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锦梅
甘肃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局,甘肃 兰州 730030
农产品是食品,也是许多食品的加工原料。几年前网络上流行的貌似夸张的调侃:“吃荤的怕激素、吃素的怕毒素、喝饮料怕色素、吃什么心里都没数”。从一方面反映了在频繁出现的食品安全事件面前人们的无奈。近年来重大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屡禁不止,不法商贩的违禁,环境的污染,持续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公众的心头之痛。我们不禁要问,究竟何时我们才能摆脱有毒食品的纠缠与困扰?谁想生活在一个只是刚刚不太致命的世界里?
人们对于常规的中毒现象可能会比较熟悉,但是生活中还存在一种不容易被人们发现的中毒现象,那就是“隐性中毒”,它主要是指日积月累中造成的中毒。有专家指出,人们长期食用喷洒了农药的蔬菜、用激素喂养的畜禽肉、用催长素养成的鱼虾等食物,会造成男性生育能力减弱、女性更年期紊乱、儿童性早熟等现象的发生。更严重的是,隐性中毒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可能会引发致命的疾病。
在农业生产中滥用农药,会导致害虫抗药性的增强,这又使人们加大农药的使用量,或者使用多种农药来防治病虫害。而这样的恶性循环,就会使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增多,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家畜、家禽、鱼类的养殖也是如此。为了促进生长,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大量使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使得兽药药物残留更为严重。将抗生素、激素作为饲料添加剂,虽然有显著的增产防病作用,但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危害。实践证明,抗生素确实可以起到卓有成效的作用,但是过量使用或还未到规定的停药期就提早销售,都会造成抗生素残留在畜禽或水产品中,进而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
还有肥料,除草剂、生长调节剂、兽药、渔药、洗涤剂、增塑剂等等化学品的过量、不合理使用,都能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及销售大范围内都是小户经营,规模小、数量多,很分散,部分人守法意识淡薄,违法活动隐秘猖獗。由此可想对其监管的难度之大,所需的人力、财力也极其巨大。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认识以及消费者的素质、习惯等因素也是决定食品安全水平的重要因素。作为消费者应该主动了解生活中各种食品可能存在的危害风险,并避开这些风险,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自身和家人的安全。
一些农业科技工作者受经济利益和自身荣誉的驱使,有意无意推销形形色色的化学合成品,并美其名曰“科学试验”,人为造成不安全农产品的产生,应引起人们的高度警觉。
在“三聚氰胺奶粉”“红心鸭蛋”“瘦肉精”等食品安全问题被媒体曝光之后,很多人对政府部门的责任心和监管能力抱有疑虑,似乎所有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都在于政府部门监管不力。事实上,作为消费者不能过度依赖国家提供绝对的食品安全保障。政府保护公众远离有害物质能力毕竟有限,政府监管部门只能在最大程度上降低饮食危害风险。在严格的监管条件下,将食品中的主要危害成分控制在较低水平。但是,没有哪个国家能100%保证食品绝对安全。即使是完全符合国际、国家质量安全标准,也不表明食品是绝对安全的。广东药监局陈德伟曾说,监测部门日常抽检不合格的产品,仅代表该产品不符合检测标准,而不能简单认为是不安全的产品。如何确认不合格产品是否安全,还要看其超标程度和整体摄入量是否对人体构成威胁。
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就是要提高防范农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可能产生的危害的能力。
中医说“大医治未病”。同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上策是从未生产之前开始抓起,而不是生产出来后经检验不安全才去采取措施。少用一些有毒的化学物质,就能减少给公众带来的危害。如果不过量使用化学投入品,那么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肯定要好得多,也能避免环境、生态污染问题。
农药是一类特殊的化学品,它虽然能暂时防治农林病虫害,却会对人畜造成深远而惨重的危害。据文献说明,农药利用率一般在10%~30%,其余的残留在环境中,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大量散失的农药挥发到空气中,流入水体中,沉降聚集在土壤中,严重污染农畜渔果产品,并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转移到人体,对人体产生危害。高效剧毒的农药,毒性大,且在环境中残留的时间长,当人畜食用了含有残留农药的食物时,就会造成积累性中毒。这类危害往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积累才显示出症状,不为人们所认识。它又是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最后才进入人体,不易及时发现,因此,一般不为人们所重视。
在制定昆虫计划时,现代的人们忽视了两个重要事实:首先,真正有效控制昆虫是由大自然而非人类完成的,现在我们所使用的化学药物杀死了所有的昆虫——不论是我们的敌人,还是朋友。再者,一旦环境的防御能力被削弱,某些昆虫就会出现真正的爆发性繁殖。20世纪90年代新疆棉铃虫爆发就是例子。
现在,从国家的层面已经意识到农业面源污染的严重。农业农村部出台了“一控两减三基本”,其中“两减”是把化肥、农药的施用总量减下来。按照规划的要求,2020年化肥农药的施用量要实现零增长。解决化肥的问题,主要是要防止或者减少过度施肥和盲目施肥,通过测土配方等技术来提高用肥的精准性,提高利用率。再一个办法,鼓励农民通过绿肥、农家肥的使用,来替代化肥、培肥地力。积极探索有机养分资源利用有效模式,鼓励开展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合理调整施肥结构,引导农民积造施用农家肥。
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陈晓华指出,对于农药来说,主要是解决过量的不安全的施用问题,要用“管住高毒、减少低毒、科学用药”的办法来解决。管住高毒,要修改农药使用条例,明确高毒农药要实行定点购买和实名制购买,这样防止高毒限用农药的滥用。同时,通过科技研发和补贴的政策,使农民用上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这样,既降低生产费用,同时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从国际上成功的经验来看,像英国、法国、日本,他们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削减农药化肥的使用量,虽然现在使用量大大削减了,但是谷物的产量却增加了。此外,还可以使用大量有机肥。因此,通过优化施肥,通过综合体系的运用,完全可以把化肥量减下来。关键是要转变农业生产理念和生产方式。
这些年来,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要素过度消耗和资源过度开发基础上的。现在,我们要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有机农业甚至自然农业。立足生态资源优势,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等“三品一标”的生产规模和范围,强化农产品生产过程的环境监测,建立建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推广节水、节肥、节药等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进畜禽粪便、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推广健身栽培、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大力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人生活在天地之间,以天地自然为生存之源、发展之本,在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中,创造和发展了人类文明。在这个历程中,人与自然关系经历从依附自然到利用自然、再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过程。今天,人类社会正日益形成这样的普遍共识: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客观规律谁也无法抗拒。
另一方面,生态文明理念有机融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和谐,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当代生态文化思想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全面的、系统的、典型的和谐文化。集中体现了“美即和谐”这一人类共通的文化取向,是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友善,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处世方式。当代生态文化体现出人对自然、生态的基本态度。人是自然之子,自然是人类之母。大自然是一个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的系统。我们必须与其他生物共同分享我们的地球。自然界是一个将各个生物联系起来的、复杂又精准、高度一体化的系统,我们不能再毫无顾忌地为所欲为了。我们对自然理应充满人情味,友好相待,与自然为善,善待人类共有的家园,大善即大美。
长期以来,在对待人与自然关系方面,“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观念的根深蒂固,使得生态文明理念从源头上发生错位,认为人是大自然的主人,片面强调人类征服自然、战胜自然、不尊重自然,无视其他生命的存在价值,把人类的发展建立在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利用基础上,面对自然、生态,均以当代人类自身需求为出发点,必然导致漠视自然、忽视生态的灾难性结果。
平等,当代生态文化思想强调人与自然在世界上的共同性、平等性,强调人与自然共存共荣的生态意识、价值取向。平等的就是美丽的。
当人们在吃不饱穿不暖时,肯定不会有环保的念头,只会想着如何发展经济和填饱肚皮。但当我们填饱肚子后,再猛一回头,才发现天空不再蔚蓝、河水不再清澈、食品不再安全时,危机感必然冲淡幸福感。
任何一种理论要产生广泛影响,既要有独特的思想魅力,又要有先进的传播手段。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竞争力强的新型主流媒体和新型媒体集团,提高食品安全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推动传播能力有一个更大的提升。
安徽庐江汤池小镇的经验说明,人是可以教得好的,人是很好教的。我们的古人在《礼记·学记》中,有这样精辟的见解,“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本人认为,思想观念决定生死。诚如本文中提到的一些理念,只有深入人心之后,才能形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大气候。因此农产品质量安全,教学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