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西措
(青海省祁连县畜牧兽医站,810499)
肝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吸虫感染引起的一种主要发生于反刍动物的寄生虫病。该病一旦发生,极容易导致牛羊出现肝炎以及胆管炎,进而对牛羊的身体造成较大的威胁。肝片吸虫病是牛羊养殖过程中较为常见并且严重的一种寄生虫病。本文就该病的中医治疗方法进行了具体的介绍,希望能够为该病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
牛羊肝片吸虫病往往在某一地区尤为流行。牛羊通常会在夏季到秋季这一时间段内遭到肝片吸虫的感染,但是由于这一阶段牧草丰富,牛羊通常具备良好的营养,因而其抵抗力较强,通常不会表现出任何患病症状。一旦进入到了寒冷的冬季,因牧草的缺乏,牛羊往往处于一个营养缺失的状态,因而此时抵抗力较低,容易出现该病的临床症状。肝片吸虫往往会聚集于地势不高同时容易浸水的地区,因而在这一地区更容易发生该病。患病牛羊的粪便内往往含有大量的肝片吸虫,因而其粪便会成为该病的传染源。
牛羊一旦患有急性型肝片吸虫病,通常精神状态不佳,身体以及食欲不振,出现腹泻的症状,或者表现为腹胀的现象;病牛羊往往出现体温较高,贫血的现象,其可视粘膜苍白,肝脏肿大。用手压迫病牛羊的肝脏部位,病牛羊往往表现出明显的触痛感。急性型肝片吸虫病牛羊一旦发生,往往几天时间内患病牛羊就会死亡。同时,幼羊以及犊牛更容易出现死亡。
急性型肝片吸虫病病牛羊往往在耐过以后转变为慢性型肝片吸虫病。病牛羊往往可视粘膜苍白,食欲不佳,下痢以及便秘交替出现,排出呈黑褐色的粪便;病牛羊往往身体消瘦,出现贫血的现象,多个部位发生水肿以及脱毛的现象。如果是哺乳牛羊患病,其产奶量明显较少,同时所产乳汁黏度较低;如果是怀孕牛羊患病,往往更易发生流产,即使顺利完成妊娠其所产羔羊通常也会由于感染了肝片吸虫病而发生死亡。
对患有急性型肝片吸虫病的牛羊进行剖检,可以看到其肝脏的体积明显变大,质地尤为坚硬,肝脏可见明显的出血现象;病牛羊的胆囊肿大,切开胆囊,可以看到病牛羊的胆汁为灰褐色,同时可以看到在胆囊的内部存在大量的虫体;病牛羊心肌发白同时肾脏发白,其肝薄膜的表面可以看到纤维素沉积,挤压其切面可以看到污黄的液体,该液体的粘度较大。
对患有慢性型肝片吸虫病的牛羊进行剖检,可以看到其肝脏的颜色为灰白色,因萎缩而变小,肝脏的边缘呈钝圆状,质地较为坚硬;病牛羊的胆管增厚,明显高于肝脏的表面,其胆管的内膜较为粗糙,胆管内可以看到大量的污浊液体。患病牛羊的胸腔以及心包内可见大量积液。如果患病牛羊慢性型肝片吸虫病较为严重,在其的肺部,往往可以看到局限性的硬固结节。
在牛羊的日常饲养过程中,在规划牛羊圈舍的过程中,应当尽量选择通风、干燥、朝阳并且地势较低的地区,保证所选择的放牧地点也较为干燥。应当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在适宜的季节选择合适的地点进行放牧,放牧地点不得选择在较为低洼并且潮湿的地区,以防受到幼虫的寄生。另外,应做好放牧地区以及圈舍的卫生清洁工作,加强对牛羊饮食以及饮水的重视,为牛羊提供搭配合理地饲料,从而满足其营养需求,进而提高牛羊对肝片吸虫的抵抗力。对于牛羊的粪便,应当将其堆肥发酵从而彻底杀灭其中可能存在的虫卵。
在日常的饲养过程中,应不断提高养殖户的疫病防控意识,一旦出现疫病,养殖户应当立即做好与主管部门之间的沟通以及联系,及时进行诊断以及治疗,从而尽可能减少疫病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另外,养殖户还需定期做好牛羊的预防性驱虫工作,减少肝片吸虫虫卵传播的可能。
方1:南瓜子50g、槟榔片50g、贯众30g、乌梅30g、使君子30g、苏木20g、厚朴20g、车前子15g、甘草15g,混合加入1000mL 的清水进行煎煮,熬至500mL 以后为病牛或者病羊灌服。病牛羊每天早晚各需服用1 次,如果症状较轻,通常7 天基本痊愈;如果病情较为严重,连续服用七天待病情好转以后还需要为病牛羊继续服用7 天实现驱虫。
方2:龙胆草50g、槟榔50g、苏木30g、贯众25g、厚朴20g、豆蔻20g、泽泻20g、甘草15g,加清水进行煎煮,熬至浓汁以后为患病牛羊灌服,通常连续服用7 天即可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