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抗病高产新品种—中植7号

2019-01-07 04:39王凤涛蔺瑞明曹世勤孙振宇王万军陈万权徐世昌
麦类作物学报 2019年7期
关键词:试验站陇南植物保护

王凤涛,蔺瑞明,冯 晶,曹世勤,孙振宇,王万军,陈万权,徐世昌

(1.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3;2.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甘肃兰州 730070;3.天水市农业科学院研究所甘谷试验站,甘肃甘谷 741200)

中植7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与甘肃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合作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冬小麦抗病高产新品种。系谱为温麦8号//遗选/中植1号。温麦8号和遗选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和抗病性,中植1号为甘肃陇南生产品种,具有良好的生态适应性。2004年5月上旬通过常规杂交配制杂交组合;2006-2013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廊坊试验站和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甘谷试验站进行多代系统选择,其中系谱号为CP06-73-2-2-1-1的高代品系群体整齐稳定,丰产性好,抗病性强而被提升参加新品系抗性鉴定和产比试验。2013-2014年度参加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甘谷试验站产量比较试验,2014-2016年度参加甘肃省陇南片川区组冬小麦区域试验,2016-2017年度参加甘肃省陇南片川区组生产试验、示范。于2018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新品种审定,审定编号为甘审麦20180015。

1 特征特性

该品种属于冬性品种,2015-2016年度在武山县山羊坪村和张川平安新庄村进行抗冻性试验,两地平均越冬率分别为95%和96%,越冬性较强。幼苗浓绿色,生长习性半匍匐,生长势强,平均生育期255 d,株高82 cm,长芒,白壳,穗型长方形,平均穗粒数43.2粒,平均穗长8.2 cm,小穗排列较密,平均每穗结实小穗13~16个,平均千粒重45.5 g,红粒,角质。

2 品质性状

2017年9月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测试中心测定结果表明,中植7号含水量9.07%,容重840 g·L-1,粗蛋白含量14.46%,总灰分含量(干基)1.40%,蛋白质含量(干基)11.4%,湿面筋(14%水分)24.1%,沉淀值(14%水分)37 mL,赖氨酸含量(干基)0.42%。

3 产量表现

2014-2015年度在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甘谷试验站、武山高楼、清水温沟村、陇南农科所、麦积石佛村、徽县银杏共6点次区域试验中,6点次平均产量7 521.0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25号增产18.7%。2015-2016年度所有6点次试验均表现增产,最高产量8 775.0 kg·hm-2(徽县银杏),最低产量2 959.5 kg·hm-2(武山高楼),平均产量5 829.0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25号增产10.4%。两年平均产量6 675.0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25号增产14.6%。

4 抗病性表现

2014-2017年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兰州温室和甘谷试验站进行抗病性鉴定,苗期接种混合菌、成株期接种我国当前条锈菌主要流行小种条中32号、条中33号和条中34号等混合菌,均表现免疫/高抗水平,总体抗病性较好。对自然诱发的白粉病,表现中抗。

5 适宜地区和栽培要点

中植7号适宜在天水市甘谷县、武山县、麦积区、清水县,陇南市徽县、武都区的川区及低海拔浅山区推广种植。根据不同生态类型及土壤肥力,基肥施尿素225.0~300.0 kg·hm-2,返青前追施尿素225.0~300.0 kg·hm-2。播种前土壤消毒或用药剂拌种,防治地下害虫及土传病害,播量按保苗525×104~600×104·hm-2确定;生长期间注意中耕锄草及适时收获。秋苗及早春预防黄矮病及蚜虫,灌浆期注意防蚜及冰雹。

猜你喜欢
试验站陇南植物保护
南充综合试验站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
植物保护:不珍稀才了不起
南充综合试验站人工饲料研究进展
新经济下会计专业就业困境与突破——以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植物保护专业卓越农艺师培养模式的探究
青青之岛 悠悠陇南
陕北生态桑综合试验站赴山西调研
植物保护中含哒嗪结构化合物的应用
海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浙江大学农业试验站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