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新梅
关键词:小学数学;“活力课堂”;问题策略
在新课改背景下,在追求小学数学“活力课堂”教学中会发现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参与度低”“互动不理想”这三大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难题,这就需要数学老师做好应对策略:
一、“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许多父母在管理或教育子女的过程中都会遇到这个问题,事实上,教师在课堂上也会发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抓住孩子们的心,努力使学生“心动”,这项工作的突破口就是学生的兴趣所在:
1.发现学生的兴趣点
老师在工作中要经常观察学生,从他们的言行举止中寻找亮点,找到他们感兴趣的东西。当你找到这个关键点,你会发现所有事情似乎都会变得简单起来。当我们面对每个新学生的新面孔时,首先要做的是研究他,把发现每个学生的兴趣所在作为第一阶段的目标。另外,在课堂教学中,要经常观察和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根据学生在某一阶段的心理特点,努力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果想让学生喜欢你的课,就需要知道学生喜欢什么,所以在发现学生的兴趣所在之后,需要思考如何将我们的课堂与学生的兴趣联系起来。例如,学生最近喜欢看的电视剧、最近流行的网络词汇、游戏、故事等,所有这些活动都要求教师能够在平时做到与学生融为一体,真正理解学生在平时想要什么。同样,这一系列的活动也呈现出一个特点,即学生爱上数学课的班级是接地气的,是从班级生活中衍生出来的。只有把平常的数学学习与生活完美地结合起来,利用数学学科本身的科学特点,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数学,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3.尊重学生的兴趣
虽然有些教师已经做到了前两点,但由于教学任务的限制,往往选择了忽视学生的兴趣,这必然会带来不良的结果。教师应在尊重学生课堂兴趣的基础上,注重引导,帮助学生学会欣赏数学的美,理解数学思想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还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参与度低”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时常会发现小学生数学课堂参与程度较低,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学生不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在平时课堂上,老師要引导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到课后复习,这就是课堂教学的第二个关键方向——让学生变“主动”。
1.主动做好课前预习
课前准备是学生学习新课最能出效的方式,引导学生能够在上课前根据指导计划主动预习。只有当他们在预习中发现问题,才能认真听讲并获取知识。作为一名教师,预习作业的布置应该是经过综合考虑决定的,而不是任意发布。此外,教师还应该亲自参与学生的预习过程,以避免他们在预习过程中出现懒惰心理或发生重大失误,从而保证预习效果。
2.主动在课堂上表达
学生在课堂上最需要的是积极思考,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过去,我们关注的是多个问题的一个解决方案,但在新的课程改革环境中,我们追求的是发散性思维。对于数学来说,所谓的发散思维就是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探索,努力实现一个问题的多解。教师要有耐心,激励那些不想说话的学生,及时发现他们的困惑。只有从尊重和关心每一个学生做起,学生才能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并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主动进行课后复习
课前准备是学生学习的关键,课后复习是学生实现更高学习目标的基础。只有在课后主动复习,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那些知识点,并将其应用到以后的练习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积极总结,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建立错误问题体系,不断反思和改进。
三、“互动不理想”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师生互动是过程教学中实现教学目标的直接手段。在核心素养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应将师生互动作为一种正常的教学活动,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1.生生之间的互动
目前,探究式合作学习已经受到小学课堂师生的青睐。因此,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组织学生之间的互动,如让两个同学一人做老师,一人做学生,解释某个问题,只要讲者清楚,学者理解,这两个人就完成了互动交流学习的目的。也可让学生成为一名小设计师,通过团体合作,指导其互动与合作。简言之,学生的互动意味着他们相互合作,逐步提高。
2.师生之间的互动
教师应该放弃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教师应该在讲台上讲40分钟,甚至认为他们可以通过拖堂来表现他们的奉献精神。事实上,教师应及时有效地进行师生间互动,对学生进行恰当的评价,无论是表扬还是纠正错误,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朝着更高的目标前进。例如,在复习的时候,学生可以是我们的“老师”,帮助回忆上一课学到的东西;例如,当学生遇到无法理解的问题时,可以先让学生告诉我们,他们不能说明白的地方就是无法理解的地方,师生互动意味着师生合作、共同成长。
总之,小学数学“活力课堂”已经得到了广大小学数学老师的认可,“活力课堂”在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兴趣方面有很大的作用,它能提升学生数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编辑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