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莹莹
小学是教育教学系统的基础阶段,因此针对小学生进行教学工作时,广大教师就不能只专注于当下的知识传授活动,还要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等方面投入较多精力。与此同时,具体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要想达成既定教学目标,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持续参与实践学习活动,而这也就对学生探究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鉴于以上所述,小学科学教师就有必要加强相关研究活动,以促进学生探究能力迅速提升。
在一直以来的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因为担负着不小的综合性学生培养任务,且需要基于既定教学目标将班级学生整体成绩提高到一定的水平,所以大多任课教师都习惯自己主导教学课堂,尽可能节省更多的时间进行知识传授工作。但显然,这样做最终通常都难以真正达到理想教学目的。因此,在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在实际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小学科学教师就需要予以学生主体较多关注,着重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方面加强指导力度,使学生获得持续独立学习的有效助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最终达到理想水平。
一、创设疑问情境,引发学生的学科探究兴趣
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要想推动学生探究能力迅速发展提升,任课教师第一步需要做的就是将学生的注意力聚焦到相关实践练习活动当中。具体而言,小学科学教师可以时常基于具体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疑问情境,以有效引发学生的学科探究兴趣,增强学生的知识探究思考动力。
例如,带领学生学习《地球表面的变化》这部分课本知识的时候,我并没有一直不停地进行知识传授讲解活动,而适时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些相关问题,如“土壤成分中哪两种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在风化作用下,岩石最终会变成什么?”“地壳主要由什么物质构成?”“地震与火山的发生通常由什么原因造成?”等等,引导学生结合我所讲内容进行思考解答。基于此疑问情境的引诱,几乎所有学生的好奇心都被有效激发了出来,并且对相关学科知识产生了强烈的分析探究兴趣。这样,不仅有益于学生理解掌握当前所学内容,而且明显推动了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为其增强综合学科素养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鼓励合作交流,拓宽学生的知识探索思路
鉴于小学阶段学生的好奇心强、不服输等性格特点,他们很多时候是愿意在学习探究相关知识内容活动中投入较多精力的,但往往局限于当前自身素养而难以顺利获得预想学习实践效果。因此,在平时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小学科学教师就有必要引入合作教学策略,给予学生彼此交流启发的机会,以有效拓宽每一个学生的知识探索思路,为他们探究能力迅速提升增添助益。
例如,在为学生讲解《光是怎样传播的》相关知识内容的时候,完成基础性任务之后,进入课堂练习环节,我根据先前所讲为学生设计了一些探究练习题目,其中包括“太阳发出的光传播到地球大约需要多长时间?”“光的速度是不是比声音的速度快很多?”“在空气中,光通常以怎样的形式进行传播?”“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千米每秒?”等等。与此同时,我将班级学生划分成了一个个的学习小组,要求学生与同组同学一起就上述问题展开讨论分析,以最终完成实践练习任务。在上述探究学习实践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因其他同学的观点见解而认识到自己想法的局限性与不足,在接下来更加全面地思考问题。如此,他们的探索思路自然得以逐渐拓宽,有益于相关能力迅速增强。
三、布置实验任务,强化学生的思考探究能力
在小学科学学科中,实验是必不可少的。学生要想真正理解把握课本中的知识内容,势必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借助实验的力量。由经验可知,参与实验活动通常也是学生锻炼自身探究能力的良好途径。鉴于此,在进行实际教学活动的时候,小学科学教师可以时常根据所教内容为学生布置一定的实验任务,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索学习机会,在有益于深化学生学科认知的同时,有效强化学生的思考探究能力。
例如,引导学生学习《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这一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之后,我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基础性巩固练习题目,要求学生课下进行解答,此外,还为学生们布置了一定的实验探索任务,即要求学生分析验证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这一原理。具体而言,我首先要求学生自由结成实验学习小组,然后鼓励学生共同商讨实验需用器材、具体实验方法和步骤等,最后,鼓励学生正式开始进行实验,即將带孔卡纸按顺序摆放好,彼此相距15厘米左右,且需要在一条直线上,用手电筒照射小孔,然后移动其中一个卡纸时同样用手电筒进行照射等。在此思考验证实验活动中,几乎所有学生都进一步有效强化了自身的思考探究能力。这样,不仅利于学生学习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而且还可以为学生学习其他方面的知识提供助力。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大力推行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培养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成了广大教师关注的热点。具体到小学科学教学中,任课教师也需要在不断研究中总结科学措施,顺利促进学生知识探究能力大幅度提升,进而助益于学生长远学习进步。
【作者单位:临海市涌泉镇中心校 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