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龙
(辽宁省军区沈阳第十七干休所,辽宁 沈阳 110021)
药物治疗老年脑梗死可获得良好的效果,但仍需做好相关护理工作,采取有效护理方法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1]。本研究分析了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脑梗死患者用药治疗期间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将某医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的260例药物治疗老年脑梗死患者,随机分组,综合护理组年龄61~81岁,平均年龄(65.64±6.77)岁。男69例,女61例。常规护理组年龄62~82岁,平均年龄(65.68±6.15)岁。男70例,女60例。两组资料无显著差异。
1.2 护理方法: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综合护理组开展综合护理干预。第一,健康教育。告诉患者药物治疗的作用原理,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第二,药物治疗:老年脑梗死患者采用自我心理调节方式,如深呼吸和听音乐等,介绍疾病控制良好的病例,促使药物治疗老年脑梗死患者提高治疗信心。第三,药物用药监护:加强药物用药过程的监护,积极预防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注意观察注射部位,预防注射部位水肿的发生,并预防静脉炎的出现。用药过程监测血压、肝功能和神经功能等,并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和食欲下降,需要合理调节滴速[2-3]。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满意度;神经功能改善改善时间、病情好转时间;护理前后神经功能;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SPSS15.0软件,t、χ2分析用于数据处理;P<0.05为差异显著。
2.1 满意度:综合护理组的满意度是130例(100.00%),常规护理组则是112例(86.15%),P<0.05。
2.2 神经功能:护理前两组神经功能接近,P>0.05;护理后综合护理组神经功能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其中,护理之前常规护理组的神经功能评分是(26.11±4.24)分,护理之后是(13.45±2.35)分。其中,护理之前综合护理组的神经功能评分是(26.45±4.89)分,护理之后是(10.45±2.21)分。
2.3 神经功能改善改善时间、病情好转时间:综合护理组神经功能改善改善时间、病情好转时间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综合护理组神经功能改善改善时间、病情好转时间分别是(6.51±1.26)d以及(8.21±1.46)d。常规护理组神经功能改善改善时间、病情好转时间分别是(7.25±1.21)d以及(10.78±1.41)d。
2.4 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综合护理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更少,P<0.05。综合护理组出现1例,常规护理组出现了8例。
目前,药物治疗老年脑梗死的临床治疗可发挥药物的广谱抗心律失常作用,但用药过程容易出现不良反应,需要加强护理。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认识到治疗和健康生活方式重要性,并更好认识药物的作用,从而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从而有效改善神经功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4-6]。本研究中,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综合护理组开展综合护理干预。结果显示综合护理组的满意度是130例(100.00%),常规护理组则是112例(86.15%),P<0.05。护理前两组神经功能接近,P>0.05;护理后综合护理组神经功能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其中,护理之前常规护理组的神经功能评分是(26.11±4.24)分,护理之后是(13.45±2.35)分。其中,护理之前综合护理组的神经功能评分是(26.45±4.89)分,护理之后是(10.45±2.21)分。综合护理组神经功能改善改善时间、病情好转时间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综合护理组神经功能改善改善时间、病情好转时间分别是(6.51±1.26)d以及(8.21±1.46)d。常规护理组神经功能改善改善时间、病情好转时间分别是(7.25±1.21)d以及(10.78±1.41)d。综合护理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更少,P<0.05。综合护理组出现1例,常规护理组出现了8例。综上所述,药物治疗老年脑梗死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效果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