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福江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经贸学院,浙江台州 318000)
近年来,慕课的发展日益壮大,借助互联网的巨大平台和传播效应,给教育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也给课堂教学带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此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必定会形成一股慕课教学改革之风,本文以高职《综合英语》文化拓展部分之“茶文化”为例,探讨如何利用慕课资源,改革传统教学中资源陈旧、短缺、死板的难题,力求英语课堂线上线下融合,让学生课前有兴趣,课内有激情,课后有反思,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改善教学质量。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中,针对《综合英语》文化拓展“茶文化”的课堂教学,往往是发挥教师的备课、讲课、分析、解释,在很大程度上,课堂的学生参与效果取决于教师讲授技能、个人风采、话题难易程度。以本主题“茶文化”为例,既包含了中国源远流长的“茶”文化历史,又要跨语言本身,在双语中传播“茶”文化。根据实际的教学学情分析表明:首先,学生本身对“茶”文化的熟悉程度因人而异,而“茶”文化本身,每一个个体对其都有一定的了解,其话题本身既能激发兴趣又充满期待。其次,了解汉语“茶”文化是基础,如何将“茶”文化适当地转换成对等的英语语言,不仅对学生是一种困难,对教师本身也是一种挑战。第三,“茶”文化本身而言内容庞大精深,如果要在课堂内讲解不仅费时,也会造成学习者的困惑,因而会干扰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从授课者角度分析,事实上,英语专业教师在某种程度上,只是借助英语语言这门工具进行有效地分析、运用语言,教师如果要讲解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无论是知识储备还是技能展示,都无法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以“茶”文化为例,授课者如果没有做足够的准备或者长期的研究经验,他本身无法通透地理解“茶”文化,自然也就无法地道地诠释“茶”文化,这是客观存在的。从教学场所和环境而言,传统教学基本上在固定的教室,关于“茶”文化的教学,也只能借助多媒体,幻灯片等等比较有限的备课资源,无论是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对此主题的升华有较大影响。再从教学课堂的实践来看,学生对知识的检测方式非常匮乏,通常采取的课堂问答,课后作业等方式,对与个体的实际掌握情况非常片面,也不利用学生课后的巩固和复习。从以上分析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关于“茶”文化的讲授效果一般,学生对知识掌握与应用的效果无法有效反馈。
慕课,正如其英文名字一样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具有规模大、开放式、在线式的特点,它是基于网络,以兴趣为导向,面向全社会公开的学习模式。与以往的网络视频或者远程教学等形式完全不一样,它建立起一个跨越全球的网络教学场所,通过教师和学习者的自由选择和切换,教学和学习的时间、地点不受控制,能更好地传播知识,从而实现更加公平、普遍的教育。慕课规模大,学习者不限数量同时在线学习,优质教学资源的受益面得到了极大扩大;慕课的授课形式多元化,借助信息化技术,嵌入动画、微课、学习网站等资源,满足不同程度的学习者;慕课充分体现了互动式教学,让课堂成为学习者的平台,及时讨论、发言、回馈等,形成丰富的课堂资源数据和学习交流中心,更好地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有效学习氛围,便于学习者和授课者的协同学习。
通过对国内目前主流慕课资源的搜索,笔者从学堂在线、中国大学MOOC、超星慕课三大平台上得出的关于“茶”文化的资源如下,学堂在线与“茶”主题相关的资源一共30条,其中慕课课程28项;中国大学MOOC与“茶”主题相关的资源一共44条,其中属于国家精品课10项;超星慕课与“茶”主题相关的课程一共有81条。由此可见,基于国内慕课资源,以“茶”文化的主题也已经相当丰富。为了接轨英语教学需要,笔者在已经搜到的慕课资源中做了筛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挑选了部分慕课,并对选取的慕课进行了加工,转换语言,形成独特的课程资源。
学生在课前观看教师录制、转载的慕课视频以及相关拓展学习材料,针对本次课的主题“茶”文化,了解中国的茶道的三个方面:茶史,茶艺,茶语。从这三个角度选择相应的慕课课程,弥补学生对话题的基础知识。同时,补充的拓展资料则设计了若干问题和讨论话题,例如:茶的品种如何英译?是否对应?不同类别的茶有什么功效?通过问题的形式,督促学生在自学的阶段能够更加关注主题,主动思考。而在课堂上,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核实学生的学习情况,既可以通过慕课平台的数据和留言得出学生的参与度,也可以课堂展示、提问、交流的方式获取真实有效的反馈。传统的教学过程,教师只需要准备一节课的内容就可以,借助慕课,很多课内背景的信息和知识需要学习者在课外完成,一方面,减轻了授课者的讲课压力,另一方面,授课者必须不面对课堂内学习者更多、更有质量的问题。以“茶”文化为例,原本在课堂内讲授的中国茶文化历史,学生已经在课前的慕课资源中了解,那么教师则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茶”文化的真正内涵,设计更深的教学思路,更难的教学重点。因此,慕课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是寻找合适的资源,还包括精心设计问题、测试,课堂的内容编排,课后的作业反馈等等。原本以“教师为主”的课堂教学,在慕课背景下,必须向“学习者为主”课堂模式的转变。这样的课堂是双向的互动,从而保证了讲授和学习的目标一致性,真正体现教学相长的课堂。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认真设计教学过程,尤其是在提问和讨论环节。与传统课程不同的是,利用了慕课平台,教师很难以判断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正因为慕课资源是开放的、巨大的,它会引起学习者极大的兴趣,引导主动学习者更加积极地关注某个主题,从而深入自主学习。部分学习者会因此对课堂教学的部分环节失去兴趣,知识点可能早已知晓,或者过于简单。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首先对学生课前的慕课学习做一定的检测,可以是知识点的提问,也可以是重点或难点的讨论,从而准确地把握课堂的节奏,引导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进而检测对知识和技能的运用。以“茶”文化为例,有部分学生本身对此感兴趣并且有经验,对于此主题的了解超出了慕课所讲解的内容,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通过提问、讨论、测验的环节,及时确定了学习者的实际情况,利用部分同学,让学生在课堂内进行展示和讲解,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学生在课外时间学习相关视频,视频只是方法的讲解,没有较多的练习,这就需要在课堂上由教师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答疑,并且给予相关的拓展题目加以练习,使得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的应用方法,并且思维进一步发散。改变以往的灌输式教学,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由此可见,慕课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对整个课程要有更全面的知识体系,明确各章节、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改变教师“教”为主的模式,转向学生“学”为中心的模式。
课后的补充是慕课教学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最有效的检测环节。在这各环节中,既可以挖掘慕课强大的资源作为补充,拓展主题,也可以根据课堂讲授的实际,个性化制作微课或在线测试题库,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到学生的理解和思维能力,把握好高度、难度和深度,设计课后练习时,要充分体现差异化教学,即检测的多维度、难易度等,从而让学习者建立掌握知识、技能的信心,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首先,慕课精品资源对于高职英语教师课堂授课的挑战。以“茶”文化的慕课资源制作精良,名师名校,容易吸引人,而真实的课堂教学对比之下显得枯燥乏味,令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致。
其次,对于学生而言存在着不同的学习态度,持积极主动态度的学生,会充分利用慕课,有效预习和思考,课堂提问并讨论;反之,部分学生学习目标茫然,慕课的利用率很低,课堂的答疑和讨论环节其效果还不如传统的课堂。有了慕课的导入,对比实际课堂,有学生会产生极大的落差心理,慕课的课堂很“高大上”,视觉、听觉效果极好,教师课堂的效果就很普通。
不可否认,慕课以其不可阻挡的优势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而深入教育领域,大学英语教学的慕课时代已经到来。正如科技是一把双刃剑一样,慕课给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永远摸索前进的征途,没有一种教学方式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引入慕课技术,最大限度发挥慕课教学的优势,结合传统教学的优点,才能在新时代下改善大学英语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的真正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