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 萍
(齐齐哈尔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 113004)
在知识经济时代,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活动的重中之重,对于教书育人、为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等教育而言更是如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在抓好智育的同时,将德育、体育、美育以及劳动技能、社会实践能力培养贯穿在教育活动始终,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实现全面、健康的发展。素质教育不仅关乎学生知识技能的学习,更影响着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个人成长和我国教育水平提升都至关重要[1]。本文将立足素质教育这一背景,从探讨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的辩证关系入手,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实际,分析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并从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及教师等层面提出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策略。
作为我国教育的大政方针,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必须遵循的方向,概括来说,高校素质教育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科学文化素养、劳动技能和身心素质,是一种通过教授专业知识技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开放式教育。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创新能力不仅对学生个人的成长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还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是指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提出新的想法、方法,在各种实践活动领域提供具有社会价值、经济价值、人文价值的新理念、新方法,乃至新发明。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从这一角度观之,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要在素质教育的框架下进行。作为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和前提,素质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建立相对完善、全面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力、想象力,同时培养大学生的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及社会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又是素质教育的目标,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创新型人才已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在世界舞台上的核心竞争力,通过素质教育,培养掌握不同专业知识技能的创新型人才直接服务于国家社会的发展。无论是从服务国家社会发展的角度而言,还是从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的层面来说,亦或是促进大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等角度来看,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都是具有十分紧密的关系和十分重要的意义。
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意义深远。其一,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是时代的要求和国家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专业型、创新型、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无疑是“人才强国”战略的题中之义,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环境下,大学生只有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才能真正融入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之中,成为国家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其二,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传统高等教育存在着重视知识技能教授,而轻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培养的倾向,在不断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将素质教育贯穿在高校教育活动全过程中,通过改变教学理念、完善教学模式、提供更多创新和实践的空间来全方位地推进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才能够真正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素质”改革和“能力”转向,更好发挥高等教育在培养人才、推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其三,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是大学生个人成长发展的重要途径,高校素质教育首要培养的是具有道德素养和完善人格的“人”,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大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及创新能力,帮助学生从一个健康完善的“人”成长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使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以更积极、更有力的姿态迎接竞争更加激烈、发展更加开放、文化更加多元的新时代的挑战。
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程,并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需要教育主管部门、高校、教师、学生的相互配合、共同推进。从教育主管部门的角度来看,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在党中央、国务院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框架下,进一步明确高校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机制、方法、评价,从宏观的角度构建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框架。充分发挥好教育主管部门的管理、监督职能,加大相关考核力度,积极参与高校教育活动,对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方向、方法、成效予以督导,促进高校、教师、学生充分认识“素质”与“创新”的重要性,以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将素质教育更加自觉、主动地贯穿在各类教育活动中。
从高校的角度而言,要充分发挥高校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的导向作用和服务保障作用。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大多数高校倾向于将教育资金投入到硬件设施建设上,而在学生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相关教育活动中,存在着口号喊得响、实际做得少的问题,教育资金和教学资源投入明显不足[2]。高校要充分重视这一现象,加大相关资金投入和资源配备,为构建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提供有力的基础保障。在此基础上,要不断优化教师结构,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学活动中的引路人,教师本身的综合素养与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将对学生起到直接的引领作用,要为教师提供充足的创新空间,提供更多的对外交流、扩宽视野的培训机会,充分发挥教师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中的积极效能。此外,高校要丰富校园内外的素质教育活动、创新型活动,引导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到活动之中,体验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所带来的成就感,并积极与政府部门、企业、社区沟通协调,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自主创新。
从高校教师的角度而言,要深刻革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方式方法、营造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为学生的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营造良好的氛围。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和以“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理念,真正把“教书”和“育人”统一到教学实践中。通过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小组学习讨论、创设教学情境、案例教学法等等,实现“灌输式”教学向“启发式”教学的转变,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技能,联系实际生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潜能,逐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从健全的“人”成长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和国家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加强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更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需求,充分发挥教育主管部门、高校、教师的积极作用,将创新能力培养作为核心内容,全面深入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势在必行,将对国家社会发展、学生个人成长成才产生积极而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