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霞
(辽宁省新民市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300)
尿常规检验在临床中是一项常见检查项目,准确的检验结果对后期临床诊疗具有重大意义。若检验结果为白细胞呈阳性,则表明患者可能患有肾炎或是尿道炎。在尿常规检验手段中主要包括干化学法与尿沉渣法。干化学法是通过试纸变色模块、尿液中化学物质以及变色反应,与尿液分析仪进行对比[1]。由于尿液与试纸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对检验结果造成一定影响。尿沉渣法是采用显微镜检查尿沉淀物,可提高诊断率。在现研究中,在尿常规检验中应用干化学法与尿沉渣法联合的效果进行探究。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择2015年5月至2017年9月到我院进行尿常规检验90例患者作为此次分析对象。其中,男性患者49例,女性患者41例;年龄12~76岁,平均年龄(35.29±2.18)岁。排除标准:妊娠期、生理期与哺乳期女性患者;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无精神障碍疾病;无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将所有患者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对比,均未发现明显差异性(P>0.05),可作对比分析。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已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1.2 检验方法。干化学检测:严格按照干化学反应试纸以及配套试剂的操作说明进行检测;尿沉渣法检测:选取混匀好的尿液样本10 mL,并放置到离心管中,设立离心力标准值400.0 g,离心时间5 min。随后抽调9.8 mL上层清液,取得0.2 mL尿沉渣。尿沉渣样本经混匀后,吸入到流动技术池内,采用双盲法,计数25小格。
1.3 观察指标:观察与记录干化学法、尿沉渣法以及二者联合法的尿常规检验情况。阳性检测标准:定量红细胞值>7.0 μ/L(定量白细胞值>10.0 μ/L);阴性检测标准:定量红细胞值<7.0 μ/L(定量白细胞值<10.0 μ/L)。
1.4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中所得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加标准差方式(s)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使用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1 三组检验方法结果情况:30例患者干化学法,定量红细胞检验出呈阴性25例,阳性5例;定量白细胞检验出呈阴性27例,阳性3例;30例患者尿沉渣法,定量红细胞检验出呈阴性26例,阳性4例;定量白细胞检验出呈阴性28例,阳性12例;30例患者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法,定量红细胞检验出呈阴性20例,阳性10例;定量白细胞检验出呈阴性17例,阳性13例。干化学法、尿沉渣法检验效果均低于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法检验效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三组检验方法错误情况:30例患者干化学法,检验错误率13.33%;30例患者尿沉渣法,检验错误率10.00%;30例患者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法,检验错误率3.33%。组间对比,联合法检验错误率明显低于干化学法、尿沉渣法,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尿常规检验是一项用于辅助临床诊断病情的检验项目,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关乎到病情诊断。因此,应在尿常规检验中应用有效检验方法能最大程度上确保检验结果准确性,从而减少诊断错误率。干化学法与尿沉渣法均为尿常规检验中常用方法,其中尿沉渣法通过直观检验尿液中有形成分,并对白细胞以及红细胞进行识别、分析[2]。但是易热酶、肌红蛋白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进而使检验结果受到影响;在离心期间,细胞容易破碎,这同样会使检验结果出现偏差。干化学法是通过干化学法的反应试纸中化学模块和尿液发生反应,经观察其颜色的变化来检测尿液中白细胞水平以及红细胞水平[3]。由于大量细菌繁殖、肌红蛋白产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容易致使假阳性的现象出现,对检验结果产生一定影响。总之,干化学法反应试纸中能检验出红细胞数值,相对于白细胞,检验能力偏弱;而尿沉渣法在检验白细胞数值比干化学法检验能力较强。若将上述两种常用检验方法联合,可确保定量白细胞与定量红细胞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利于改善尿常规检验工作的水准。因此,在临床检验中引进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法为尿常规检验开辟了一条新道路[4-5]。
本研究表明,干化学法、尿沉渣法检验效果均低于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法检验效果;联合法检验错误率明显低于干化学法、尿沉渣法,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干化学法、尿沉渣法在尿常规检验中均有优势,而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法,能确保尿常规检验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病情提供可靠依据。在临床检验中,应用价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