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理论视角下新升本医学院校医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究

2019-01-06 02:09戴雨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9年10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医学英语教学

戴雨

[摘           要]  随着医学领域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既具有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又拥有英语交际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已成为人才培养的新趋势。作为新升本的地方医学院校,湖南医药学院也尝试率先在临床专业试点开设医学英语课程。但受办学条件、师资配备等原因的限制,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以ESP理论为基础,从学生需求出发,探究本校医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优化医学英语教学。

[关    键   词]  ESP;医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8-0024-02

一、研究的理论依据

ESP理论的首次提出是在《语言科学与语言教学》一书中,作者认为在ESP教学当中,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确定应以学习者的具体要求为基础。1987年,在《特殊用途英语》一书中,Tom Hutchinson和Alan Waters对ESP的概念进行了进一步的拓展,提出ESP不应该被视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教学法,它应该是一种基于学习者需求的语言教学和学习方法,其基本教学原则可以概括为三点:(1)“学习者需求分析”是ESP教学的先决条件,是制定ESP教学大纲和编写ESP教材的基础;(2)“真实性”原则是ESP教学的灵魂,在真实的学习任务中使用真实的语篇才能体现ESP教学的特色;(3)“以学习为中心”的原则。(秦白秀,2003)。我国对ESP的研究最先开始于19世纪80年代,最早开始于“科技英语”的教学。但是,早期人们对ESP存在的合理性存在一定的争议。很多著名的学者更倾向于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沿用传统的EGP教学。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不少专家纷纷指出,ESP教学是将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新方向(蔡基刚,2004,章振邦,2003)。医学英语作为ESP的一个分支,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专业文献资料,拓展专业知识,用英语进行医学教学、临床医疗、科研以及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很多医学院校开始开展医学英语的教学。很多学者(张燕,吴新炜,张顺兴2006;马艳2009;赵娜,聂文信2017)在对不同高校的医学英语教学进行了实践性研究后,指出了在医学英语教学当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但是,这类研究多开展于一些知名医学院校当中,此类院校办学条件良好,师资力量强大。相比这些学校而言,新升本的醫学院校在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等客观条件方面都受到了更多的限制,学生的EGP基础也相对薄弱。因此,本文旨在ESP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本校教学实际,探讨适合普通新升本医学院校医学英语教学的新模式。

二、研究方法论

(一)研究问题

本研究尝试回答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1)医学生是否有学习医学英语的需求,学习的主要动机是什么?(2)医学生对目前开展医学英语教学是否满意,在课程设置、教材选择、教学方式及师资配备等方面有什么具体的看法和要求?

(二)研究对象

该研究的调查对象为湖南医药学院2016级临床专业的本科大三学生。临床专业作为我校最早开始医学英语教学试点的专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随机选取来自不同班级的1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和工具

本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辅以半结构式访谈,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运用SPSS对选择题进行描述性和统计学处理,开放性问题运用“主题一致”分析法进行归纳,总结出主要的建议。

三、结果分析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发现本校医学英语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对医学英语的学习,学生普遍需求感较强,主要的学习动机在于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提高自己对医学英语文献的阅读和论文写作能力,为继续深造打下基础。其次,掌握基本的医学词汇和医疗场景对话,拓宽就业渠道。绝大多数学生表示目前开设的医学英语课程无法满足其学习需求。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医学英语仅在大二第二学期开设,且只有32个课时,大部分学生表示课时量太少。课程结构也相对单一,只开设了两门医学英语课程:一门为必修课,属于共性特征领域的医学英语课程,专业性不强;另一门为选修课,医学英语文献阅读,实用性相对较强。

(三)教材选用过于单一

我校医学英语教学采用的教材为由卫生部教材办组织编写的《医学专业英语》系列教材,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虽然该教材在选材、内容编排等方面充分体现了医学英语的特点,突出了对学生的医学英语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但很多学生仍认为教学资源过于单一,仅仅以课本为依托,不能让学生把握最新的医学科研动态。

(四)教学方式陈旧落后

目前,我校医学英语课程大多采用以语法词汇为主的翻译教学法,教师分析医学英语词汇、语法现象,将医学术语及文章逐句翻译成汉语。这种以教师口头传授为主的单一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对ESP医学英语学习兴趣的降低,严重影响了ESP的教学效果。

(五)教师资源匮乏,水平不足

目前,我校医学英语的教学主要由大学英语老师担任,也尝试聘请一些著名的专家。大学英语教师虽然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但缺乏医学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就两门课程而言,学生普遍认为由特聘教授主讲的医学英语文献阅读课教学效果更好,课堂上多采用小组讨论、翻转课堂等教学形式,结合最新的医学研究文献,让学生分组对自己阅读的文献进行汇报和讨论,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和思考。但由于学校办学条件的限制,此类人才引进难度较大,此类优秀教师特别稀少。

四、改革策略

(一)优化课程设置,建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医学英语课程体系

首先,应明确学生对医学英语的学习需求,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建立健全医学英语课程体系。医学英语课应包括多种课程,涉及听、说、读、写、译等多个方面,如医学英语听说、英语医学论文写作、医学文献阅读等。因此,可采取以共性特征领域的医学英语课程为主,与各科专业领域医学英语选修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在第一阶段,开设一些如医学英语词汇学,医学英语泛读,实用医学英语口语等基础课程。在第二阶段,根据不同的医学专业,开设医学文献阅读和翻译,英语医学论文写作等更突出专业性的医学英语课程,作为选修课,让学生自主进行选择。

(二)更新医学英语教材,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医学英语教材的选择应该兼具实用性和时效性。因此,教材应不仅仅局限于课本,可以在沿用相关教材的同时,融入最新的医学期刊、原版书籍、论文、摘要等,丰富医学英语的教学资源,此外,应提供更多的网络学习资源,让学生课后进行自主学习探究,满足学生更全面的学习需求。

(三)改变教学模式,确定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医学英语教学应改变其传统的以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模式,采用任务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更新颖的教学方法,采用翻转课堂、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和探究。此外,可结合慕课、微课等新兴的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网络平台优化教学模式,整合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加强医学英语的师资队伍建设

立足于我校的实际办学条件,应采取以“培训为主,引进为辅”的原则。首先,可以选派专业知识扎实的医学教师对英语教师进行集中培训和考核,考核合格后上岗担任教学工作。其次,对医学专业教师,若其英语水平确能胜任教学,英语教师可在英语教學方面给予一定的指导,组成备课小组,共同承担医学英语教学。这种发挥各自专业优势的合作模式,可以暂时缓解目前医学英语师资匮乏的尴尬局面。与此同时,学院还应通过各种途径引进一些具有医学英语知识、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以充实医学英语教学队伍,提高医学英语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 A K, McIntosh A,Strevens P. The Linguistic Sc-iences and Language Teaching [M]. London: Longman,1964.

[2]Hutchinson T and Water A.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3]蔡基刚.ESP和我国大学英语的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2):22-27.

[4]秦秀白.ESP的性质、范畴和教学原则[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4).

◎编辑 陈鲜艳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医学英语教学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及实践路径
基于OBE理念的综合英语课程形成性评价机制研究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2019中国整合医学大会光影
小心这些美丽陷阱!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Problems and Measures for English Teaching Assessment in Primary and Junior Middle School
介入治疗在急诊医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