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得梅
摘 要:群文阅读是师生一起针对一个或是多个主题对相关的文章进行讨论,一起对该文章进行分析构造,最终师生达成一致。这种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相比较以往的方式,更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助于高效率阅读。童话在小学生中是非常受欢迎的,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对童话的喜爱,推动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发展。
关键词:童话;群文阅读;低年级学生
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是活在童话故事中的,他们对图画和卡通人物非常感兴趣,像高年级的课本那样黑白字不利于低年级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因此童话在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课本中是占比非常大的。童话的特点就是每一个故事、每一篇文章中的语言都是非常的生动形象的,还总是会采用一些简单的修辞手法,比如把柳树叫作柳姑娘,把空中的蒲公英说成在空中跳舞的蒲公英等,使整个故事、整篇文章都更加吸引人、更加有趣生动,有利于小学生爱上阅读的。低年级小学生增加了对读书的乐趣,利于老师推进群文阅读教学。
一、群文阅读要立足课内,抓好课堂主阵地
1.反复品读,寻找情趣
童话故事对大人们来说似乎有点太幼稚,没有什么深度,但是对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就完全不一样了,他们是甚至会担心喜羊羊被灰太狼吃掉,因奥特曼打倒怪兽而兴奋不已,他们的情绪、表情、话语都也是真情流露。但是低年级的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还是比较弱的,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也不太高,阅读超量的文章会有困难,因此老师要带领学生进行反复的阅读。老师也要做好课前准备,提前找出该故事的情趣点。比如《骆驼和羊》这一个故事,骆驼说:“长得高好。”羊说:“我认为长得矮才好呢。”老师在读到羊说的话时可以加一点羊当时的情绪在里面。最后在读到骆驼和羊一同去找牛,让牛说他的看法,老牛再说他们两个只是看到了自己的优点,却总是看不到自己的缺点,都认为自己是好的,但其实各有好坏。老牛说的那句话老师可以语重心长地读,并在最后问学生认为老牛说的对不对呀,再告诉同学们要正视自己的优缺点。这样的方式有利于低年级理解和学习群文阅读教学的推进。
2.巧设课堂悬念,熏陶学生的情感
语文这一学科是我们从上学就开始接触的,可以说我们平时说话就运用到语文非常基础的知识。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小学老师更加注重低年级小学生听、说、读、写这些能力的培养与锻炼。故事、文章是情感的传递,是蕴含着哲理具有启迪作用的。而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老师选定一个主题立足与课内,继而在课堂扩展课外故事,和同学们一起探讨,讲故事中提出问题,让同学们去思考,感受里面的情怀,这样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有助于情感的熏陶,有利于综合素质的提高。例如,在给低年级学生讲“井底之蛙”这一故事的时候,老师就可以问同学们:“为什么青蛙认为天空很小?”还可以再问“如果是你愿不愿意当一只小鸟看更大的世界呢?”这样引发同学们的思考,并积极地参与到回答问题当中去,带着同学们去感受小鸟喜悦,还可以再从这个故事引出另一个故事。
二、充分利用课本插图,课堂演绎故事
1.课本插图的利用
彩色的图片对小学生来说吸引力是非常大的,小学课本上插图都是以卡通的形式展现,有利于同学们对故事人物形象的了解,如“狐假虎威”这一个故事,课本中的插画画着一个昂首挺胸的狐狸走在老虎的前面,旁边有一群弱小的小动物,这幅画就说明了狐狸借这老虎在身后吓小动物。这样有利于同学们去理解故事的内容,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老师也可以借助图片来讲故事。
2.在课堂上演出故事
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他们是真正把自己活在故事中的,小学生经常会想象着自己是公主、葫芦娃,扮演着童话中的形象。老师在讲故事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充当故事中的角色,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参与,还锻炼了他们“说”的能力,还有利于学生感受自己所扮演角色的情感和深刻理解其中的哲理。老师把故事融入教学中,让学生走进故事,推进群文阅读进入小学生的教学中。
低年级的学生非常喜童话故事,童话故事语言的表达生动形象,还蕴含着一定的哲理,对于小学生各方面的提高是非常有利的。而群文阅读这种教学方式不同于传统的关注学生的成绩,而是一种与学生共同對要学习的主题的探索,进而再进行一点延伸,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推动群文阅读在低年级学习中的展开。
参考文献:
[1]张斯琪.小学语文童话阅读教学调查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
[2]李蕾.小学低年级“童话育人”问题与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16.
[3]哈斯.以生为本视角下的小学语文童话阅读教学研究[J].考试周刊,2016(2):39-40.
编辑 冯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