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职学校文化基础课教学现状与改革对策

2019-01-06 02:09惠香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9年10期
关键词:基础课中职评价

惠香

[摘           要]  目前,中职学校文化基础课教学普遍存在生源质量偏低、课程设置失衡、教学条件滞后、评价机制宽松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要打破所面对的尴尬局面,需要各方面的协同努力,采取有效的改革措施,如打破传统观念,促进全面发展;优化课程结构,加强素质教育;改善教学条件,提升教师素养;完善评价体系,提高教育质量,促使文化基础课在中职教育中真正发挥作用。

[关    键   词]  中职学校;文化基础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8-0230-02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很明确,就是要为社会培养出大批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强的人才。由此可见,专业课在职业教育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教育工作者也将重点放在了专业课的学习和改革上,而文化基础课的教学改革却相对缓慢,直接影响到中职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目前,中职学校文化基础课教学普遍存在着生源质量偏低、课程设置失衡、教学条件滞后、评价机制宽松等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以为要打破所面对的尴尬局面,切实提高中职文化基础课的教学改革实效,就要析其成因,对症下药,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一、中职学校文化基础课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重,中职学生的人数不断减少,整体素质水平有所降低,严重影响了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课程的教学,使文化基础类课程的教学过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难点与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生源质量偏低,缺乏学习热情

随着我国教育模式的变化,高校和普高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学生的教育需求不难得到满足,而处于“三明治”中的中等职业教育不受青睐,其生源大部分都是升入高中无望只能选择中职学校的初中生,他们普遍存在文化基础知识薄弱、综合素质低下、学习行为习惯不良等问题。这些学生选择中职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获取一个专业文凭,以便将来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在进入中职学校后,他们将更多的精力投入专业技能的学习中,对文化基础课程则不是很感兴趣,听不懂、听不进直至反感,缺乏学习的热忱和求知欲,这直接影响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和技能水平的提升,继而影响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课程设置失衡,文化素养过低

专业技能的好坏是衡量中职教育发展的重要标准,亦是发展职业教育的优势和特色所在。为了充分发挥这一优势,许多中等职业学校过分重视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了文化基础课程的学习,人为地使“专业课”与“文化课”之间权重失衡。当前职教发展中除了对口单招班级外,一般都比较忽视对文化基础课程的开设。文化课有演变为专业课的附属品的趋势。这种只关注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学生基础文化素质的培养模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极易使学生的发展呈现出“木桶效应”。学生可能会拥有阻碍未来职业发展的关键性“短板”,例如文化素养低、心理承受力差、缺乏自信心、转岗再就业能力低以及自我教育与提高困难,今后的职业发展都受到了严重限制。

(三)教学条件滞后,教学效果不佳

教学条件是多种教学与学习条件的集合,它主要包括教材的使用、教师能力以及学校对教师能力提升的重视等方面。当前,大多数中职生的文化基础知识水平偏低,在教学实践中难以把控教学深浅,所以学校对教材的选定难度很大,正所谓“选深了学生不接受,选浅了学校做不到”。有些教材陈旧脱节,不论在教材内容、体系还是结构上都与现实相差甚远,专业性、实用性较差,无法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同时,这些教材还受到教师传授能力的限制,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忱,课堂缺少互动,教学效果不佳。此外,很多中职学校对文化课教师的培训力度还不够,阻碍了教师素质水平的提升,这些因素最终都会影响教学内容的充实以及教学效果的提升。

(四)评价机制宽松,教学质量低下

基于中职学校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以及教育对象的特殊性质,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成为重中之重,人们将关注的热点都紧紧围绕在学生专业课程的成绩上,因为技能水平过硬,就业安置就相对容易。在中职学校的专业教育教学领域,我国已构建了一系列比较高效的、规范的学校、社会考核评价机制,各类专业等级证书的获得成为评价学生学习成效的标准。然而,现有的文化基础课教学评价方式比较单一,一般都将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手段。对教师而言,这样的评价方式难以准确、合理地反映其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对学生而言,这样的考试成绩也不足以检测其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现行的评价机制非常“宽松”,这便导致了文化基础课教学质量低下。

二、中职学校文化基础课教学改革的途径与对策

(一)打破传统观念,促进全面发展

中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输送大量综合素质高、技能水平硬的复合型人才,同时还可以为高职教育输送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要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即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指导思想。以人为本的职教理念,首先是要转变人才观,从学历人才观转变为能力人才观,高学历并不意味着高能力。中职学校这些貌似不起眼的“差生”,也可以是动手能力强、交际能力强的“右脑型人才”,要尊重他们的主体意识、倾听他们的心声、听取他们的意见。其次是要转变教学观,文化基础课教学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學活动,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学习文化基础课,不仅能学习必需的基础知识,还能培养一些重要能力,如信息处理能力、交流合作能力等,这对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人文素养以及职业的长远发展都很有裨益。同时,我们还要把握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脉搏,在教学过程中大力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并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更新知识、提升技能,为未来终身学习和职业长远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基础课中职评价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渗透式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中的开展及探讨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原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