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晓芸
(上海民远职业技术学院,上海 201210)
当前,国家政策对于成品房开发出台了鼓励性的政策,这使得城市内的成品房也日渐增多。然而,随着城市住宅也存在着同质化的现象,整个居住空间给人一种千篇一律的感觉。为了避免这种“千家一面”的现象,人们对于软装也愈加重视,这也直接导致社会对于软装设计人才的需求量大涨。再者,部分高校对于学生的就业率、就业情况也十分看重,这也是影响学校招生率的重要指标。为了提高学校的就业情况,高校需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更多实用型人才,而软装设计人才是当前较为紧缺的人才,因而高校有必要将软装设计课程纳入整个环艺专业课程之。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根据一些学术资料或社会报道,茶文化越来越多地被运用教育革新、设计创作等领域且取得了可观的效果,因而高校教学工作者也可以从茶文化出发开展教学,运用茶文化推动环艺专业软装设计课程的完善。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可以拆解为两个部分:其一是物质层面的茶文化,主要包括茶叶、茶具等;其二是精神层面的茶文化,主要包含茶思想、茶俗等。茶文化于唐代时期正式形成,在宋代达到鼎盛,接着在元明清得到发展,并一直传承至今。茶文化有着无穷的魅力,其既包括颇具生活化的哲学道理,又具备真诚的待客礼仪,同时还有着无尽的艺术美感。茶文化在形成后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融合,这在“倒茶三分满”等茶语言中均能得以体现。除此之外,对于环艺设计而言,茶文化中又具有很多独特的元素,比如茶画元素、茶色元素等,当然还有很多传统茶事活动中体现出来的元素,这些都值得设计者加以运用。当然,最具教益作用的因素当属茶文化思想,设计者同样可以对此加以考量。
环艺专业(Environmental Art Major)的全称是“环境艺术专业”,这是一门“文理科兼招”的专业。由于该专业属于近年来新兴的专业,且相对边缘化,所以该专业仅在国内少数高校有所开设,这些高校主要包括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以及武汉纺织大学等。环艺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分为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其中基础知识包括数理化知识、计算机知识、力学知识等,而专业知识则包含几何制图、工程检测等内容。该专业的课程主要包括《工程数学》、《设计规划》、《景观生态学》、《道路勘测设计》、《地理信息系统》和《土木工程专业英语》等,其旨在为社会培养高级环艺设计人才。事实上,社会对于这类专业人才有着较大的需求,因而该专业也有着相对广阔的就业空间。
软装来源于英文“Soft Outfit Design”,其也可被称作“软装修”。一般来讲,在家居或商用空间中的移动性元素就是所谓的“软装”。比如,家居、窗帘、花艺摆设、各类装饰等都属于软装的范畴。打个比方来说,硬装就好比一个人先天具有的身躯,这是人们很难去改变的;而软装则好比“化妆”,可以让外在得到美化。事实上,软装需要结合客户自身的审美品位来进行,同时还要基于一定的装饰理念展开。软装设计需要综合考虑空间布局、自然光与灯光、装饰摆件等要素的搭配。时下较为流行的软装设计风格主要包括自然主义、新古典主义和中式风格等,不同的设计风格往往会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的视觉感受。为了避开设计误区,设计人员需要对空间的色彩选取和功能选取有一个明确的把握。
软装设计课程是一门较为新颖的课程,这就使得一些教师在讲解该门课程时也需要“摸着石头过河”。对一些高校环艺专业软装设计课程开展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课程教学中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
虽然高校在环艺专业课程体系中引入软装设计课程的初衷是好的,但是,一些教师在教学环节却不够重视教学目标的设置,部分教师在开始教课前会照本宣科地将教材首页编者所写的内容作为教学目标告知学生。也有部分教师直接让学生采用整齐划一的学习目标,而这种教学目标的设计则严重忽视了学生自身的差异性。事实上,教学目标对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是极为关键的,如果教学目标的设计不够严谨科学,或者教学目标存在漏洞,那么学生在学习中就无法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从而导致他们在学习中难以真正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获取相关专业技能。
高校教师针对环艺专业软件设计课程所准备的教学内容不太全面,且他们所讲的内容主要为理论知识。这些教学内容主要为软装设计概论、设计流程、设计注意事项、花艺摆设等,教师所讲解的内容主要源自于规定教材,很少有教师会结合互联网对相关知识进行补充。再者,我们知道软装设计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而仅仅学习理论知识与“光学不练假把式”没什么区别。再者,有很多知识需要结合实际案例加以讲解,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将生硬难懂的理论知识“吃透”,也才能够明白该在何种环境下采取何种设计风格。
除了以上两点之外,环艺专业软装设计课程的教学方式相对单一。很多教师虽然会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讲解知识,但他们却习惯性地采用“灌鸭式”教学方式,牢牢把握课堂的主动权,导致很多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在整个软装设计课堂上,教师以自己为中心,整节课以口头讲授为主,其与学生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学生遇到难懂的问题也无法及时请教教师,这就使得学生的课堂体验较差,进而影响到了学生自身的学习效果。再者,相对单一的教学方式也会使整个课堂氛围变得凝滞、枯燥。
由上述分析可知当前环艺专业软装设计课程教学还存在很多不成熟的地方,这导致整体的教学效率低下,教学收效也十分一般。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可以将茶文化与环艺专业软装设计课程教学相结合,具体方式如下:
茶文化思想包括“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等,这些可用来优化整体的教学目标。就“以人为本”来讲,教师在针对环艺专业学生设置软装设计课程的目标时应该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比如针对那些领悟力较强、实践能力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多给他们设置一些实践活动,以帮助他们以更快的速度掌握相应的技能。针对那些学习能力一般、实践动手能力也一般的学生,教师则应该相应放低要求,让学生用更多的时间巩固所学理论,并让其在优秀学生的帮助下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早已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很多都市家居设计也会增设茶室空间,且不少地方都建有茶馆、茶楼等消费场所,这些都是学生可以真切感受和认识到的。教师不妨将此类与茶文化相关的室内设计作为例子引入到教学内容之中,让整个知识对于学生而言更加具备“亲切感”。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将茶室中的软装设计元素罗列出来,使学生对软装概念等有一个更为具体而详细的认知。很显然,这种“课本+课外知识”的教学内容设计将更有说服力。
为了使教学方式更加多元化,教师不妨采取茶文化活动的形式开展教学。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围坐在一起,模仿古代茶人进行交流,这种方式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同时还能够帮助教师在该过程中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这对于自身教学架构的完善都是极为有利的。当然,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到真实的茶室场景中感受整个空间的软装设计布局,从而使其更加对软装设计的规律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