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宇
(辽宁省抚顺市第四医院,辽宁 抚顺 113006)
结肠癌是发病于结肠部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也是常见的胃肠道肿瘤,其中以中年人为多发人群,男性多于女性,以腺癌以及黏液腺癌为主,容易引发急性肠梗阻。根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近些年来,我国结肠癌发病率逐步攀升,且病死率逐年提高,这就必须引起广大群众以及医疗工作者的重视。从实际情况上来说,结肠癌合并肠根阻患者若能尽早接受科学、有效的治疗,同时制定全面、细致的治疗方案,是可以有效抑制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进一步提升手术的成功率。基于此,本次实验为研究期切除手术在治疗结肠癌导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疗效,特选取了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患者56例进行研究分析,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将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患者56例纳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进行排序编号,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以及试验组各28例。对照组中,男女患者比例为18∶10,年龄在32~68岁,平均年龄为(47.5±10.4)岁,其中黏液癌患者8例,腺癌患者18例,未分化癌患者2例;试验组中,男女患者比例为15∶13,年龄在31~71岁,平均年龄为(48.3±10.5)岁,其中黏液癌患者7例,腺癌患者19例,未分化癌患者2例。两组研究对象基础资料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研究分析。
1.2 方法:对照组行二期切除手术,组内研究对象行肠胃减压,并调节酸碱平衡,控制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于术后行CF/FU方案进行化疗,氟尿嘧啶剂量为400 mg/m2,亚叶酸钙剂量为15 mg/m2,静脉滴注,1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5个疗程。待患者肠梗阻症状消除后,即可行二期切除术。试验组研究对象实施一期切除术,于术前对患者的饮食进行调整,以半流质演示为主,并给予患者缓泻药,采用硝唑类药物对患者肠道进行消毒,于术前4 h对患者进行清洁灌肠,继而行一期切除术。术后实施CF/FU化疗方案,与对照组研究对象一致。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实验室指标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实验所得数据信息均以统计学软件SPSS220.0进行处理分析。
2.1 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比较:试验组研究对象术后血pH值、尿PH值、HCO、血清K、CEA分别为(7.35±0.37)、(6.27±0.94)、(23.1±2.1)、(4.2±0.2)、(4.0±1.8);对照组研究对象术后血pH值、尿PH值、HCO、血清K、CEA分别为(7.12±0.68)、(4.82±0.77)、(16.7±3.3)、(5.7±0.6)、(5.4±2.9)。试验组研究对象在上述各项实验室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根据实验数据结果显示,试验组28例研究对象之中,共计并发症2例,其中腹痛1例,呕吐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14%;对照组28例研究对象之中,共计并发症8例,其中腹痛3例,呕吐3例,腹胀1例,心律失常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8.57%。试验组研究对象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急性肠根阻属结肠癌常见并发症,在临床治疗之中多以手术方式为主。考虑到肠道内生理环境的特殊性,多存在原发肿瘤病灶,因此采用传统疗法对急性肠梗阻患者实施治疗,并无法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不过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相关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已有大量研究成果证明,对因结肠癌而引起的急性肠梗阻患者实施一期手术进行治疗,在根除因急性肠梗阻所引发的多种病症方面具有十分积极的效果,同时在促进患者体内水电解质正常代谢方面亦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并能有维持患者体内酸碱平衡,其临床效果较为理想。
从本次实验结果来看,对结肠癌所引起的急性肠梗阻患者实施一期手术治疗,在改善结肠癌患者术后化疗方面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对于患者的后续治疗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基于这一点而言,医师在征求患者及其家属的意见,并确定使用一期手术进行治疗后,需严格遵循规范化流程,做好术前各项准备工作,同时保证患者肠道清洁,加强对于患者肠道卫生的护理,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控制手术过程之中各种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值得说明的是,由于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根阻的各项临床症状相对复杂,因此患者在术后往往容易出现交叉感染的问题,所以在手术过程之中应当谨慎操作,尽可能的避免术后交叉感染问题的发生。
综上所述,对结肠癌所引发的急性肠根阻患者实施一期切除手术,能够取得较为可观的治疗效果,对于结肠癌后续治疗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不过在手术过程之中应当规范操作,确保手术效果,控制并发症以及交叉感染的发生,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