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凯娜,顾立群,沈 威,陈 虹,何士俊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嘉兴 314036)
加工方法对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含量有一定影响,为研究不同加工方法对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影响,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微波干燥、真空冷冻干燥、晒干、阴干、烘干等方法在中草药加工中的应用研究,为中草药加工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提供参考。
其工作原理是干燥时,直接作用于介质分子转换成热能,由于微波具有穿透性能使介质内外同时加热,不需要热传导,所以干燥速度可缩短数百倍,且干燥均匀。郭晓晔等人分别用晒干、阴干、40℃烘干、60℃烘干、80℃烘干、远红外干燥和微波干燥的不同加工方法来测定知母中菝葜皂苷元、知母皂苷AIII、新芒果苷和芒果苷成分的含量。研究发现,晒干和阴干分别放置于日光下和阴凉通风处至干燥,用时为最长,不同温度烘干∶80℃烘干虽用时较短,但实际操作易产生焦斑,以60℃最为适宜,远红外干燥用时也较短。微波干燥将知母低温3min后,再温火20min进行干燥,干燥时间23min为最短。通过高效液相色普法得出,经过不同加工后有效成分含量保留,从优到劣依次为微波干燥>远红外干燥>烘干>晒干≈阴干[1]。刘芳等人对黄连的研究表明∶将黄连分别用自然干燥、传统干燥、微波干燥和烘箱干燥来进行加工,其中微波干燥是将其在700w功率下每20s翻动1次至干燥。从黄连内生物碱的含量来看,自然干燥含量最高,微波干燥仅次于自然干燥,效率高,操作简便,并能保证药材的外观色泽[2]。王梦月等人对白芷香豆素类成分的研究表明∶将其分别用微波干燥、远红外干燥、低温烘干、晒干等方法进行干燥,结果表明,远红外干燥香豆类含量最高,微波干燥为次[3]。
多个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微波干燥能起到杀酶保苷的作用,能有效防止知母皂苷类等成分的流失,并能保证药材的外观色泽与质量。从时间上分析,微波干燥的效率也是最高的。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升华从冻结的生物产品中去掉水分或其他溶剂。刘培等人对杭白芷中的香豆素和挥发油含量的研究,对杭白芷分别采用烘干、晒干、阴干、真空冷冻干燥、石灰掩埋干燥,真空冷冻干燥操作方法为∶经-40℃预冻处理后,至真空冷冻干燥机中,干燥至预定含水量。结果表明,灰掩埋干燥法对杭白芷内成分含量保留最多,但相比时间上真空冷冻干燥用时较短[4]。桑葚具有健脾胃、助消化、防止血管硬化的作用,据叶磊等人对桑葚果粉品质的研究,将桑葚果粉在-30℃预冻2.5h,再冷阱温度-82℃,压强0.01kpa进行冷冻干燥。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能很好地保持桑葚地色泽和风味[5]。蓝莓具有良好的消炎、保护毛细血管、延缓脑神经衰老及抗癌作用,许晴晴等人研究了真空冷冻干燥对蓝莓品质的影响。真空冷冻干燥方法为∶将蓝莓放入真空机内进行冷冻,真空度约为10pa,冷阱温度-82℃进行干燥。研究发现,空冷冻干燥蓝莓气孔多、组织疏松,复水性好,对果实中的含量的活性成分保持的较好;之,热风干燥,气孔较少排列紧密,复水性较差,真空冷冻干燥能较好地保持蓝莓口感与色泽[6]。香蕉具有改善痔疮、通便的作用,王玉婷等人对香蕉皮有效成分的含量及其抗氧化性进行研究,将新鲜香蕉切片6~8mm的厚度,分别用电热恒温鼓风干燥(70℃)、真空冷冻干燥-40℃,31pa进行干燥、真空干燥箱(50℃,0.09Mpa)进行干燥,结果表明,空冷冻干燥相对于其他两种方法更能维持物料的外观[7]。
指将中药药材采摘下来置于阳光下晒至完全干燥。罗益远等人研究了晒干和烘干(40℃、50℃、60℃、70℃、80℃)对何首乌中多元功效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醌及二苯乙烯苷的总量在厚片晒干中最高,游离蒽醌的总量在厚片烘干70℃中最高,儿茶素的量在薄片40℃烘干中较高,首乌厚片晒干优于其他加工方法[8]。杨天梅等人比较了75℃烘干、阴干、晒干对重楼中皂苷总含量的影响,发现烘箱干燥的方法较好,晒干为其次[10]。根据几个实验结果得出,晒干法是最常用、最简便、最经济的药材干燥的方法[9],但对于不同药材有效成分的含量影响有所差异。
其主要原理是通过热空气将物料中水分蒸发并带走。张伟等人用阴干、烘干、微波干燥的方法来检测亳菊中2种苯丙素类和6种黄铜类成分的含量,将亳菊放在烘干箱内设定不同的温度,分别为40℃、50℃、60℃、70℃、80℃、90℃进行烘干,检测结果表明,温杀青烘干法效果最好[11]。王永香等人分别用晒干、烘干(在 30~35℃下烘 1h,40~45℃下烘 7h,60~65℃下烘8h)、微波杀青烘干、滚筒杀青烘干及硫磺熏蒸阴干的方法来检测金银花有效物质的含量,检测结果表明,晒干法含量较低,色泽差,2种杀青方法得到的绿原酸含量较高,但杀青过程的可控性较差,而烘干法各方面都符合要求,发现金银花宜采用烘干的加工方法[14]。赵志刚等人采用晒干、阴干、不同温度烘干(40、60、80、100℃)丹参药材的质量,不同烘干温度对丹参的含量有一定的影响,温度太高含量会受到损害,试验数据表明,40~60℃的低温烘干最有利于保留丹参的含量且活性最高[15]。刘伟等人采用烘干与硫熏的方法对金银花进行研究,将金银花采用“四段升温法”初始温度35℃,烘2h,温度升至40℃,烘 5~10h,保持在45~50℃,持续烘10h,再升温至55℃至烘干。硫熏是将金银花用1%硫磺的药材总量,硫熏1次,每次60min,抽风1h来阴干。实验结果表明烘干的利用率较高[16]。谭铭铭等人采用不同干燥方法对板蓝根内的表告依春和尿苷含量的研究,采用不同温度的鼓风烘干(40、45、50、55、60、70、80℃)、远红外线烘干(40、50、60℃)、阴干和晒干的方法,结果表明∶从表告依春含量来看,鼓风烘干优于远红外烘干,但从尿苷含量来看又相反,从含量的活性来考虑,55℃的鼓风烘干对板蓝根最适合[17]。综合上述实验结果来看,烘干由于温度可控,不受天气影响,效率高,被广泛运用[9],但不同的烘干温度对药材的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
又称摊晾法,即将药材放在室内或室外的阴凉处,利用流动的空气吹去水分而达到干燥的目的。潘雪峰等人分别对溪黄草采用阴干、切段阴干、阴干再切段、晒干、烘干、远红外干燥的方法来测定溪黄草内的迷迭香酸、总二萜、总黄酮含量,检测结果显示,阴干法对溪黄草有效成分的含量保持得较好[9]。曹柳等人分别用阴干、烘干和蒸煮晒干的方法来研究姜黄和郁金中姜黄素类成分的含量,将2种药材分别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晒干和在沸水中煮10min再晒干。结果表明,用阴干法姜黄素类成分含量最高,活性强且色泽好,品质高[12]。余欣洋等人分别采用阴干、晒干及烘干的方法来对花蓼的有效成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综合槲皮苷、槲皮素、没食子酸、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得出阴干法最为适宜[13]。郭晓晔等人用晒干、阴干、烘干、远红外干燥、微波干燥的方法来测定知母的含量,阴干时间为8d,结果表明阴干的知母含量最低[1]。
阴干是比较传统的加工方法,成本低,多数药材都会用阴干法来加工,但很容易受天气的影响导致阴干时间较长,阴干适用于不宜久晒或曝晒的药材[9]。
通过研究发现,烘干相对于其他的加工方法来说对中药的影响较小,烘干时间较短,药材的色泽及外观较好[14,15]。王永香等人用晒干、阴干及不同温度的烘干方法对金银花进行了研究,得出晒干对金银花内含量的影响较大,而烘干较好地维持了有效成分的含量[14]。赵志刚同样采用了晒干、阴干及40、60、80、100℃的烘干,得出烘干温度过高丹参含量的活性会受到损害,40~60℃的烘干较有利于保留丹参含量且活性较高[15]。
微波干燥效率高,操作简便,能一定程度上保证药材的色泽;真空冷冻干燥对维持药材的外观效果较好;晒干和阴干是传统的干燥方式,这2种干燥方法容易受天气影响,干燥时间相对于其他干燥方法都较长,但是比较节约成本;烘干由于不受天气的影响,温度可控,因此应用最为广泛,但对于特定的中药材,烘干的温度仍需要进行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