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配置在现代城市园林造景中的应用与创新

2019-01-06 10:13赵青彦
现代园艺 2019年14期
关键词:造景城市园林园林景观

赵青彦

(上海郊环园林建设养护有限公司,上海 200072)

1 植物配置分析

1.1 概述

植物配置主要是根据地区地质环境、气候条件等方面的差异性,合理搭配适宜当地的植物,并且参考城市建设的形态、城市基础设施等,利用艺术手段,根据形态、线条、色彩等方面进行植物配置,以保证项目竣工后给市民身心上带来的美感。同时,在植物配置时,需要根据先进的生态环境建设理念,通过多种植物营造良好的园林景观效果,美化环境,提升视觉效果,促使城市园林建实现可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1.2 配置模式

在植物配置时,不可盲目、漫无目,需要根据当地城市建设风格与格局,选择合理的植物配置形式,一般常见的植物配置模式有:自然式、规则式、混合式等,对具体的内容展开分析和阐述。

1.2.1 自然式。自然式是植物配置中常见的一种模式,主要是根据地形与环境,模拟自然环境,以自然手法来组织植物的配置、活动空间的划分、地形的处理等,形成一种连续的自然景观环境。自然式比较注重植物的自然生态,植物自然形态与城市建筑的搭配等方面。同时,还注重季相的变化、以及整体效果、植物的层次感。例如:某城市在园林景观造景时,以游龙状的罗汉松和铁树桩为主,并辅助配置流线型的花卉,再点缀几株球形植物,形成自然式城市园林景观,给人们自然生态式的生态环境。

1.2.2 规则式。规则式主要是指植物有规律的分布,将某种图案或者色彩搭配重复出现,且注重植物配置的整齐效果,以及植物配置线性的连续性。同时,植物配置的规则式较适合交通性街道的园林植物布置,主要是因为绿化空间成为带状,因此,可以保证植物园林处于井然有序的状态。其实,植物配置的规则式具有规律性、简洁性的绿化模式,可以有效满足城市街道对园林景观的需求。

1.2.3 混合式。混合式主要是比较注重自然与规则的统一与分离,并且在统一之中注重融合,从分离中找到对比,以此保证城市园林的完整性,提升其美观性。同时,因为混合式具有是自然式规则式的特点,所以变化相对较多。另外,植物配置混合式空间,可以在变化中进行统一,形成一个完整的形态。一般情况下,混合式的手法较多地应用于城市街道,可以起到丰富街道环境,给人们带来良好观赏性。

2 植物配置的应用和创新

2.1 注重多样性

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城市园林景观多为人工构建的生态园林绿化工程,并且在植物配置时,选用的植物材料品种固定、选用植物材料品种较相似或较接近,不利于城市园林建设的多样性,进而影响美观效果,造成审美疲劳,更不利于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构建。因此,植物配置在现代城市园林造景应用和创新的过程中,需要将重点放在植物选材上,根据特性合理使用不同植物种类,注重植物的色彩、高低、层次错落搭配,可以有效提升植物的美化效果,保证植物配置在现代城市园林造景中的景观效果。同时,根据季相变化,适时调整植物配置,加强植物形态的衔接、空间变化等,以此构成完美的城市景观风景线,提升现代城市园林美观性。

更要注重植物配置所呈现出的功能性,主要是因为若是城市生态体系较为简单,很容易受到病虫害的影响。因此,植物配置在现代城市园林造景应用和创新的过程中,只有植物种类越丰富,才能保证城市生态体系的稳定性,改善城市环境,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城市生活环境。

2.2 因地制宜

在园林绿化设计与施工中,讲究因地制宜,做到遵从自然,顺应自然,使植物配置富有自然的魅力,因此,在现代城市园林造景中植物配置的应用和创新,同样需要考虑因地制宜。具体的内容可以从以下2个方面展开。

(1)根据植物的生长环境进行植物配置,主要是由于植物在土壤中的酸碱程度以及适应能力有着很大程度上的不同,例如:杜鹃花和茶花等植物适应生长于pH值5.5~6.6,比较适合含有铁元素多的土壤;杨树、海棠等适应生长于pH值7.5~8.5,比较适合于钙元素多的土壤。其实,这样做既可以保证植物的成活率,又确保植物配置后期的美观效果。

(2)园林造于大地,在植物配置时,尊重其原有的地理形态,顺其态势,适当修饰。因此,地理环境的不同,对植物配置要求也有很大程度上的不同,需要根据地理环境对植物配置的使用目的,合理选择植物。例如:学校一般是以整体较为低矮、树叶颜色多样、开花的灌木类树种为主,首先,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其次,也有桃李满天下的美好寓意;针对污染较为严重的环境,需要选择生长速度较快、抗逆性较强的修复类植物,如:樟树、榆树等,可以通过植物配置起到改善周边小环境的作用。总之,根据地理环境的不同,选择合理的植物进行植物配置,确保城市园林造景的功能性。

2.3 季相变化

季相变化也是植物配置在现代城市园林造景中应用和创新的重点,主要是因为随着季相的变化,植物同样进行着四季的演变。因此,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季相变化是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植物配置在现代城市园林造景应用和创新中,需要将季相变化因子考虑在内,主要是因为季相变化,植物可以呈现出不同园林景观效果,且这种效果主要是因不同的植物配置综合表现的结果。

植物配置在现代城市园林造景应用和创新中,针对季相变化,要做到避免出现之物配置单一,线条生硬、大同小异。因此,需要调整植物配置,尽可能形成春季繁花似锦,夏季绿树成荫,秋季叶色多变,冬季银装素裹,景观各异,近似自然风光,使人感到大自然的生长规律和自然变化,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愉悦感。另外,根据季相变化,还需要考虑气温、气候变化情况配置植物。

2.4 空间布局

城市园林造景以植物为主体,经过合理的空间布局,组成适应植物景观的空间环境。园林空间的创作是根据地形、地貌条件,利用植物配置划分空间。而植物配置在平面构图上的林缘线和在立面构图上的林冠线,是实现园林空间布局的必要手段。

相同面积的地段经过植物配置,可以划分成或大或小的空间;或在大空间中划分小空间,或组织透景线,增加空间的景深;在植物配置林冠线起伏不大的植物中,如突出1株特高的孤立树,可以起到标志和导游的作用。同时,由于树木分枝点有高有低,在植物配置的林冠线,也可根据人体的高度,创造开敞或封闭的植物配置空间。

经过植物配置的空间布局,通常都有主景,而且大多以观赏价值高的乔木或灌木为主景。以乔木作主景时,一般多为孤植;以灌木作主景时,一般为群植。植物空间边缘的植物配置宜疏密相间,曲折有致,高低错落,色调相宜。

3 结语

综上所述,植物配置是确保现代城市园林造景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需要加强城市园林造景中植物配置的作用,同时创新植物配置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作用。其目的主要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通过植物配置建设美丽城市,营造一个满足人们日常需要的园林绿化生活环境。

猜你喜欢
造景城市园林园林景观
手法、奇观与现代生活:胡雪岩故居的园林造景
风景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与艺术手法研究
探讨城市园林养护中数字化管理的有效实施途径
城市园林设计与施工管理体系的构建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在私家花园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的融合探讨
景观构思在产业园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浅析城市园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叠山经典 雅韵流芳 艮岳与中国园林中的叠山造景
园林景观康体作用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