有35例,总有效率(81.40%);无效8例,占总比(18.60%)。组间经对比,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χ2=9.4710,P=0.0021),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情况:实验组治疗前6MWT(232.18±40.80)m、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19.87±5.01)mm、左室短轴缩短率(14.18±0.07)%、左心射血分数(30.05±5.19)分;对照组患者治疗前6MWT(227.40±42.46)m、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20.17±4.52)mm、左室短轴缩短率(13.82±0.06)%、左心射血分数(29.10±5.34)分。
经治疗后,实验组6MWT(339.41±51.00)m、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11.08±2.16)mm、左室短轴缩短率(5.31±0.02)%、左心射血分数(37.48±5.19)分;对照组患者6MWT(270.22±45.13)m、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14.98±4.39)mm、左室短轴缩短率(9.01±0.04)%、左心射血分数(31.27±3.42)分。经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指标值差异较小(P>0.05);实验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在当前阶段,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常伴有心肌能量代谢障碍,并且成为该疾病重大病理机制[3]。脂肪代谢中大约80%能量为心肌细胞所需,而脂肪酸氧化障碍可阻碍心肌细胞能量的正常代谢,使患者慢性心力衰竭病情加重。
左卡尼汀属于一种水溶性小分子氨基酸衍生物,同样也是一种人体能量代谢中所需要的天然物质,具有促进脂类代谢功能的关键作用[4]。本品不仅能够在线粒体基质中带入长链脂肪酸,加速分解氧化、给细胞提供能量;还能输出线粒体中的短链脂酰基。根据有关研究显示,缺乏内源性左卡尼汀,可造成患者心功能降低,心肌细胞代谢功能紊乱[5]。因此,将左卡尼汀应用于缺血性心肌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中,有助于有效减低心肌细胞中所推积的毒性代谢产物(长链酰基),促使长链脂肪酸转运,从而恢复ATP生成量,促进恢复其心肌细胞舒张功能与收缩功能。
本研究表明,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则表明了左卡尼汀在临床中治疗效果得以明显提高,可在最大程度上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实验组患者治疗后6MW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心射血分数(LVEF)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P<0.05),则表明左卡尼汀一方面能促进左心室射血功能、改善心肌细胞代谢功能;另一方面还能有效缓解或避免重构心肌细胞、心肌肥大等。综上所述,在临床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使用左卡尼汀,疗效确切,具有安全有效性,是一种治疗该疾病的优选良药。在临床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