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庆宏
【摘 要】目的:研究对象以开展心肺复苏治疗的心肺骤停者为例,探究急诊科开展心肺复苏机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接收的行心肺复苏治疗的心肺骤停者72例为对象,以整群随机的方式分设组别。予以对照组患者实施徒手心肺复苏治疗,予以研究组患者实施心肺复苏机治疗。观察二者的复苏成功率,乳酸值、复苏时间。结果:对照组患者复苏成功率为66.67%,低于研究组的72.22%,但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乳酸值明显高于研究组,复苏时间明显长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科对行心肺复苏治疗的心肺骤停者予以心肺复苏机治疗,能取得较好治疗效果,能有效提高患者心脏复苏率,节省了人力资源,临床应用优势大。
【关键词】心肺复苏机;急诊科;复苏成功率
通常到急诊科就诊的患者多伴有病症发展快、病情危重等特点,往往易发生心脏骤停情况,因此需要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治疗。在急诊科中心脏复苏属于常见操作方法,近几年临床指南对心脏复苏相关表述,以及质量提升的重要性与意义不断明確,心肺复苏中以徒手复苏方式最为常见,相关操作人员熟练操作,如按压程度、按压频率和按压位置等,能一定程度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1]。然而,随着近几年到急诊科就诊人数的增加,人力资源缺乏已成为急诊科主要问题,由于无法长时间且高质量的开展心肺复苏,应用心肺复苏机已成为必然趋势。故本文以我院接收的行心肺复苏治疗的心肺骤停者72例为对象,探究心肺复苏机在急诊科的应用效果,汇总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5月~2019年4月我院急诊科接收的行心肺复苏治疗的心肺骤停者72例为研究对象,剔除伴严重精神功能障碍者,伴肿瘤疾病者。患者/家属对此次研究开展均知晓同意,已签字。以整群随机化方式分设成2组。在对照组(n=36)患者中,男27例,女9例;年龄37~88岁,均龄(62.3±2.4)岁;心脏骤停原因:26例心源性,10例非心源性。在研究组(n=36)患者中,男26例,女10例;年龄38~89岁,均龄(63.4±2.2)岁;35例心源性,11例非心源性。比较患者的临床资料,差异小(P>0.05)。此次研究的开展已征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予以对照组患者实施徒手心肺复苏治疗,根据按压位置、按压频率和按压深度等相关要求进行操作,其中按压频率为100下/分钟,按压深度为5厘米。
予以研究组患者实施心肺复苏机治疗,所应用的心肺复苏机为医疗专用设备,型号为MSCPR-1B,合理调整设备相关参数,予以患者药物对症治疗,以及更多的生命支持,便于有效控制患者原发病。
1.3 指标观察分析
比较观察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的复苏成功率,以及两组患者的乳酸值、复苏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用SPSS23.0软件,组间乳酸值、复苏时间评定用t检验,组间复苏成功率评定用卡方检验。P<0.05指对比有差异。
2 结果
2.1 比较观察患者复苏成功率
对照组患者复苏成功率为66.67%,低于研究组的72.22%,但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比较观察患者的乳酸值、复苏时间
对照组患者的乳酸值明显高研究组,复苏时间明显长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国外有多项报道指出,呼吸骤停、心搏骤停的发生率近几年不断呈递增趋势增加[2]。徒手心脏复苏是目前临床开展心脏复苏的常用方法,但有研究表明,持续心肺复苏时间应不低于半小时[3],若患者无显著反应情况,则可以终止复苏,然而在具体操作期间,大多数患者家属对心肺复苏效果期望过高,经常要求延长复苏持续时间。然而在开展徒手心肺复苏操作期间,如果复苏时间过长操作人员往往会出现疲劳情况,通常需要不低于2名操作人员共同协作完成,从而能一定程度增加按压程度,出现中断按压情况,降低复苏效果。另外,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也能一定程度影响心肺复苏效果,即使操作人员都是经过统一培训上岗,但具体操作与心肺复苏指南相关要求也有一定差异性,实际按压频率与深度和理论要求间存在较大差异。基于此,为避免上述情况发生,另寻一种更为有效合理的方法进行操作尤为重要。
伴随近几年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心肺复苏机逐渐出现在人们视野中。有报道指出[4],在心肺复苏中,操作人员未开展合理有效的胸外按压操作时间能达到24%至49%左右,所以,机械式心肺复苏机现已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心肺复苏机的构建是参照胸泵原理,用机械按压的方式克服徒手按压存在的不足与缺陷,目的是予以患者持续且高质量的心肺复苏,不断能有效提高心输出量,而且还能使缺血性受损情况的发横降低,提高复苏成功率。另外,相比徒手按压复苏操作,心肺复苏机的应用能有效缩短心跳恢复时间,提高心脏复苏与脑复苏成功率。同时还能显著提高循环支持效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另外,随着近几年心脏复苏机治疗方法在我国各医疗机构的中普遍应用,其能将医疗相关操作人员双手解放,保证患者得到更多的生命支持,提高救治效率。本研究以我院急诊科接收的行心肺复苏治疗的心肺骤停者72例为对象,经对上述阐述的总结归纳得出,对照组患者复苏成功率为66.67%,低于研究组的72.22%,但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乳酸值明显高于研究组,复苏时间明显长于研究组,说明,现代的心脏复苏机复苏治疗方法也能达到取得较高的复苏效果,而且还能减轻操作人员工作压力,使人力物力应用减少,适用于急诊患者人数较多时应用。
在顾海华[5]等研究中,取行心脏复苏治疗的心脏骤停者40例为对象,随机分设不同组别,即实施心肺复苏机复苏的实验组,行徒手心肺复苏治疗的参照组。其结果显示,实验组复苏成功率为55.00%,高于参照组的50.00%(P>0.05);实验组复苏后即可乳酸值为(6.00±1.02)mmol/L,低于参照组的(8.32±0.98)mmol/L。说明,心肺复苏机治疗的开展能提高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降低复苏后即刻乳酸值。上述研究内容与本次研究报道相符。
总而言之,在急诊科对行心肺复苏治疗的心肺骤停者予以心肺复苏机治疗,能取得较好治疗效果,能有效提高患者心脏复苏率,而且还能节省人力资源,临床应用优势大,故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尤蕴,马艳婷.萨勃1007型心肺复苏机在心肺复苏术应用中的护理研究[J].徐州医科大学学报,2017,37(10):692-693.
[2]黄大海,林明强,吕有凯,等.徒手心肺复苏与应用心肺复苏机复苏的效果比较[J].中国综合临床,2017,33(1):37-40.
[3]吴文思.不同心肺复苏方式在急诊科应用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外医疗,2018,37(10):36-38.
[4]李闯.徒手心肺复苏与心肺复苏机在急诊科应用的疗效比较[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21):128-130.
[5]顾海华,谈文伟,吴锡平.徒手心肺复苏与心肺复苏机在急诊科应用的效果对比分析[J].黑龙江医药,2018,31(6):1303-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