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磊
(辽宁省凌源监狱管理分局中心医院神经外科,辽宁 凌源 122500)
高血压脑出血是脑科常见的疾病之一,目前,针对其治疗的主要方式即为手术治疗[1]。而在手术方式的选择上,一直是困扰医师的重要问题。在此次实验研究中,我院就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常用的两种手术方式: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和小骨窗开颅术的使用价值展开比对分析。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纳入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接收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抓阄法分为对照组(n=30)和治疗组(n=30)。对照组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55~65(60.14±1.12)岁,病程3~10年,平均病程(6.19±1.07)年,入院时GCS评分5~15分,平均(10.96±1.89)分;观察组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56~64(60.13±1.12)岁,病程3~10年,平均病程(6.21±1.01)年,入院时GCS评分6~16分,平均(10.97±1.84)分。纳入标准:符合高血压脑出血病诊断标准,且经CT或MRI进行诊断;对该试验研究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未使用抗高压药物时,非同日SBP(收缩压)≥140 mm Hg,或(和)DBP(舒张压)≥90 mm Hg。排除标准:合并其他系统出血患者及其脑部器质性病变;合并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痴呆及精神病;不符合纳入标准者[2]。
1.2 方法
1.2.1 小骨窗开颅术:将患者血肿量最大的层面的中心处作为手术的切口,切开患者头皮,直至骨膜。然后牵开切口,对颅骨进行钻孔,在咬骨钳的配合下扩大患者骨孔,做一直径约为3 cm大下的骨窗。紧接着剪开患者硬膜,进行穿刺,对患者液化血肿进行抽取。在脑压板的辅助下,将患者的脑组织和血肿腔沿着穿刺的针道进行分离,并将陈旧性的血凝块和血液清除,最后将引流管置入,进行引流,手术结束。
1.2.2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取仰卧或侧卧位,于穿刺点行局部麻醉,CT定位病灶,观察穿刺针进针长度、方向。电钻辅助下将穿刺针送至硬脑膜后,更换钝圆头针芯,刺入血肿表层,拔针。侧孔置入引流管,吸附脑积液。钝圆头针芯刺入血肿中心处,抽吸血肿,使用低分子肝素钠、氯化钠注射液对血肿部位彻底清洗,拔针、伤口包扎,手术结束[3]。
1.3 观察指标:观察有效率及其并发症发生率在两组间的出现和发生情况。
1.4 评价标准:疗效评估标准:Ⅰ级:临床体征完全消失,日常生活恢复正常;Ⅱ级:临床体征基本改善,日常生活能力部分恢复正常;Ⅲ级:临床体征有所缓解,生活可自理;Ⅳ级:患者意识清楚,但需要卧床休养;Ⅴ级:植物生存。治疗有效率=(Ⅰ级例数+Ⅱ级例数+Ⅲ级例数)/总例数×100%。
2.1 临床疗效:观察组Ⅰ级7例、Ⅱ级11例、Ⅲ级10例、Ⅳ级1例、Ⅴ级0例,治疗有效率为96.7%;对照组Ⅰ级3例、Ⅱ级12例、Ⅲ级9例、Ⅳ级3例、Ⅴ级3例,治疗有效率为80%。对照组80%的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的96.7%。
2.2 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出现1例再出血,1例脑积水,并发症发生率3.3%;对照组中,出现1例脑积水、3例再出血、1例应激性溃疡和1例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20%。对照组20%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的3.3%。
据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结果显示,高血压性脑出血疾病患者,即使有幸存活下来,也会约有75%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和残疾遗留。以往针对该疾病进行治疗的最常用的临床治疗方式即为小骨窗开颅术治疗为主,药物控制为辅,该治疗方式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治疗的效果并不显著,也无法从根本上满足患者的治疗需要。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可以有效的避免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的脑部组织所造成的损伤,尤其是对于脑血管和重要功能区的损伤,同时,也可以有效的降低颅内高压的发生率。除了上述的优势外,将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方式应用于患者手术全程指导中,对于传统的小骨窗开颅术中可能会出现的大面积出血、肺部感染以及应激性溃疡等不良反应均可以有效的进行避免,相比较传统的小骨窗开颅术而言,该方式更具安全性和可靠性。现阶段已经被广泛的应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且受到了众多医师和患者的一致好评。但是,在使用该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必须要对手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进行熟练掌握,除此之外,还应该对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相关知识熟记于心,只有这样,才能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提高患者的手术成功率[4]。
本文中,对照组80%的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的96.7%;对照组20%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的3.3%。由此结果不难看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中应用,疗效好,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在临床应用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