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参人工栽培技术要点

2019-01-07 07:59凌志云
现代园艺 2019年1期
关键词:根系幼苗人工

凌志云

(广东省平远县石正镇农业服务中心 514000)

石参,俗称石参茎,学名猫尾草。直立亚灌木,单数羽状复叶互生;花紫色,荚果2~4节,为蝶形花科植物。石参全草主要由黄酮苷、酵素、糖类及维生素组成,具有清热止痰、凉血止血的功能,可治疗儿童疳积、感冒及咳嗽。石参根能够帮助脾脏运化,是现代人熬汤的上佳材料,其风味独特、甘醇清香,食后会让人回味无穷,如果经常饮用,可以治疗腰腿酸痛、劳累过度等病症。石参有极高的药用价值,野生资源日益减少,随着市场的需要,货源持续紧缺,其经济效益不断增加,所以大力发展人工栽培,具有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介绍其人工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1 选地与整地

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较阴凉的旱坡地或排灌方便、水源充足的沙质壤土水田。施入基肥后全田深耕,精细整地,开沟起高厢,厢宽1.3 m,沟深在0.3m,厢面细碎平整。667m2用腐熟猪牛栏粪600kg+过磷酸钙25kg混合调制作基肥。

2 播种

2.1 播种时间

2~5月,气温稳定以后即可播种,适当早播有利于提高产量。

2.2 种子处理

石参种壳较厚,播前用小型碾米机脱去种壳,以提高发芽率。然后用45℃温水浸种4~6小时,浸好后捞起阴干,待播。

2.3 播种

采用直播,可节约人工,不伤石参主根,利于高产和提高产品质量。选择雨后或厢面喷水后进行播种,以确保土壤湿润。667m2用种量1.5kg,混合适量的细沙均匀撒播在厢面上,播后不必进行覆盖。

3 播后管理

3.1 保湿护苗

石参幼苗根系细小脆弱、抗逆力低,在播后至出芽前,干旱天晴注意喷水防晒,每天早、晚全田各喷水1次;待幼苗长至5~10cm以后,可视天气情况喷水,保持湿润,以利于幼苗的生长。

3.2 移苗补苗

如出苗严重不均匀,可在出苗后40天左右植株茎较老熟时,选择阴天或晴天下午4时以后,从生长密集的地方间苗移植。移前淋足水,带土移栽,尽量不伤根系,移苗后遮荫,淋足定根水,并淋水3~5天,利于幼苗成活。确保667m2基本苗达到1万株。

4 田间管理

4.1 肥料管理

石参粗生易长,需肥量不大。石参出苗20天后(6~7片叶)开始,间隔15天1次,连施 3次,667m2用尿素3~5kg均匀撒施,使石参苗整齐封行。石参开花前15天和开花前5天撒施2次高含量的硫基复合肥,每次66m2用5kg,有利于增加石参根的色泽和香气。

4.2 水分管理

石参生长怕渍水,要做到下雨排渍水,天晴淋水,以保持土壤湿润,促其快速生长。播前将土壤浇透,利于石参种子的发芽;出苗后,如天气特别干旱,要灌跑马水;如连续雨天需加强排水工作。

4.3 虫害防治

4.3.1 蛴螬。主要为害地下根,影响其产量,可在种植前结合备耕施肥混施敌百虫或敌敌畏,亦可在生长季节结合施肥将药拌在肥料中一并施入。

4.3.2 螺类。主要为害叶片,可人工捕杀或用密达喷杀。

5 采收

5.1 种子采收

石参在6月后陆续进入开花期,10月份前后种子成熟,应及时采收,选择晴天,戴上手套从石参花序的底部捋至尾部收集种子,除去绒毛和杂质后进行晾晒留种,晾晒2~3天即可。

5.2 石参根采收

进入10月份种子采收以后,石参根就可陆续采收,适度推迟采收有利于产量提高。

选择雨后或采收前灌跑马水后进行,采前先用刀砍除地上部分,然后用牛犁或锄头刨出根系,在植株地上部分1cm处下剪,采后当天进行清洗,然后暴晒,直至主根根皮指甲刮不动为止,约需晒5~7天。

重点注意在晒了2天后,要用手捋直根系,并整齐摆放继续晾晒,利于产品美观。晒干后分类进行捆扎,清洁新鲜长度25cm以上的为上品,以下则为次之,每捆1kg左右,即可上市销售。

猜你喜欢
根系幼苗人工
果树根系修剪的作用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山桐子雌树根系结构分析*
种玉米要用“锌” 幼苗不得花白病
人工,天然,合成
人工“美颜”
不同光照对油松根系形态的影响研究
沙地柏根系抗拉力学特性研究
人工制冷
默默真爱暖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