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科学课教学从单一化走向多边化

2019-01-06 03:37徐晓婷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生命体师生交流

徐晓婷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多边化互动合作学习的方式已经深入人心,但是互动有 效性以及课堂上学生之间的交流却总是流于形式。很多情况下我们只是注意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而忽略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造成课堂效率差、学生基础掌握不扎实,甚至有些时候在浪费宝贵的时间。

一、单一化的互动模式的缺点

学生在讨论交流时,中等生和学困生与优等生相比,缺少交流的机会。在许多交流中,优等生积极思考,积极发言和交流,是交流的主角;中等生观望、附和、随大流;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干脆不交流,听着别人发表意见,自己却不参与到活动中去,像一个旁观者。

二、“伪”多边互动的缺点

随着新课标理念的逐渐深入,课堂交流呈现出多边化的趋势:重视了师与生之间、生与生之间、人与文本之间的交流。在很多的公开课、展示课上,我们看到老师说“小组内讨论一下、研究一下吧”,于是一个小组的同学就都围在一起,然后七嘴八舌,你说你的,我说我的,非常热闹。过一段时间,老师说“停”,学生就都安静下来。这其实不是学生之间真正的交流,而是学生在配合老师上好课。虽然像在交流,但仍停留在形式上,没有充分地深入与展开,课堂交流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而在随堂课上,像这样的交流则更少。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会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如,“你说”“谁还想说”“谁还会说”等等。教师还会让学生互相提问。但在互相提问中,经常会发现,当一方不能回答出对方问题的时候,学生都会千篇一律地回答:“你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我现在一时还回答不上来,下课后我们再讨论一下。”

三、正确的多边互动模式

多边互动教学论认为:教学的本质是交往,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在课堂上应注重引导学生质疑、探究、讨论、交往,使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课堂上应强调师生间、学生间动态信息的交流,通过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因此,在课堂上加强交流,有利于激发学生主体意识,有利于师生的互教互學,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了解学生,要把握好学习中交流的起点

面对学生,在上课前,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学生是否具备了新知学习所必需的认知基础?②学生是否已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新知?掌握的人数、内容、程度怎样?③哪些内容自己能自学?哪些内容需要相互交流讨论?哪些内容需要教师点拨和引导?

2、理解教材,要把握教学目标

教师首先要对教材深入钻研以及准确把握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确定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其次,目标定位要全,既要有知识技能的目标,又应有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科学思考等发展性的目标。教师要着重搞清哪些方面有交流的必要,是交流的重点;哪些方面可作简单交流处理,只需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稍做点拨即可。

3、应准备有效的交流材料

教师事先应准备有效的材料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准备材料、设计教学过程,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学习,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将学习内容设计成若干个有内在联系的问题系列,在课堂上逐个引导,启发学生回答,或纠正回答中的错误,使知识活动逐步深入。这样,师生之间都可以获得反馈信息,教师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师在交流活动中一人分饰两种角色,即参与交流活动的“交流者”和引导交流走向的“导演者”。在科学课的启蒙阶段,教师把学生置于课堂交流“主角”的同时,更需娴熟自身的这两种角色定位,做到即时转换,既演好一名“交流者”,又演好一名“导演者”,引导学生走向更深层的交流活动。以我执教的《我们的地球家园》为例,教学伊始,教师和学生围绕“到教室外寻找有生命的物体时要注意什么”的问题展开交流。我问:“我们到教室外去寻找有生命的物体时要注意什么?”学生回答:“不要乱走。”我又问:“除了不要乱走,还要注意什么?”有学生回答:“四处多看看。”我继续问:“除了四处多看看,还要注意什么?”学生回答:“把看到的东西写下来。”……这样的交流是粗浅、低效的,是教师没有在“交流者”与“导演者”间进行角色切换,错失了让交流且行且深的机会,倘若做些小修改,会有不同的效果。如当第一位学生回答“不要乱走”时,我应该由“交流者”变身为“导演者”,抓住这个交流点追问“为什么不要乱走呢?”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进而得出“注意安全”“不要惊扰小动物”“不践踏草坪”等观察须知。当第二个交流点“四处多看看”出现时,我应该立即切换到“导演者”角色,提出“你们觉得要看看哪些地方”的问题,将交流引向深入。当第三个交流点“把看到的及时记录下来”出现时,教师应以“导演者”的身份,让学生交流写观察记录。只有当教师娴熟自身这两种角色定位,才能适时切换,激发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将课堂交流往深处发展,这是科学课堂有效交流的关键。

综上所述,从《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来看,低年级科学课堂的有效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将整个科学课堂看作一个生命体,那么交流便是这个生命体的血液循环系统。有效的交流如同血液不断地给生命体的各个部位输送新鲜的养分,使它能够维持新陈代谢,焕发生命活力,从而真正提高课堂的效率。

【作者单位:常州新北区春江中心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生命体师生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奇异的生命体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让生成的课堂成为师生心灵共舞的家园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