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星
从教二十年,也曾意气风发,恨不能倾尽所学,把每一个孩子都培养成栋梁之材;也曾面对良莠不齐的学生,经历从希望到失望的心路历程。如今,当自己的孩子和所带的学生一般大,亲历了孩子的成长过程,我急躁的心才渐渐地平静下来,人也成熟起来了。面对学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内心总是不由自主地包容了他们的所有缺点和问题。我热情地播下希望的种子,静静地期待花开的时刻。
有一次听讲座时,听到专家的一句话:“教育30%的是启发,70%的是等待。”当时就听见有人感叹:“这简直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我能等得住,期末考试能等吗?”当时我想,成绩已经改变了教育的最初目的。我们教给孩子的东西,应该是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生活的能力,而不是高分的技巧和手段。在分数、成绩、升学率这些将教育量化的重压之下,我们这些一线的老师应该坚守些什么呢?
刚到这个新班,就遇到一个老师和家长认为“无药可救”的孩子。孩子活泼机灵,喜欢表现自己,但是学习成绩真是马尾提豆腐——提不起啊!数学老师反复讲过的题,课后辅导班的老师给复习过,自己一做错误百出,小数点忘点了,应用题不写单位,没有答语。一考试整张卷子“满堂红”。背课文、背单词,刚还会背,转眼再背一遍,磕磕巴巴又背不出了。学习上的“不开窍”让老师、家长和学生都筋疲力尽。“不开窍”只是一个表象,其本质其实与心理因素相关。孩子也许存在学习心理问题?在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关键要设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孩子做事丢三落四,对老师、家长的要求置之脑后,学习内容难以入脑,并非是头脑、智力的问题,而是他在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时无目的,记忆时不讲究方法,或死记硬背或是支离破碎的片段地记忆。我首先教会他记忆的技巧与方法,如理解记忆、儿歌记忆、分类记忆、让他乐于记。然后培养他良好的思维习惯,积极,主动,灵活才是健康的思维。我还帮助他树立自信心。因为学习成绩不尽如人意,他总怀疑自己是错的,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要么人云亦云,要么默默无闻,从来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和甜蜜。再加上家长经常因成绩差批评、责骂他,孩子也认为自己差,非常自卑。我刻意多给孩子一些鼓励,“你来试试。”“啊,老师最喜欢现在的你了!”变“你能行”为“我能行”。虽然他的成绩起色不大,但是看到他已经能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我仿佛听到了幼苗拔节的声音。
一顆优秀的种子,在阳光、水、空气、泥土、肥料一切都最优时,它的成长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也需要一段时间来长大,成长的过程是必须的。同样,一个孩子,他接受知识也需要时间来消化、理解,才能转化成能力。不同的孩子,不同的能力,接受理解的程度也不同。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耐心地、慈爱地等待,和孩子一起经历成长的过程,享受这个过程。如果要说些什么,请只说鼓励的话,让孩子加油的话,如果实在说不出这些违心的、好听的话,就请静静地等待,用心聆听,每一次错误都是他摔倒后爬起来的过程,每一次重犯错误都是他成长的足迹,其实孩子一直在努力,尽自己的能力在努力。
有一学生,课堂上爱冒怪音,课堂上常用小动作惹其他的同学大笑。有时候上课无缘无故用手捅别人,很多的同学都不愿与他坐同桌;学习习惯差,学习成绩马马虎虎,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即使做完作业了,写的什么字谁都认不出。下课在楼道里疯跑,同学和老师都很嫌弃他。我通过家访,了解到他父母离异,从来不管他,他从小与爷爷一起生活,只能吃饱、穿暖,对于他的教育却几乎为零。
了解了孩子的家庭情况后,我分析这个孩子最大的问题是学习习惯太差,缺少管教,养成了自由散漫的习惯,长期缺少爱使他很喜欢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想引起别人的关注,因而才有之前那样的表现。我相信只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一切困难都不是问题,这个孩子也不例外,毕竟他还只是个孩子。
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我特意将他的座位安排在第一排,首先设法接近他,清除隔阂,拉近关系,并在学习上随时给予他帮助,让他感受到我对他的关爱。接着,我从生活上关心他,放学路上,我让他等我一起走,和他聊一聊他在家的情况,还给他买过面包做早餐。在路上遇到他,有意识地先向他问好。只要他在学校有一点点进步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使他处处感受到老师在关心他、信赖他。后来,我还让他当数学课代表,在同学们面前树立他的威信,他逐渐改掉了课堂上管不住自己的毛病,并且愿意为同学们服务,与老师和同学之间的关系也融洽了许多。
面对我的学生时,我总把他们看成不同的植物。有的是松柏,挺拔、青翠;有的是杨树、柳树,平凡、普通;有的是玫瑰、月季,漂亮、美丽;有的是果树,其貌不扬,但能结出果实;还有的是无名的花草,不起眼,但有他存在的理由。每一个孩子都有他们的特点,我作为他们的老师,尽力给他们正面的影响,千万不能过多地干涉他们的成长,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们,打着为他们好的旗子,揠苗助长,失去自我的痛苦谁都不能忍受,温柔地对孩子,千万不要严有余而爱不足。
播下用爱浸润过的种子,静静地等待,一定会听到花开的声音。
编辑 李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