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秋童
(河南省驻马店市绿化处 463000)
美国白蛾又称秋幕毛虫,食性杂、天敌少,适应性强、繁殖力强(1只美国白蛾1年3代最高繁殖近2亿只)、传播蔓延快、寄生范围广,极易爆发成灾,是世界性检疫害虫,在我国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中列第2位,一旦发生,不仅将造成巨大生态损失,而且还可能引发一系列扰民事件。
1年发生3代,为害树叶及农作物。第1代幼虫5月上旬开始危害。幼虫吐丝结网,群居为害;第2代幼虫7月中旬发生,为为害盛期;第3代幼虫从9月上旬开始危害至10月中旬,而后陆续化蛹越冬。防治时期∶重点在“三个关键时期”(第1、2、3代幼虫为害期)和“四个重要环节”(成虫羽化期、卵期、幼虫网幕期和下树化蛹期)进行防治。
2015年,驻马店市已有7个县区78个乡镇(办事处)发现美国白蛾为害,发生面积1210.7hm2。其中正阳、平舆、汝南、确山各个乡镇(办事处)均有分布,重点对上蔡县美国白蛾发生情况进行了普查,发现上蔡县发生面积666.67hm2,有虫株率2.0%,其中∶轻发生333.33hm2,中发生 200hm2,重发生 133.33hm2。
充分发挥木材检查站的作用,加强对从疫区调出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和包装材料的检疫检查,同时各级森防机构加强对货物集散地、贸易市场和植树造林现场的检疫检查和复检,查看是否有美国白蛾的成虫、卵、幼虫、蛹、排泄物或被害状,发现有美国白蛾的必须依法扣留,及时进行除害处理,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完善和加强检疫监测力量,调配专业技术人员,配备必要仪器设备和检疫监测交通工具,常年定点定期监测,不定期地进行全面巡防观察,发现问题及时上报。林业部门每年于5月、7月、9月开展3次专项普查工作。每次普查要以乡(镇、办事处)为单位划分监测区,以风景名胜区、铁路和公路交通沿线、木材和苗木集散地、木材生产经营使用企业、建筑工地等人为活动可能携带该虫传入的地方为重点,对杨树、柳树、刺槐、泡桐、柿树、核桃等美国白蛾的寄主,选择有代表性路线进行踏查,在踏查过程中,遇到幼虫期调查树冠有网幕、叶片呈缺刻孔洞状,或整株树叶被食光,叶脉呈白膜状枯黄等疑似症状,设标准地进行详查。在监测区,可常年用灯诱或性诱方法定期、定时进行动态监测。
各地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采取张贴宣传海报、发放宣传单、悬挂宣传标语等多种形式开展美国白蛾防控工作宣传,调动公众参与防控的积极性。林业部门要向社会公布疫情举报电话。
疫区要采取药物防治、剪除网幕、灯光诱杀等综合防治措施,在“三个关键时期”、“四个重要环节”进行防治。
4.1.1 药物防治。主要用于压制疫情,控制整体发生程度,扩大预防范围。药物防治应分别于3代美国白蛾幼虫盛期(一般为5月中旬、7月上中旬、8月下旬~9月上旬)实施,药剂选择要充分考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推荐选择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除虫脲、灭幼脲III号、白僵菌、烟参碱等仿生、生物药剂和植物源杀虫剂。①飞机喷药防治。在美国白蛾第1、2、3代幼虫期对虫口密度较大的片林、林带,适宜飞机作业的区域以及高速公路引线,省级公路沿线廊道林开展飞机防治。防治面积0.67万hm2,其中第1代幼虫期防治0.33万hm2,第2代幼虫期防治0.2万hm2,第3代幼虫期防治0.13万hm2。防治期间提前做好蜂场、蚕场和水产养殖等场所的安全告知和防护工作。②地面喷雾防治。在美国白蛾各代幼虫期,对林木资源零星分布、疫情点状发生、虫口密度低、净空条件差等不宜飞防的区域,或对个别飞防效果不理想的地方,组建防治专业队利用高射程喷雾机进行地面喷雾防治。禁止使用高毒农药,作业时注意安全防护。使用无公害农药进行防治,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幼虫幼龄期可用1.2%烟参碱乳油 1000~2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2000~3000倍液、20%除虫脲 2000~4000倍液、苯氧威3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幼虫破网后,用0.5%甲维盐乳油1500~2000倍的药液进行喷雾防治。
4.1.2 人工物理防治。主要用于巩固药物防治效果,有效降低美国白蛾虫口密度。①剪除网幕。在美国白蛾各代的网幕盛期(一般为5月中下旬、7月上中旬、8月下旬~9月上旬),采取专业队防治与群防群治相结合的办法集中剪除网幕,将剪下的网幕装入塑料袋密封集中烧毁,并及时踩死散落于地上的幼虫。尤其要利用美国白蛾第1代虫期整齐、幼虫网幕多分布于树冠下部、方便作业的有利时机大力推行。在美国白蛾幼虫3龄前,发现网幕,用高枝剪将网幕连同小枝一起剪下集中烧毁或深埋,散落在地上的幼虫应立即杀死。对于防治困难的高大树木,在老熟幼虫化蛹前,用谷草、稻草或草帘围绑在树干上诱集幼虫化蛹,然后将草把解下集中烧毁。②灯光诱杀。利用成虫的趋光性在成虫羽化期悬挂杀虫灯进行灯光诱杀。挂灯处要求无高大障碍物,每天17:00至次日5∶00开灯。3代挂灯时间分别为∶越冬代在4月上中旬~5月上旬;第1代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第2代在7月底~8月上旬。
4.1.3 生物防治:人工繁殖白蛾周氏啮小蜂,在美国白蛾老熟幼虫期,按1头美国白蛾幼虫释放3~5头白蛾周氏啮小蜂的比例林间释放。
积极落实美国白蛾疫情监测任务,切实做好常年巡查踏查监测和定期普查,为实现防控工作“防早、防小”奠定基础。购置、配备病虫采集、观测、标本制作等仪器设备,建立健全专业监测队伍,结合实际制定美国白蛾监测细则,将监测任务落实到人,落实到村头地块。同时还要发挥好村级森防员、虫情监测员等辅助监测力量的作用。全年开展定期普查3次,分别在3代幼虫网幕盛期进行。
4.3.1 检疫封锁。加强产地检疫,强化对种苗繁育基地、森林植物及其产品的产地检疫检查;严格现场检疫,把疫情消灭在苗木等调运之前,防止疫情人为向外传播;限制森林植物及其产品流通,未经过检疫批准,不得擅自运出。发现疫情后,要立即封锁疫情发生区。疫情发生区内的寄主植物及其产品应立即停止调运,确需调运的物品要经过林业部门检疫,并进行除害处理合格后方可调运。在疫情发生区的主要路段设立临时检疫检查站,对从疫区调进调出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和包装材料进行检疫检查,发现美国白蛾的必须依法扣留,及时进行除害处理,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4.3.2 组建专业队防治。在疫情发生时,要利用应急防控专业队伍,对疫情发生区进行统一除治,并组织对专业队员进行培训。为保证防治效果,聘请上级森防检疫单位专家作指导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