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关联理论视角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2019-01-06 17:30:41高吕斌
福建茶叶 2019年1期
关键词:英语翻译原文关联

高吕斌

(西昌学院外国语学院,四川西昌 615000)

1 研究背景

翻译教学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翻译也是语言工作者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在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上,翻译教学往往是融合在综合英语教学当中的,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比较传统,形式比较单一,受到课时的限制,许多教师忽略了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而重视讲解翻译的技巧,由于缺乏理论的科学指导,使得教学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难以使学生掌握翻译的方法,学生在领会原文作者的意图和把握类型时,往往不能够有效地使用翻译的相关方法,只能够机械地进行单词对等的翻译,翻译的质量差强人意,因此,在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就需要指导学生掌握语言的转化规律,启发学生将翻译的理论应用到实践当中去,提高学生的翻译感觉和翻译的技巧。笔者就应用关联理论来探究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探究新的途径,指导学生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培养学生的翻译技能。

2 关联理论的基本概念

关联理论最早是由法国学者斯波博和英国学者威尔森提出来的,这一理论并没有具体的科学体系,而主要的观点都存在于他们的著作《关联交际与认知》这本书当中,关联的理论主要是从交际的角度和认知的角度来研究语言的理解、交际和应用。德国学者古特是最早把关联理论应用到翻译教学当中来的,他认为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一种特殊的交际行为,与大脑的推理机制具有紧密的联系。关联理论指出,人们在进行语言交际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明示到推理的过程。而明示指的就是在交际活动中说话的人要明确的表达出自己的交际意图,推理则指的是听的人能够从说话的人说出的语言当中理解表达的意图,对信息进行加工,明白背后真正的含义,关联的理论指出每一次明示到推理的交际过程都需要具有紧密的关联性,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交际成功,听的人能够不用耗费过多的力气,就能够理解说话人的表达意图。而在翻译过程中,学生就需要做到最佳关联,这个就是听的人只需要通过很小一步的推理就能够理解说话的人所要表达的含义。

3 关联理论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3.1 在翻译教学中,指导学生了解交际的意图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能够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语言信息转化的技能,能够利用工具书或者独立的将两种语言进行转换。而目标语言和源语言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进行语言信息转换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由于客观原因的影响,在理解原文作者的“明示”表达时会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在推理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导致推理过大或者推理不够。这就需要教师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能够结合翻译教学的特点和一些实际的应用方法,帮助学生学习,引导学生找到“最佳关联”。例如在翻译“She was born with a silver spoon in her mouth;she thinks she can do what she likes.”这一句话时,许多人就会这样想“她嘴里有一个银勺子,她想做啥就做啥。”然后就能够从这句话推理出作者真正的意图,从这两句话也可以看出来,作者想表达的是这个孩子娇生惯养,因此,要想达到最佳关联的参考译文应当是“她出生于富贵人家,认为自己能够随心所欲地做任何事情。”

3.2 帮助学生认知语境,拓展学生的视野

根据关联的理论,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学生就需要根据原文作者的明示进行推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就需要对目标语言进行加工,根据情境来进行翻译,当语言交际的对象和环境不同,语境也会不同,即使同样的话语也会发生不同含义的变化,而关联的理论则指出,要想做好翻译工作,第一步就是理解原文,而要想理解原文,首先就需要了解原文的语境,找到文章和语境之间的关系。因此,从这一角度来说,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重视分析语言语句的具体环境,将两种语言进行对比不应当仅仅局限于翻译的技巧和翻译的单词与句子。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课堂上,教师就需要拓展学生的视野,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单纯重视词汇和语法的束缚,更好的拓展学生的视野,真正的发挥“明示——推理”的重要作用。在翻译教学中,教师也应当更多地从学生的视角来分析和理解,把握翻译的内容,提升学生的解码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将一些社会文化知识融入到认知语言当中去,培养学生的文化认知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语言的背景。

3.3 在翻译教学中,引导学生注意文化的差异性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使学生掌握翻译的技巧,如何在翻译过程中应用翻译的策略来提高翻译的效率,也是教师应当重视的教学内容。不同的语言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必然在表达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正是由于这一点,翻译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两种文化进行转换的过程,如果在翻译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具体的文化因素,很容易产生一些文化上的偏差。例如在翻译“亚洲四小龙”时,就需要学生认识到“龙”在东西方文化中的含义不同,在东方龙通常意味着强大,意味着威严,意味着伟大,而在西方受到了基督教的影响,“龙”通常都是邪恶的,由此可见,在翻译这一内容时,学生就需要认识到语言文化的差异性,找到相对应的词语来进行翻译,就可以把“龙”翻译成“tiger”。

3.4 提高学生的翻译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翻译兴趣

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根据关联的理论,作为译者,就需要承担起翻译当中的推理责任就是将作者的语言进行推理判断,从而表达出它真正的含义,把这种意图传递给读者。同时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上下文,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意图,对于语言进行分析,尤其是要引导学生对两种语言进行对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准确地把握学生的角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升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学生在进行翻译时,既是文本的翻译者同时也是文本的阅读者,他的主要任务就是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准确地获取原文的信息,认知原文的语境,考虑到作者的目的,选择适合的词语来进行翻译。例如翻译“There is a mixture of tiger and the ape in the character of the imperialists.”时,翻译成“猿和老虎的化合物是帝国主义。”这时就会让人感觉不知所云,因此,教师教学要搜集相关的资料,指导学生进行翻译,帝国主义代表着残暴无情,因此,就可以把这句话翻译为“帝国主义者既残暴又狡猾。

3.5 重视翻译的技巧

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引入关联理论,能够有效地分析当前高校翻译教学的相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翻译教学要能够从传统的字词翻译中,解脱出来,在传统的翻译教学中,往往是逐字翻译,逐句翻译,进行机械性的组合,这样在翻译完成后,往往学生并没有实质性的收获,教师把翻译译文发给学生一份标准答案就算完成了翻译教学。这样的教学质量可想而知。在翻译教学中关联翻译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识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在翻译的过程中,翻译人员需要从翻译的情景中推测出翻译的主要目的,而这往往是需要翻译的人员具备一定的经验,由于缺乏经验,高校的学生虽然词汇量比较大,但是很难理解其中的情境,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就会出现问题,而利用关联的翻译,使学生能够逐渐地,自觉地提高自己的翻译意识,在翻译过程中,就能够根据实际的交际情境进行翻译。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语法和词汇,因此,教师就需要不只关注学生翻译的对错,或者只重视一些翻译技巧,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能够根据翻译的目的来对原文进行分析,加强学生进行编译、改译、缩译等技巧的训练。

猜你喜欢
英语翻译原文关联
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的石油英语翻译
中国谚语VS英语翻译
学生天地(2020年28期)2020-06-01 02:18:52
评《科技英语翻译》(书评)
“一带一路”递进,关联民生更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2:00
奇趣搭配
让句子动起来
智趣
读者(2017年5期)2017-02-15 18:04:18
高中英语翻译教学研究
尝粪忧心
卖身葬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