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莉萍 高培仁
[摘 要] 教育系统是一个有机的复杂系统,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自然界各种平衡被破坏,出现了生态危机。在社会生态环境中,教育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危机逐渐凸显。教育系统的复杂性和开放性以及各要素之间的非线性作用,用传统的还原论方法和线性方法是无法进行研究的。学前教育问题的生态学研究方法和视角是以生态学的生态观念为价值取向形成的一种教育新理念。
[关 键 词] 生态学;学前教育;分析视角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0-0148-02
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伴随着自然界的生态危机,社会与教育的危机问题越来越凸显,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学前教育问题,充分展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能给教育发展,特别是学前教育发展提供一种新的研究立场、分析视角和价值取向。
一、生态学及教育生态学的内涵
“生态学”(?魻kologie)一词是1865年由勒特(Reiter)合并两个希腊词Οικοθ(房屋、住所)和Λογοθ(学科)构成,1866年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尔(Ernst Heinrich Haeckel)最早提出了生态学(ecology)的概念,他认为“生态学是研究动物与其有机及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1],特别是动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的有益和有害关系。到目前为止,生态学已经创立了自己独立研究的理论主体,即从生物个体与环境直接影响的小环境到生态系统不同层级的有机体与环境关系的理论。
20世纪中期,受生态学思想的启发,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院长克雷明(GreminL,L.A)提出了“教育生态学”(ecology of education)的概念。教育生态学的核心是把教育视为一个有机的、复杂的、统一的系统,克雷明指出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各因子都有机地联系着,这种联系又动态地呈现为统一与矛盾、平衡与失衡的状态;到20世纪70年代,国外教育生态研究已经十分兴旺,涉及教育与学校环境的各个领域,运用生态学的联系观、平衡观、动态观来考察教育问题。
我国教育界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引入教育生态学的理念,吴鼎福教授认为,教育生态学是依据生态学的原理,特别是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协同进化等原理与机制,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及其成因,进而掌握教育发展的规律,揭示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的科学。[2]教育生态学的研究为整个教育领域带来了全新的视野,用生态观来思考和解决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并从生态学的角度来分析和开展对教育理论、教育实践的研究,是对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丰富、发展。
二、生态学的分析视角对学前教育问题的解析
就像“教育社会学的分析视角可以有:结构与过程、均衡与冲突、教化与内化、分化与抽离”[3]一样,结合生态学、教育学的学科特性,学前教育问题生态学研究的分析视角概括为以下方面。
(一)平衡(Balance)与失衡(imbalance)
在生态学上,平衡表明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输入和输出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4]教育生态平衡是学校生态的常态,学校教育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社会系统,每时每刻都与其生态环境不断交互,因而学校生态平衡是一个动态平衡,是学校生态各种因子相互作用产生的一种动态稳定格局。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教育实施具有开放性、动态平衡性,教育生态系统内各要素之间不断发生着信息和能量的流动、转换、互动的过程,它是一个开放动态的系统,教育者传递的信息必须通过受教育者的接收、链接、重组、主动建构、才能转变为他们认知结构中的知识,达到一种新的动态平衡。
当学校生态系统受到外界干扰,一旦超过自身调节范围,就会打破这种平衡,出现失衡现象。教育失衡表现为以下两点。
1.受教育者数量的失衡
从教育生态系统结构上分析,我国受教育者的数量应该呈现纵向多层次金字塔,一般表现为学前教育数量最多,其次是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但是,由于我国的学前教育尚未纳入九年义务教育范畴,再加上家长对学前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学前教育人数远远没有小学多,形成了教育层次结构的纺锤形,这种失衡必将严重影响儿童早期智力的开发。
2.信息和能源流动的失衡
从教育生态系统功能上分析,主要存在教育与环境之间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不平衡。学前教育投入不够,大量私立的普惠性幼儿园能量流不足,影响了学前教育的发展,成为学前教育生态系统发展的限制因子,限制了学前教育发展的规模、数量和速度,限制了学前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的失衡可以通过反馈调节或主动调节,发生演替建立起新的平衡,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但是,新的平衡建立周期较长,加上学前教育发展的滞后性,有些平衡失调的内隐性一时难以反馈显示,这就需要应用生态平衡的原理和科学的检测统计方法主动加以调节。
(二)宏观与微观
教育的宏观生态研究是从生物圈出发,以教育为中心,研究生物圈范围内的各种生态环境系统,分析自然的生态系统、社会的结构环境和规范的价值环境和其功能以及与人类交互作用的关系,以寻求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教育应有的体制和对策,发现或创造有利于教育的生态环境。而教育的微观生态研究是学校以受教育者为中心,分析学校和家庭、学生个人的生活空间或心理环境等因素。
1.从教育生态环境结构层次的角度出发,如果把整个社会看作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那么教育系统就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学前教育只是教育系统中的一个更小的生态系统。学前教育有它生存的社会生态环境,受社会中各种生态因素的影响,学前教育内部也存在各种各样的生态因素,它们相互影响。就学前教育而言,宏观上看主要存在的问题表现为: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需要的不平衡、学前教育发展与政府投入的不平衡、民辦幼儿园间激烈的社会竞争与社会和谐发展要求的不平衡等。
2.从区域分布看,我国学前教育也存在生态的不平衡。例如城市与乡村之间幼儿园的分布不平衡,城市幼儿园起步早,教育资源充裕,优质幼儿园较多;农村幼儿园起步晚,自然地理环境差,教育基础设施差,教育资源短缺,特别是师资力量薄弱。另外,农村公办园与私立园的分布也不平衡,如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整个县城只有两所公办幼儿园,有十几所私立幼儿园;宁蒗县红桥乡有两所公办幼儿园,而永宁乡则一所公办幼儿园都没有。
(三)主体与环境(environment)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有机体与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所以生态主体与生态环境是生态学研究的基本视角,也是教育生态学的基本视角。在教育生态系统中,“人”是教育生态的主体部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教育的主体,主体的分析视角是按照主体基本特征(如目的性、选择性、自主性、创造性和自我调节性等)的作用取向和标准,去认识、整理、要求各种教育活动和现象。[5]环境是指相对于生态系统中与主体相互作用的周围世界。人作为主体,其生产和生活活动所影响到的周围环境条件统称为人类环境,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制度、文化等规范环境。人类依赖自然环境生存,在社会环境中从事各种活动,又凭借文化生态环境提高自身的价值。[6]
1.幼儿作为主体,但是由于教师的控制,幼儿主体地位削弱
教育活动是一种具有明确目的性的相互活动,它是由教师、学生、教育内容、教学场景等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的诸因素结合而成,并以特定的社会功能作用于外界环境的有机体。[7]教育生态系统的关键因子是学生这个主体,学前教育以幼儿为主体,然而,在学前教育中幼儿的主体地位常常被忽视,没有得到充分的尊重,幼儿教师组织的集体活动多于幼儿自主选择的活动,使幼儿失去主动权。
2.环境与主体,环境可以影响主体,主体活动也可影响环境
环境的分析视角就是按照联系的、优化的、整体涌现性的模式去认识学前教育的活动和现象,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在学前教育中存在对生态整体性认识不够,过分强调教师对环境的影响和改造作用,忽视教育环境对幼儿的影响,忽视其他途径的价值,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没有产生有效合力,就会导致教育与各层环境之间不能进行合理的信息交流,导致教育理念的凝滞。
(四)共生(symbiosis)与竞争(competition)
生态学上,共生是指不同种间个体任何形式的共同生活,包括共贫共生和共荣共生的两种极端形式及其变式。竞争是个体或群体间为争夺食物、争夺生存空间力图胜过或压倒对方的心理需要和行为活动。在教育中,它是一种每个参与者不惜牺牲他人利益,最大限度地获得个人利益的行为,目的在于追求富有吸引力的目标。学前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共生与竞争关系突出体现在优质的公立幼儿园和私立幼儿园之间,同一区域内的私立幼儿园之间的相互关系、幼儿园管理、教学合作与交流等;而不同区域的幼儿园之间突出显现出共生现象。
(五)遗传与变异
在生态学里,遗传能够使物种保持相对的稳定,而变异是物种进化的基础,这是一对相对的概念,遗传与变异的分析视角属于教育生态学特有的一對分析视角。遗传的教育生态学分析视角指的是按照事物的基因,即自身所固有的发展逻辑和法则去分析、认识各种教育现象和问题;而变异的教育生态学分析视角,指按照适应变化、发展求新的观点或标准去认识、分析、整理、评价各种教育现象和问题,从变异的角度赋予教育现象和问题以意义和价值,并对各种教育现象和问题进行定位。[8]教育一方面要保持其自身的特性和风格,即“物”种所具有的遗传性特性,以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或现象;另一方面为了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不断推陈出新,进行“基因重组”,达到教育的发展和创新,即产生预期的教育“变异”,因此“遗传”与“变异”是教育传承和教育创新的两个基本出发点和本位。
三、对策探讨
从教育的生态平衡视角,分析教育生态的结构和功能,能主动地调控教育外部和内部的生态失衡,从而确保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宏观层面上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确定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和战略实施,注重教育层次结构的合理布局,把学前教育纳入九年义务教育的范畴,构建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普通职高教育、大学教育等教育层次结构的“金字塔”。增加学前教育投入,使教育与环境之间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功能得以良性循环和运转。政府肩负起均衡发展的责任,增加学前教育投入,改造薄弱的私立幼儿园,扩大公立幼儿园,实现入学机会的公平,而且实现教育过程的公平使每个学生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9]微观层面幼儿园要探讨内部各组成部分的关系及其教育效果、教育环境对幼儿成长发展的影响。从主体与环境的角度,教师要注重我们面对的是有独立意识、正在成长的有机生命体,教师在实现教育价值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教育主体的思想、尊重幼儿的内心需求,并为幼儿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教师的主导地位必须是在尊重幼儿的前提下,而不是凌驾在幼儿之上。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必须抛弃传统的控制幼儿的霸权地位,与幼儿平等相处,共生互动,保持教育系统内外信息流通,实现主体间关系平等与互助,着眼于幼儿的发展。环境影响主体,主体可以适当改造环境,教师为了达到优化的目标,必须营造具有一定意义的发展氛围,创设一定的发展条件,即搞好幼儿园的教育环境创设。教育的生态性强调生态系统中诸要素的有机结合,凸显的不是个体要素,而是诸多要素构成的生态,所以教育生态环境的创设也不能仅限于幼儿园,应广泛存在于幼儿园、家庭、社区等“生态系统”中,要正确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在学前教育生态系统中,竞争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学前教育的发展,竞争的长效性和总体性结局应该是讲求合作共赢,实现协同进化。
目前我国的学前教育系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运用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和分析视角来探讨学前教育中的各种问题是一种全新的尝试,生态学的层次观、整体观、系统观、协同进化观为分析和解决学前教育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教育问题的生态学研究方法和视角是以生态学的生态观念为价值取向形成的一种教育新理念,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系统自身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参考文献:
[1][美]克甘布斯.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3]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4]贺祖斌.高等教育生态研究述评[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l):123-127.
[5]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6]郑师章.普通生态学:原理方法和应用[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
[7]任凯,白燕.教育生态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
[8]刘贵华,朱小蔓.试论生态学对于教育研究的适切性[J].教育研究,2007(7):3-7.
[9]顾明远.教育公平与和谐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8(4):7-9.
◎编辑 赵瑞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