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震
【摘 要】人们总说一部好的电影是有“温度”的,其实这所谓的“温度”指的就是人物塑造。本文从人物建构和情感外化两个角度来浅谈电影的人物塑造。
【关键词】电影的“温度”;人物建构;情感外化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33-0096-01
一、人物建构角度
剧作区别于文学,它少有文学的修饰,多的是大量的台词以及动作的描述。那么人类内在的情感,如何通过剧本的形式来外化呢?写剧本之前,要对剧中的主要人物进行分析,分析的方面有很多,如人物的性别、职业、年龄、工作,以及之前的一些经历,等等。最好能有个人物小传对人物进行一个全面彻底的分析。如果说剧本的叙事、情节的逻辑是文本逻辑,那么对人物的塑造、人物情绪的表达就是情感逻辑,情感逻辑是建立在文本逻辑基础上的,文本逻辑是基础,而情感逻辑是升华。人物的情感逻辑要遵循一个主要原则,即合理化,人物的每个行为都是由情感支撑的,而这个人物的各方面经历决定了他的情感,以及解释了他为什么要有这个行为。很多影视作品中,某个人物在某个节点做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之后进入闪回,他曾经的一些不堪回首的经历或是童年的一些创伤导致了当下这个时间点他会选择这么做,这即是合理化,他的经历影响了他的情感,他的情感变化又驱使了他的行为,观众此时也会对这个人物产生某种程度上的理解。如果没有给这个人物进行合理化建构会怎样呢?那就只剩流水账式的剧情、立不起的人物,以及没有“温度”的电影了。
毕竟电影的篇幅有限,不是所有的人物都需要塑造得淋漓尽致。爱德华·摩根·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提到了“圆形人物”和“扁平人物”的概念。圆形人物是指人物性格比较丰满,表达出了人物的复杂性和多面性。扁平人物指人物性格刻画比较单调,好人就好到底,坏人就十恶不赦,缺乏人物性格的变化和人性的复杂。[1]虽然他是针对小说提出的,但同样也适用于电影。一部电影中的人物很多,如果每个角色都按照圆形人物的方式来塑造的话,一是“篇幅”会过长;二是没有了重点。之所以有主角配角之分,就是为了让配角来衬托主角,相得益彰。
观众是被影片内容带着走的,而作为编剧,他的思路永远跟观众是反着的,自己写或者拿到一个故事大纲,先对里边的主要人物进行合理化建构,写人物小传,但人物情感建构永远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会有很多不一样的方向,仿佛每一个方向都能到达终点,又仿佛每一方向都会进入死胡同,需要编剧在不断推敲的过程中给人物一个相对合理化的建構,让人物能在影片当中立得住。
二、情感外化角度
一部电影传达给观众的是视听语言,作为观众是看不到人物小传的,所以这就需要人物用行为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中进行表达。
那么时空框架是什么呢?时空,即时间与空间,电影是时间的艺术,但它同时也是空间的艺术,一部完整的电影都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空间的转换来完成的。人物行为在时空框架中的表现就是人物情感的外化,编剧前期做了很多的工作,分析人物,就是为了让人物能够在整部电影中“从一而终”,影片开始,他是一个“花心”的人,到结束他还是“花心”的,即使他发生了转变,也要给他一个动机,让人物的情感逻辑在整部影片中合理化,这样观众才不会因为人物性格变化太大而产生质疑。
人物情感的具体外化方法有很多,但整体离不开编剧和导演两方面的工作。编剧的工作主要在前期剧本打磨阶段,虽然剧本无法表达太多情感的东西,但编剧可以通过对人物动作和台词的描写来外化人物情感,此时人物小传就像整个剧本的灯塔,指引着剧本的创作,人物的所有行为、所有台词都离不开人物设定。编剧要让自己进入这个角色,设身处地进行推敲,自己站在这个角色的角度会干什么事说什么话。但编剧的前期工作只完成了一部分,接下来更多的是导演的工作。一个导演要想塑造好人物,任何一个细节都是不能忽略的,从前期选演员、定妆、选景、确定道具到拍摄中对演员的把握,等等,每个环节都很重要,需要导演对于角色深入理解并能够准确外化。曹保平导演在拍摄《烈日灼心》的时候,对于警察办公室的置景总是不满意。他觉得整个景的氛围和段奕宏这个角色性格不搭,美术组修改了好几次,导演才终于满意,最后这部电影也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可以说每一个细节的严谨成就了整部电影。
三、结语
本文从人物建构和情感外化两个方面浅谈电影人物的塑造。人物建构更多的是编剧的工作,是在电影开拍前剧本打磨阶段完成的;而情感外化更多的是导演和演员的工作,是在有了成熟剧本的基础上,导演带着演员更深一层剖析人物,外化感情。
人们都说剧本是电影的“灵魂”,那么人物塑造就是电影的“体温”,一个人光有“灵魂”没有“体温”是行不通的,电影也一样,空有一个华丽的故事,完全没有人物情感逻辑的电影是架空的,不接地气的。既有“灵魂”又有“体温”才能被称作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
参考文献:
[1][英]E.M.福斯特.小说面面观[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