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 华 张海新 李运朝 李洪涛
(1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遗传生理研究所 河北 石家庄 050051;2河北政法职业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51)
丹参味苦、微辛,性微寒,具有活血祛瘀、养血安神、凉血消肿等功效。主要成分丹参酮、隐丹参酮和丹酚酸等。具有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的功效。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症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等症。
丹参系多年生草本,高30~80 cm,全身密被黄白色柔毛及腺毛。根细长,圆柱形,肉质、肥厚,外面朱红色,内面白色,长5~15 cm,直径4~14 mm,疏生支根。茎四棱形,上部分枝;叶对生,单数羽状复叶,小叶3~5片。顶端小叶片较侧生叶片大,小叶片卵圆形。轮伞花序顶生兼腋生,花唇形,蓝紫色,上唇直立,下唇较上唇短,花期5~10月。小坚果长圆形,熟时暗棕色或黑色,果期6~11月。
野生丹参常生于向阳山坡、林下草丛或溪谷旁,海拔120~1 300 m,我国除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北部高寒地区以外,几乎各省、区、市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山东、陕西、河北、河南、山西、四川等地。丹参人工种植较为普遍,产地分布极其广泛,主要产于山东、河北、四川、安徽等地。
丹参喜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空气湿润、土壤深厚肥沃的环境。在年平均气温17.1℃、平均相对湿度77%的条件下生长发育良好。适宜在肥沃的砂质壤土上生长,对土壤酸碱度要求不高,中性、微酸及微碱性土壤均可种植。生育期若光照不足,气温较低,则幼苗生长慢,植株发育不良。丹参怕旱怕涝,忌连作。
丹参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材,药用价值较高,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价格也随之呈稳定上涨趋势。野生资源的快速减少促进了人工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加上人工栽培技术不断成熟等因素,丹参的产量逐年递增,但高产量并没有造成低价格,目前丹参行情仍处于相对平稳的高价位运行。
6.1 投入。丹参种植成本包括种苗费用、土地租金、肥料及农药、人工费用等。种苗费用500元/亩;人工肥料成本600元/亩;机械采收200元/亩;土地租金800元/亩。合计投入资金2 100元。
6.2 产出。丹参一般晚秋或早春种植,生长期一年,当年秋季采收。一般可采收干丹参360 kg/亩,按照市场价格17元/kg计算,每亩收入6 120元。
6.3 利润。6 120元-2 100元=40 20元,每年每亩利润4 020元。如果土地属于家庭承包方式不计入成本,则每年每亩纯获利4 8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