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剑力
在这个不缺信息的时代,我们的党员干部不要缺了“党报党刊”这份最佳的“精神食粮”。
当今时代,是一个新媒体时代。信息渠道多元化,传播手段层出不穷,微信、微博、APP、各类直播、网络平台,一人一支“麦克风”。信息大“爆炸”,也就意味着信息大“混乱”。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党员干部,如何保持自己的政治定力?如何不在泛娱乐化的信息大潮中迷失方向以至随波逐流?如何在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笔者认为,唯有更加重视党报党刊,自觉订阅党报党刊,并加强学习,才是解决上述问题行之有效的办法。
党报党刊是集新闻性、理论性、文艺性、生活性等为一体的多层面读物,是新闻信息的“资讯源”,创新理论的“快递员”,方针政策的“直通车”,正能量的“宣传员”,天天见面的“指导员”,生活中最佳、最难得的“精神食粮”,更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也是人民群众获取权威信息、参与社会管理、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平台,是指导全党工作的重要的思想和理论工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连接中外、沟通世界。这也是对党报党刊的历史地位和重大作用的高度概括。相对于诸多新兴媒体,党报党刊解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治国方略,更具权威性;报道本地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更具准确性;反映社情民意,更加客观真实。而且,党报党刊报道的内容更专业、更原创、更有深度,能真正做到“上连天线,下接地气”,具有其他以碎片化信息、泛娱乐化甚至庸俗化内容为主的新媒体和网络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这种充满正能量的“精神食粮”,不仅能使我们及时补充“精神之钙”,熟知党的基本理论和最新政策,而且能以新的理论知识武装头脑,明辨是非,把握大局,提升精神境界,提高理论素养。天天阅读充满正能量的党报党刊,不仅让人感受时代的发展,参与社会的进步,解除生活的空虚与寂寞,还可以增长知识、修身养性、提高品位、增进素质。每天一份党报、每月一份党刊在手,既利于工作,又益于生活,既充实头脑,又涵养心灵。
然而,当前少数单位却看不到这种优势,在本地党报党刊征订上反映出了一些问题:有的单位以经费紧张为由,不愿订党报党刊;有的借口手机阅读很便捷,看新闻不需要订党报党刊;更有甚者,扬言报纸、杂志的印刷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摆到桌子上也没人看”……所有这些,都是对党报党刊认识不到位的结果。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一天不读报是缺点,三天不读报是错误”。这话放在革命战争年代适用,放在当下媒体泛滥的时代同样适用。“沧海横流,方显党报本色。”作为党员干部,要加强党报党刊阅读使用,不断提高阅读党报党刊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把党的精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要做好做强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工作,特别是要在学懂弄通做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要把坚定“四个自信”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键,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要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当今,尽管互联网方兴未艾,以网络阅读、手机阅读为主体的新媒体、自媒体阅读异军突起,但是,网络始终不能代替传统报刊,新媒体、自媒体阅读也不能替代传统阅读、纸媒阅读。我们知道,党报党刊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是保障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的主要阵地,是传递党的声音、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载体,也是反映人民意愿、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长期以来,党报党刊始终肩负着宣传方针政策、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引导主流价值的神圣使命,在整个新闻舆论工作中始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下各种信息铺天盖地、真假难辨,各类杂音、噪音不断充斥人们视觉和听觉,人们的思想意识正多元多变的情况下,恰恰最需要党报党刊等媒体发出主流的声音、权威的声音。而我们订阅党报党刊,即可通过这些权威媒体帮助我们进行甄别、求证和选择。
“是党员就该读党报党刊”,眼下,又到了订阅报刊杂志的时候,每个党员干部,别忘了给自己订阅一份党报党刊,让党报党刊这份“精神食粮”为自己的精神补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