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玉戈
临床需实施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 术中取病灶组织进行病理检验, 在手术方案选择、预后改善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以往, 临床多采用加温石蜡切片、冰冻切片等方式进行病理检验, 但也存在不足之处, 如耗时长等。有研究考虑术中病理检验时间紧迫、组织样本小特点, 提出实施快速石蜡切片技术, 认为其操作简单, 且出片时间短, 染色质量佳,诊断效果确切[2]。本研究为证实这一点, 在124 例手术患者术中病理检验时分别实施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快速石蜡切片技术。此外, 考虑到不同疾病发生、发展、诊断、病理特点、手术转归等存在差异, 为故为细化分析, 以乳腺肿瘤手术患者为纳入对象,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收集2017 年6 月~2018 年6 月本院124 例女性乳腺肿瘤术中切取活检标本, 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针吸细胞学检查怀疑乳腺肿瘤, 且资料完整。患者年龄25~72 岁,平均年龄(51.02±7.22)岁;切片大小均为1.5 cm×1.5 cm×0.2 cm。
仪器包括江苏常州中威电子仪器厂生产的BMJ-Ⅲ型超声波快速组织处理仪及程序化控制系统、德国SLEE 全自动旋转式石蜡切片机CUT6062、梵缇斯密闭恒温全自动染片机[苏宁食药监械(准)字2013 第1410027 号]等。试剂包括北京诺博莱德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100 ml/L AF 液(950 ml/L 酒精9 份, 400 ml/L 甲醛1 份)、石蜡(熔点58~60℃)、丙酮等。
实施快速石蜡切片技术、常规石蜡切片技术行病理检验。先实施快速石蜡切片技术, 具体方法为:超声波快速处理仪开机预热, 直至72℃。分别在1 号、2 号烧杯内置入快速固定液50 ml、丙酮50 ml, 在3 号烧杯内融50 ml石蜡备用。以手术刀将组织切割为1.5 cm×1.5 cm×0.2 cm大小组织块, 先置入1 号烧杯固定, 持续5 min, 期间进一步修整组织块, 确保厚度均匀, 边缘整齐, 随后将组织块取出,以吸水纸吸干水分。随后置入2 号烧杯, 浸泡5 min, 组织块以镊子轻压, 确保气泡快速涌出, 脱水。随后浸入熔化石蜡,持续5 min, 组织块以镊子轻压, 加快浸蜡速度, 确保气泡快速涌出, 以上操作均在超声波快速处理仪内实施。熔化预备好蜡块凹槽底, 凹槽内快速包埋处理好的组织块, 置入冰箱冷却, 持续2 min。随后做切片处理, 切片厚度3~5 µm, 切片置于含蛋白甘油载玻片上, 以酒精灯烘烤, 直至石蜡熔化,快速HE 染色, 封片。
以快速石蜡制片后剩余组织进行常规石蜡切片技术, 以资对照。操作步骤:标本以福尔马林溶液固定, 持续4 min。随后液体以吸水纸吸干, 先置于30%酒精, 再分别置于70%、85%、95%酒精, 进行脱水处理。取出组织, 置入透明剂,持续2 h。随后置入石蜡、二甲苯混合液, 持续2 h。再置入石蜡液, 持续3 h, 待蜡液表层凝固, 置入冷水处理。取出切片,切片厚度为3 µm, 进行常规染色、封片。
①比较两种技术标本制作时间;②比较两种技术诊断结果, 一般分为良性、恶性;③分析快速石蜡切片图像特征。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快速石蜡切片技术标本制作时间为(42.01±5.26)min, 常规石蜡切片技术标本制作时间为(1325.65±25.12)min,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6.950,P=0.000<0.05)。
快速石蜡切片技术确诊率为95.97%(119/124), 其中恶性肿瘤105 例, 包括95 例浸润性导管癌, 5 例小叶癌, 3 例小细胞癌, 2 例黏液癌;良性肿瘤14 例, 均为乳腺纤维腺瘤。3 例未定性(有待常规石蜡切片证实), 肿瘤组织图像不够典型未能确诊2 例, 漏诊率为4.03%(5/124)。常规石蜡切片技术确诊率为96.77%(120/124),其中恶性肿瘤105 例, 包括95 例浸润性导管癌, 5 例小叶癌, 3 例小细胞癌, 2 例黏液癌;良性肿瘤15 例, 均为乳腺纤维腺瘤。肿瘤组织图像不够典型未能确诊4 例, 漏诊率为3.23%(4/124)。两种技术确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5, P>0.05)。
经快速石蜡切片技术进行病理检验, 镜下显示组织结构清晰, 组织原有形态得以保持, 且细胞形态完整, 且胞核胞质清晰, 切片较薄, 且较为完整, 染色清晰, 切片质量接近常规石蜡切片。
目前外科手术患者病理检验中石蜡切片发挥重要作用,便于快速、准确判断病情, 指导治疗方案制定。以往多经加温石蜡切片、冰冻切片技术行病理处理。但常规加温石蜡切片具有制备步骤繁琐、易收缩、组织易硬变等弊端;而相较于加温石蜡切片, 冰冻石蜡切片诊断效果更佳, 但也具有易发生细胞肿胀、成本高、技术要求高等弊端。近年来, 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术中病理检验中快速石蜡切片技术的应用, 认为其能克服常规石蜡切片技术耗时长、成本高等问题,可尽快确定病理性质, 指导治疗方案制定[3-5]。
快速石蜡切片主要是经由超声迅速处理标本进行, 可缩短标本制作时间, 且能避免标本形态出现改变。此外, 以快速石蜡切片技术进行病理检验期间, 采用超声波快速处理仪处理石蜡切片固定、浸蜡、脱水等环节, 并应用微波辐射技术,可促使制作出的蜡片得以长期保存, 不会导致出现理化性状变化[6-8]。
本研究结果显示, 快速石蜡切片技术确诊率为95.97%(119/124), 常规石蜡切片技术确诊率为96.77%(120/124)。快速石蜡切片中, 3 例未定性(有待常规石蜡切片证实), 肿瘤组织图像不够典型未能确诊2 例。分析可能与切除组织期间切取质量未达标准, 切片过小, 或厚度不符标准, 脱水时间短等因素有关。而在图像特征上, 快速石蜡切片镜下显示组织结构清晰, 细胞形态完整, 且胞核胞质清晰, 切片较薄, 且较为完整, 染色清晰, 切片质量与常规石蜡切片相符。组织经超声处理后, 能保持柔韧性和外形, 还能克服常规石蜡切片易收缩、易变形等弊端。本研究结果显示, 快速石蜡切片技术标本制作时间为(42.01±5.26)min, 常规石蜡切片技术标本制作时间为(1325.65±25.12)min,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6.950, P=0.000<0.05)。分析是因快速石蜡切片技术可经由超声快速组织脱水机, 以超声震荡、恒温控制技术促使组织及有机溶剂或预熔石蜡高速震荡, 出现周期性缩张活动, 以有机溶剂代替组织内水分, 并促使预熔石蜡浸入组织内时间缩短, 最大限度控制固定、脱水、浸蜡等操作时间, 缩短标本制作时间, 满足快速病理诊断需求。故快速石蜡切片技术具有操作时间短、图像清晰、准确率高等优势, 可作为手术病理检验有效手段应用于临床。此外,快速石蜡切片操作中需注意以下问题:①切片需快速完成,并确保切片大小适宜, 切片时尽量去除难以切除的钙化组织, 以免影响诊断结果准确性;②尽量选择密封的容器进行固定, 以便加快固定, 缩短操作时间;③合理安排脱水时间, 依据组织质地、颜色等判断是否结束脱水, 通常组织颜色苍白、质地疏松时, 可做脱水结束处理;④温度尽量控制在78℃以下, 防止温度过高或过低导致组织内抗原、酶丢失, 影响检验准确性。
综上所述, 病理检验中快速石蜡切片技术应用价值较高,可保持组织原有形态, 且细胞结构完整, 细胞核、细胞质清楚,诊断效果与常规石蜡切片技术相符, 还可缩短标本制作时间,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