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乡村产业发展的主要路径建议

2019-01-07 01:51吴和平
甘肃农业 2019年6期
关键词:农业发展

吴和平

中共天水市委政策研究室,甘肃 天水 741000

乡村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是激发乡村活力的基础所在。未来30年,乡村必将成为世人瞩目的风云之地,也将成为资本表演的绚丽舞台。天水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省黄金段,是关中平原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北部为黄土梁峁沟壑区,中东部为秦岭、关山山区,总面积1.43万km2,辖秦州、麦积两区,秦安、甘谷、武山、清水、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五县,113个乡镇2 491个行政村,总人口380万人,其中乡村人口306万人,占比81%。全市耕地面积798.26万亩,山旱地占比90%以上,森林覆盖率36.45%。党的十八大以来,天水坚持一产调结构、二产扩总量、三产强基础,至2018年底,全市实现生产总值652.05亿元,同比增长6.4%,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13.97:30.68:55.35。果品、蔬菜、畜牧、劳务、中药材产业发展壮大,果品、蔬菜、畜牧、中药材产值分别达到87.5亿元、88亿元、85.1亿元、20.31亿元,创劳务收入145.6亿元,全市农业龙头企业达到48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8 000户,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 693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48:1。

现代农业发展成效显著。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形成了“果品、蔬菜、畜牧、劳务”四大主导产业,种植业有效期内“三品一标”认证产品达到127个。粮食生产保持稳定,粮食总面积达到467.28万亩,总产量113.29万t。果品种植面积350万亩,花牛苹果成为国家驰名商标,多次荣获全国博览会金奖,花牛苹果、秦安蜜桃、甘谷花椒、秦州大樱桃均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蔬菜种植面积133.26万亩,标准化生产面积达到75%,建成17个国家级、省级蔬菜标准园,成功举办了“西北蔬菜产业绿色发展武山论坛”。畜禽饲养总量2 600万头(只),创建市级以上标准化示范场132个,规模养殖比例达到66.5%,猪、鸡饲养量稳居全省前三,冷水鱼、养蜂产业等特色养殖不断壮大。劳务输转量达到69.28万人,创劳务收入132.96亿元,培育劳务品牌27个。农业“互联网+”、田园综合体、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活跃。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纳入丝绸之路甘肃段农业科技创新综合示范区,以秦州区秀金山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园、麦积区花牛苹果产业园、武山县蔬菜产业科技示范园、清水县红堡农业示范园区、张家川县现代畜牧产业示范园为代表的省、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不断壮大。

农村生态环境逐步改善。天水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切实整治农村人居环境,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生态宜居格局初步形成。大力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中小河流治理、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建设、新一轮退耕还林等生态建设与保护工程,全市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 777.5km2,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70.29%。全市森林面积达到75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6.45%。全面落实河长制,建立了市、县区、乡镇、村社四级河长体系,设立河长3 582名。开展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农村垃圾集中收集清运设备覆盖率达到70%。全面启动农村污水处理工程,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旅游厕所从城市、景区向旅游村镇拓展。积极发展循环农业,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实施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废旧农膜回收率达到79.19%,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2%,尾菜处理率达到39.07%。积极创建美丽乡村,建成85个省级“千村美丽”示范村、125个市级示范村、156个县区级示范村、1 562个整洁村,新农村和美丽乡村示范村、整洁村占比达到62.7%。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机制逐步形成。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农村通行条件显著改善,全市113个乡镇和2 491个行政村全部通了水泥路,乡镇通班车率达到100%,建制村通客车率达到96.6%。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7%,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自然村动力电覆盖率达到100%,农村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99%以上。4G网络实现113个乡镇全覆盖,行政村覆盖率达到99.4%。D级危房改造基本完成,农村居民住房条件明显改善。

乡村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乡村教育水平明显提升,1 500人以上有实际需求的行政村实现幼儿园全覆盖,学前三年毛入学率达到91.5%。实施全面改薄项目,建立了义务教育联保联控工作机制,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4%。乡村公共卫生服务不断完善,村级标准化卫生室加快建设,乡村医生配置和准入管理不断加强,全科医生培养持续开展,每个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乡村医生执业,农村居民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96%。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逐步健全,乡镇综合文化站达标创建持续开展,行政村农家书屋覆盖率达到100%。乡村就业、养老、救助、防灾等服务持续推进。

脱贫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天水市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和“六个精准”要求,扎实推进“五个一批”工程,贫困人口由2013年的92.08万减至2017年的25.69万,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的29.92%降至2017年的8.39%。建立了“千名县级干部联千村”联络员制度、明察暗访和预验评估制度,实施贫困户“双线排序对比法”筛选工程,推广甘谷县“扶贫车间”、秦安县“教育园区”等模式,设置村级“八大员”公益岗位13 292个,实施“双助贷”工程,实现“三户一孤”人员大病救助保险全覆盖。坚持扶贫与扶志相结合,组织实施扶贫励志工程,不断增强脱贫内生动力。

农民人均收入稳定增长。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惠民政策,优化调整农业结构、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农民收入逐年增长。近年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5%以上,2017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 065元,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占49%,农民收入渠道进一步拓宽。城乡收入比从2013年的3.85:1降低至目前的3.48:1,城乡收入差距持续缩小。

农业农村改革纵深推进。农村土地制度、经营制度、产权制度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完成并通过省级验收、农业部数据汇交,信息系统全面建成运行,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体系正在建设。在全省率先出台土地流转管理实施办法,土地流转面积由2009年的16.84万亩发展到2017年的118.6万亩,土地流转率达到21.5%。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全面完成清产核资任务,加快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积极探索“三变”+特色产业、“三变”+多元融资、“三变”+电商扶贫等模式,24个“三变”改革试点村已经实现分红。

基层治理体系初步形成。以基层党建为引领,进一步夯实基层政权,积极开展文明创建,基层治理体系初步形成。村民自治制度不断完善,以村务公开制度、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和民主评议村委会工作制度为主要形式的民主监督深入推进。集中整顿农村软弱涣散党组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扎实开展“星级文明户”“文明村镇”创建,县级及以上文明村和乡镇占比达到42.69%。坚持以先进典型引领道德建设,“天水好人”“最美天水人”系列活动积极开展,“讲卫生、知荣辱、明礼仪、扬善德”的淳朴民风正在形成。

但是,天水市是传统农业大市,农业人口占比高,现代农业正处于发展起步阶段;全市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山川、区域、城乡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最大的硬仗是脱贫攻坚;天水历史文化悠久、底蕴深厚、资源丰富、特色鲜明,是华夏文明之渊、民族复兴之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乡村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独一无二;天水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黄河最大支流渭河过境段270km,长江支流嘉陵江水系西汉水流经范围较广,生态涵养功能突出,对黄河、长江上游生态保护意义重大;天水社会治理的基础在基层,薄弱环节在乡村。因此,天水乡村发展仍然存在一些困难、问题和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一是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农民收入渠道相对单一,收入偏低,2017年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2.6%。贫困发生率8.39%,尚有深度贫困村581个,占所有行政村的23.3%,尚有贫困人口25.69万人,其中40.5%处在深度贫困区域,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二是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农业结构不优、质量不高、特色优势农产品产业化水平低。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不高,小农经济与现代农业衔接不紧密。农业市场化程度低、产业链条短,新型经营主体综合实力和带动能力亟需提升。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处于起步阶段,乡村发展新动能有待培育。三是农村基础设施欠账较多。农村基础设施相对滞后,水、电、路等建设标准普遍较低,农村人居环境、公共服务设施短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性服务设施管护投入不足。四是发展瓶颈制约突出。地域类型多样,川道区、半山区、浅山干旱区、高寒阴湿区、林区、林缘区多种环境并存,区域发展不平衡,人口密度大与居住分散的特征并存,干旱、暴雨、山洪、滑坡、泥石流、冰雹、冻害等自然灾害多发易发,山多川少,农田灌溉率低。此外,乡村发展还存在人才短缺、耕地产出率低、资金投入有限等问题。

为此,天水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崛起之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构建“一核(以秦州、麦积、秦安、甘谷为主的天水都市区),三轴(沿渭河河谷及陇海兰新线的东岔—鸳鸯东西向的东西丝路城镇发展主轴,依托天平高速、十天高速等交通干道构筑的天水市域与平凉、宁夏地区、陇南、成渝地区的区域南北特色城镇发展主轴,利用静天高速建设串联麦积城区—清水县—张家川县的以生态旅游、特色农业、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东北城镇提升发展副轴),两区(城市经济发展区、县域经济发展区)多节点(构筑辐射周边乡村地区的42个重点镇)”的发展新格局,重塑城乡发展关系,着力完善“三大设施(生产设施、生活设施、人居环境设施)”,全力做好“五大保障(组织保障、体制机制保障、人才保障、用地保障、资金保障)”,聚力实施“六大产业(果品、蔬菜、畜牧、劳务、中药材、乡村旅游)”振兴行动,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生态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发展、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小康,走出一条有产业、有特色、有乡愁、有活力、有秩序的乡村振兴之路。

一、做强四大传统主导产业

(一)做优果品产业

围绕建设全国一流绿色果品生产基地发展目标,着力做强做优苹果、蜜桃、葡萄、樱桃、核桃和花椒六大果业,优基地、强加工、重储运、拓市场、促销售,打造果品全产业链。夯实六大绿色果品示范基地建设,突出品牌建设,以品牌提升产业价值,积极开展果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和气候品质认证,扩大果品销售市场,带动果业蓬勃发展。到2022年,果品种植面积稳定在350万亩左右,苹果面积达到200万亩,创建一批绿色果品示范基地、精品果业示范园。

(二)做强蔬菜产业

建设四大蔬菜生产示范基地,促进规模化发展。推进高原夏菜和设施蔬菜生产、贮藏、加工、销售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形成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生产贮藏加工一体化、营销网络化、服务社会化的产业格局。以蔬菜技改增效为核心,推广工厂化集约育苗、设施改造提升、标准化栽培、水肥一体化灌溉、病虫害绿色生物统防统治、产后商品化处理、保鲜贮藏、冷链运输与营销、尾菜无害化处理等技术,促进全市蔬菜生产向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产转型,打造全国知名、全省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到2022年,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135万亩以上,创建省级以上蔬菜规模化标准园30个。

(三)做精畜牧产业

坚持提升猪鸡产业,发展牛羊产业,培育特色养殖的原则,调结构、补短板、强龙头、重加工,全力推进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绿色循环发展。围绕生猪、蛋(肉)鸡、肉(奶)牛、肉羊、淡水鱼、养蜂六大畜牧养殖产业,重点强化龙头企业引进培育、标准化规模养殖、精细化加工、品牌化销售,着力建设六大畜牧全产业链示范基地,推行“规模养殖、集中屠宰、冷链运输、冷鲜上市”模式,着力培育一批龙头企业、规模化养殖场,加快推进种养结合循环发展,着力建成全省一流的猪、鸡标准化生产和加工示范基地,打造一批优质肉牛、草牧业生态循环基地和养蜂、渔业特色健康养殖基地。到2022年,全市畜禽饲养量超过2 800万头(只)。

(四)做活劳务产业

以培育劳务技能为核心,按照“提高技能、稳定规模、引导创业、增加收入”的要求,实施“完善服务体系、加大培训力度、拓宽就业渠道、搭建就业创业平台”四大重点任务,实现劳务产业“农村劳动力输转由自主分散式向有组织规模化转变、由劳力型向技能型转变、由以就业为主向就业创业并重转变、由以市域外为主向市域内外并重转变、由以精壮劳动力为重点向有意愿外出的农村劳动力全覆盖转变”五大转变,扩大劳务产业在全国影响力,打造天水劳务品牌。到2022年,输转务工人员稳定在65万人/年左右,农民劳务收入达到195亿元/年以上。

二、培育两大新兴优势产业

(一)做大中药材产业

围绕打造陇东南中医药“重要产地”和“养生之都”的目标,坚持以中药材种植、动物性药源培育为基础,以中医医疗资源为依托,加快建设四大中药材标准化示范基地,着力推进中药材“种植规模化、标准化,加工规范化、精细化,销售品牌化和市场多样化”,以中医养生文化旅游为延伸,大力发展中医药养生保健产业和中医药养生旅游产业。到2022年,建成武山县中药材标准化加工示范基地、麦积区中药材标准化基地,打造西北乃至全国知名的中医药创新示范高地。全市中药材总面积达到50万亩以上,标准化种植率达到50%以上,深加工转化率达到55%以上,配套建设1万亩中药材良种集中繁育基地,培育1~2个单品种年销售收入过5亿元的品种,培育3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二)做特乡村旅游产业

坚持形态、业态、生态“三态”融合、农文旅“三维”联动,深入挖掘乡村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以农耕文化为魂、田园风光为韵、村落民宅为形、生态农业为本的乡村旅游,大力发展休闲度假、观光旅游、养生养老、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等新兴产业,建设一批田园旅游综合体、农业公园、农家乐、特色民宿、休闲农庄、养生养老生态园等新兴载体,加快“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宜游宜养的乡村文化旅游景区和线路开发建设,推进乡村观光旅游向乡村休闲度假和生活体验转型升级,努力把乡村旅游培育成为全市旅游产业活跃的新业态和重要的增长极。

三、支持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

支持发展以花卉观赏、田园观光、农耕采摘体验、古镇村落、传统民俗为依托的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各类资产资源入股组建乡村旅游合作社,与社会资本联办乡村旅游企业。加快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继续推进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鼓励农产品批发和零售市场进行网上分销。加大对食品产业扶持力度,支持加工企业技术升级改造。鼓励食品企业对接旅游商品需求,开发市场适销对路的新产品、民族特色产品。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允许村庄整治、宅基地整理等节约的建设用地通过入股、联营等方式,支持乡村休闲旅游养老等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拓展农业的经济功能、社会功能、政治功能和文化功能,促进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劳动变运动、农产品变商品,提升农业的生态价值、休闲价值和文化价值。到2022年,创建2个国家级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示范县、2个国家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5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和10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打造20个市级休闲农业观光示范点、20个精品农事活动。

四、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

一是依托全市老工业基地、特色农业和自然资源禀赋优势,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坚持把农产品加工业融入全市“六大产业集群”发展战略,以绿色发展为方向,以转变发展方式为引领,以一二三产融合为路径,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竞争力为核心,破解农产品卖难滞销、促进农民增收,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初级农产品的附加值,紧紧围绕消费谋加工、加工谋生产、产加销一体化发展,努力推动农产品加工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互联互通,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分散布局向集群发展转变,农产品加工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由大到强。至2020年,全市发展农副食品加工业企业28户,实现工业增加值3亿元;发展食品制造业企业16户,实现工业增加值2亿元;全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发展到600家、10 000家和1 500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80%,实现所有主导产业和地方特色产业的全覆盖。二是重点扶持培育以长城果汁、盛源菊香、昌盛食品、华盛农业等为主的果品加工业,以众兴菌业、武山金陇、孟菇食品、武山绿源等为主的蔬菜加工业,以嘉乐乳业、西联蜂业、维嘉农庄、伊味思食品为主的畜产品加工业,以丰收农业、伊真香粉条、仪斌粉条、田园春农业科技为主的马铃薯加工业,以天森药业、三陇安康药业、岐黄药业、茂丰中药材、羲皇阿胶为主的中药材加工业,以第一粮库、恒顺面粉、盈麦香食品、源丰粮油为主的粮油加工业,以天河酒业、泰丰饮料、乾通沙棘为主的白酒饮料加工业,以全录王辣椒、蒋老五花椒、张川建明食品、街泉庄食品、四门贡醋、陇香食品等为主的调味品加工业,以汉唐陶艺、鸳鸯玉器、庞公玉石、麻编鞋业等为主的可观赏、穿戴旅游商品加工业,以泰达印务、建平包装、裕霖包装、轩辕纸业为主的造纸包装业等十大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三是依托各县区特色主导产业发展,把推进小城镇建设同壮大县域经济、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有机结合,加强规划引领和市场开发,在特色优势产业主产区、优势产区、产业园区,创建一批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区、农产品产地加工示范基地。在各县县城及有一定发展基础和前景的区域中心小城镇,大力培育农产品加工、打造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向县城、重点乡镇及产业园区集中,着力打造一批农产品加工型特色乡镇。四是加快开发以果品贮藏保鲜、冷链运输销售,果汁饮料、果酒、果粉、调味品加工等为主的果品全产业链条;扶强以伊味思系列清真牛羊肉加工业、清真乳品业、清真休闲食品业、清真调味品业,奶粉、液态奶、蜂产品、鸡蛋干、皮革加工于一体的畜牧全产业链条;扶优以净菜、脱水蔬菜、速冻蔬菜、蔬菜贮藏保鲜、冷链运输等为主蔬菜全产业链条;扶好以马铃薯淀粉深加工及粉条、马铃薯片生产为主马铃薯全产业链条。同时,积极发展小包装饮片、精制饮片等中药饮片,加大中药新药研发、优势特色品种创制,研究开发保健食品、药膳、功能性日用品等产品,推进中药向预防、康复、养生保健等方向延伸发展,提高中药材精深加工水平和能力。加快发展以包装箱、发泡网、果袋等为主的农产品包装材料业。论证建设一批饲料加工企业,为全市畜牧养殖业发展提供服务保障。强化农产品品种、品质、品牌建设,争创一批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大力提升优质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五是引进实力强的果品加工企业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采用国际先进的马口铁包装技术,先进的灌装、灭菌技术,防震泡沫板颠簸震荡处理的物流运输,生产出比长途运输的“新鲜”水果更新鲜、仅次于“现摘即食”水果的“水果罐头”食品,破解花牛苹果、秦安蜜桃的发展瓶颈。

五、建设产业发展新载体

一是紧抓国家、省上大力支持多样化农村发展平台建设的机遇,聚集生产要素,创新发展模式,坚持融合发展,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园、田园综合体、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特色小镇、旅游示范村”五大类发展载体,推进农村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的蓬勃发展。加快培育农商产业联盟、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新型产业链主体,打造一批产加销一体的全产业链企业集群。积极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二是加快推进“三园一体”建设,紧盯优质果品、蔬菜、草食畜、道地中药材、优质马铃薯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打造一批集种养殖生产、技术研发、农产品加工、冷链仓储、休闲观光、废物处理、创业示范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和田园综合体。推进该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转型升级,力争将每个园区打造成产业基地、观光景区、培训基地、科研中心、创业孵化平台。支持有条件的现代农业园区配套建设农产品加工、物流设施,提高园区农业产业化水平。把农业园区打造成现代农业发展的样板、农业资源要素集聚的高地、新型经营主体创业的乐园。到2020年,打造2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10个科技园、50个创业园和20个田园综合体。

六、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一)发挥农业多功能性的优势

发展创意农业、休闲农业、循环农业、农产品加工业等多形态农业产业,真正做到一产的一份收入,经过二产加工增值为两份收入、再通过三产的营销服务形成三倍收益,综合起来是六份收入,产生乘数效益,着力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农村经济发展“升级版”。

(二)打造产业运营平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以乡村大数据为基础,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手段,打造产业运营平台、产品交易平台、资源整合平台、乡村文创平台等多种创新创业平台,凝聚乡村振兴合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三)建设新时代农产品区域品牌联合体

以政府主导、企业化运作为抓手,一个品牌统领一个品类,一个企业带动一个产业,一个产业引领一方经济,形成共生共荣、错位竞争的品牌产业生态,保证农产品区域品牌健康、可持续发展。

(四)坚持市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原则

开放乡村市场,引入更多的企业和投入主体投入到乡村建设中去,培养强大的企业法人式的市场营销主体,推动乡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五)借助新媒体,畅通产销渠道

借助互联网、APP、微信等现代新媒介,搭建城乡沟通的信息桥梁,通过网店电商、体验店、社区直营等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创新营销模式,畅通乡村产品渠道。

(六)采取组织农民入股、众筹、共享模式吸引更多的乡村热爱者共筹共享,开发共享农庄、共享果园、共享菜园、共享民宿等等

根据农村的自然条件,设计出适合乡村特点的建筑与景点,让美丽乡村产生美丽经济。发展创意农业,把田园乐园、农业园变旅游景区,发展农旅融合的田园综合体、产业庄园、特色小镇等,满足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

(七)充分利用天水大部分山区属于太阳能总辐射资源“丰富区和很丰富区”

适合太阳能利用,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规划在干旱的荒坡地山顶整流域铺上太阳能发电板、建光伏发电场,打造“山上三峡”,实现电力就地消化,发展光伏渔业、光伏农业、火光互补、风光互补。

(八)充分利用天水西北小江南的环境条件,建设较大规模的“胡氏民居”式住宅区

为全球需求最大、增长最快、发展最广阔的老龄产业和老龄人员,提供居住兴业、文化娱乐、休闲旅游、养老服务。

(九)发挥产业优势

进一步发挥烟草食品,机械制造、电子电器等装备制造业,苹果樱桃设施蔬菜及农产品加工高效农业和麦积山旅游、品牌女装销售等商贸服务业优势,打造畜禽生态养殖加工、食用菌研发种植产业化销售、蚕桑种养制造丝绸和生产桑芽茶、装备制造集群配套化生产、大景区连锁旅游联动服务、全市名特产品集群化网售快递等大产业。

(十)充分发挥国家级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政策优势

成立乡村投公司,采取托管等多种模式在各县区发展产业园区,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乡村开发建设,探索多元化的乡村开发运营模式。鼓励以PPP模式进行乡村开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类项目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在乡村开发中投资建设、运营特色产业园,积极探索合作办园区的发展模式,构建市场引导投资、企业自主决策、投资主体多元的发展模式。

(十一)结合天水装备制造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全力引进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工程、信息技术和移动互联网、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战略新兴产业,消费服务、商务服务、生产服务、精神服务等服务业,航天制造、高铁装备制造、特高压输变的装备制造、现代传统制造等现代制造业,在全市县城乡镇建设装配生产线,切实提高全市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猜你喜欢
农业发展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新农业 从“看天吃饭”到“看数吃饭”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欧盟发布短期农业展望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