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海区瓯柑产业现状与出路

2019-01-06 12:17
中国果业信息 2019年4期
关键词:生产

【导读】瓯柑是浙江温州的传统特色水果,历史传承悠久,如今面临着种植面积减少、新品种冲击等问题。地方特产的保护和发展,将是个长久的话题。

瓯柑是极富区域特色和历史底蕴的温州特产水果,原产温州市瓯海区。《新唐书·地理志五》记载,温州永嘉郡……土贡:布、柑、桔……有专家认为所指即为瓯柑。南宋淳熙五年(1178年),温州太守韩彦直所撰写的世界首部柑桔专著《桔录》中记述的“海红”公认为现今的瓯柑。据此推算,瓯柑的栽培历史至少有1 300多年。由于瓯柑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温州民间素有“端午瓯柑赛羚羊”的说法。因此,瓯柑是名副其实的地方特产,也是历史名果,传承着瓯越历史文化和一代代温州人的乡情。

一、瓯柑产业基本情况

作为瓯柑原产地,瓯海区2003年被命名为“中国瓯柑之乡”,2006年被国家质监总局批准在全域实施瓯柑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08年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瓯柑》国家标准制定发布。2009年,瓯海瓯柑以4.67亿元品牌价值,荣登“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百强榜”。随着近年城市化的推进,主栽区梧田、茶山、南白象等地桔园不断被征用建设,全区瓯柑面积呈逐年下降趋势,从1 666.7 hm2,最低减少到800 hm2。为保护和发展瓯柑产业,瓯海区提出瓯柑西扩战略,积极推动和鼓励山地瓯柑生产,稳定瓯柑种植面积,在泽雅镇建立了几个瓯柑基地。目前全区瓯柑种植面积933.3 hm2,产量2.2万t,产值近1亿元。其中主产区三垟街道现有瓯柑面积333.3 hm2,产量超过0.9万 t,其余的主要分布在茶山、仙岩、娄桥、泽雅等地。2012年建成80 hm2泽雅瓯柑精品园,跻身浙江省首批现代特色农业精品园。

面对柑桔市场品种众多、品质优良、周年供应等压力,瓯柑的市场优势减弱、经济效益走低的趋势明显,同时由于三垟湿地公园建设的需要,核心产区三垟街道瓯柑种植将作重大调整,面积将急剧缩减,瓯柑产业将进入一个全新的调整转型阶段。

二、瓯柑产业发展的主要做法

加大瓯柑产业扶持力度。瓯海区人民政府出台的 《关于进一步加快都市农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温瓯政发〔2016〕50 号)规定,重点扶持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重点支持瓯柑、杨梅等主导产业基地建设。对连片面积在1.33 hm2以上的瓯柑基地的生产技术设施,按投资额补助70%,最高补助金额为30万元;新建的排灌系统、操作道等基础设施,按投资额补助50%,最高补助金额为100万元。列入省、市级示范推广项目另奖励投资额的10%。对新发展瓯柑、杨梅等连片面积1.33 hm2以上,苗木成活率85%以上,每667 m2奖励800元。对瓯柑生产主体培育、质量认证、商标注册、品牌创建等都给与资金补助。同时积极支持瓯柑项目建设,出台瓯柑特色项目申报指南,整合涉农资金,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基础设施和技术条件,推进瓯柑生产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快瓯柑产业科技创新。通过加快茶山、仙岩等平原地区低产瓯柑园的改造,采用苗木新植和高接换种相结合的方式淘汰落后衰退的瓯柑品种,发展精品瓯柑。优化品种结构,培育良种瓯柑苗木,适当发展青瓯柑,提高瓯柑良种覆盖率。推广应用瓯柑生态循环农业模式,通过农牧结合、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统防统治等措施,减少化肥、农药等化学投入品使用率,生产绿色无公害的高品质瓯柑。加强与浙江省柑桔研究所的合作,开展山地柑桔枯水机制机理研究,取得初步成效。继续与市农科院开展院地合作,将科技力量沉入到一线桔园。近年来,连续在泽雅镇开展瓯柑园循环生态农业建设和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目前已经有2个基地为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3个基地为省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组织瓯柑推介活动。积极组织和参与举办“浙江瓯柑产业发展研讨会”“温州瓯柑文化旅游节”“瓯柑推介会”等各类瓯柑主题活动,邀请行业专家学者传经论道,为瓯柑产业发展 “把脉”,提升瓯柑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森马农业等企业积极走出去,多次参与国际性柑桔博览会和论坛等活动,为瓯柑走向世界舞台、扩大影响作出了努力。瓯柑企业积极参与举办瓯柑文化节和“瓯柑采摘”游等系列活动,推介全区瓯柑产品和瓯柑文化,从而提升瓯柑品牌效应。

加强果品质量监管。加强农产品 “三品一标”工作,不断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制度。大力推广无害化栽培,实施标准化生产。开展农药化肥减量控害增效行动,桔园普遍使用有机肥,推广黄板、生物农药,逐步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尤其是对禁限用农药的管理,从落实主体责任、加强投入品管理、加强检测监测、加强执法监督等方面进行有效监管。近5年来,全区有9家瓯柑专业合作社(企业)获得省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产地规模592.9 hm2,其中有8家获得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温州市南山生态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升柑”牌瓯柑获得国家绿色食品标志。瓯柑的无公害认证率是全区所有农产品中最高的。同时,加大对瓯柑产品的质量安全检测,平均每年不少于25批次,合格率均达到98%以上,高于省定要求。近几年瓯柑例行监测和风险评估数据也表明,禁限用农药在柑桔生产中得到了有效控制。同时在农产品追溯平台建立瓯柑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信息系统管理,规范瓯柑生产记录,指导生产主体完善瓯柑生产档案和产品销售记录,真正做到瓯柑产品质量安全全程可追溯。

不断延伸瓯柑产业链条。泽雅片利用生态景观的条件,大力开展瓯柑的采摘游活动,丰伟、南山、新立德、森马等果园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采摘体验。一些果园还采取留果挂树,大大延长采摘期。森马的瓯柑粒粒爽、瓯柑蜜茶、瓯柑蜜饯、瓯柑果脯及瓯柑爽口条等产品,开启了瓯柑精深加工的新局面。瓯柑饼制作技艺列入瓯海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瓯王府、浙一茶等企业创制瓯柑茶,并很好挖掘、融合瓯柑文化与茶文化,赢得市民欢迎。

三、全区瓯柑产业存在的问题

规模化经营水平仍不高。瓯柑规模化种植基地建设比较滞后,除泽雅镇、三垟街道拥有几个初具规模的种植基地外,全区瓯柑生产更多的只是散户零星种植,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相当一部分果园处于失管状态,果品品质良莠不齐。特别是缺乏一批能带动瓯柑产业发展,通过实行订单与柑农结成利益共同体的农业龙头企业或专业合作社,这对农业生产的抗风险能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实施品牌运作、增加规模效益甚至对保证果品质量都带来影响。这也是瓯柑销售一直是“提篮小卖”、销售不畅的原因之一。

瓯柑生产的发展空间缩减。随着城市化推进,耕地和桔园面积迅速减少。根据《三垟湿地公园控制性详细规划》,三垟街道现有的333.3 hm2瓯柑种植地将仅保留100 hm2左右的瓯柑保育恢复区,其余瓯柑林将通过丰富乡土树种逐步替代改造湿地景观。根据《生命健康小镇概念性规划》,待二期土地征用后,茶山街道沿甬台温高速两侧山根村、舜岙村等地将几乎无集中的瓯柑种植区。可见,未来几年内瓯海区平原瓯柑种植面积将大幅减少。同时,由于泽雅山区土壤、水分、气候等原因,山地瓯柑比平原瓯柑果形小、易枯水、难贮藏,品质不如平原水网地带,因此销路、效益难以提升。一些种植户已经开始把瓯柑高接为其他优良柑桔品种,如橙类、杂柑类等。

果品质量安全隐患依然存在。尽管对农业投入品的管理,尤其是对禁限用农药的管理日趋严格,宣传培训也趋于经常化,但果农的习惯做法和传统观念难以一时消除,瓯柑生产、贮藏过程中乱用药的现象时有发生。如为了达到更好的除虫治病效果和延长贮藏保鲜期,个别柑农采用一些限用的农药,如水胺硫磷等。

瓯柑生产比较效益较低。由于人工和农资等投入品价格逐年攀升,瓯柑生产成本也水涨船高。同时,随着国内外优良柑桔品种大量涌入,包括3—6月大量供应市场的柚类、橙类、“丑柑”(不知火)的上市,打破原来春夏之交只有瓯柑一枝独秀的局面,市场竞争力大大下降。丽水、瑞安等地瓯柑的流入,也对本地瓯柑的销售量和销售价格造成冲击。据市农科院课题组对茶山街道3个农户2013—2015年跟踪调查分析,2013年农户每667 m2平均产量2 414 kg,平均投入2 113.9元;2015年平均产量2 317 kg,平均投入2 700元。各级别瓯柑均价仅2.06元/kg,农户平均收益 1 421.64元。从2012年起的近四年,优质瓯柑平均售价约为7元/kg,仅为相当级别苹果售价的62%。

瓯柑品牌宣传不够。政府对瓯柑宣传推介力度不够,尤其对年轻消费群体的影响有限。农业企业、合作社由于力量单薄、实力不强、创牌意识不强,没有开展有效的宣传推介活动。没有形成行业的联合体或产业联盟,不能抱团发展。由于管理机制问题,原有的几个瓯柑协会没有发挥应有的服务作用。对瓯柑的功能性效果没有很好提炼和宣传。获批的国家地理标志,还没有得到很好授权使用,尚未发挥品牌带动效应。

瓯柑产业融合发展需求迫切。在农产品加工业方面,目前瓯柑以鲜果销售为主,缺少必要的加工,商品率过低,农产品附加产值没有充分显现。除浙江森马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外,很少有企业进入瓯柑深加工产品开发领域。在休闲农业方面,泽雅镇南山生态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丰伟瓯柑果业开发种植场等瓯柑种植基地结合泽雅水库生态旅游,开发了瓯柑生态留果采摘活动。虽然各种植基地每年接待游客1万多人,但由于农保地用地政策的限制,其他配套设施建设不足,导致融合产业链条短,增值率并不高。

四、瓯柑产业发展的思考

加强核心区建设规划。三垟湿地作为瓯柑原产地的核心区域,承载着保护和发展瓯柑这一具有悠久历史、深厚文化地方特产的历史使命。因此,在规划的时候,要突出瓯柑保护与发展的主题。一是要建立足够面积的瓯柑精品园。辅以精细化管理、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运作,建成国内生产水平最好的瓯柑基地,生产高品质的瓯柑。二是要传承瓯柑文化,塑造瓯柑品牌形象。建立瓯柑主题博览园(展示馆),开发“印象瓯柑”系列活动。三是打造好以瓯柑为核心,科普、体验、观光等多功能发展的休闲农业园区,结合湿地公园内规划建设的生态养生、休闲度假、水上项目、商业服务等,可以形成湿地特色的田园综合体。

拓展瓯柑生产基地。作为瓯柑之乡、瓯柑的原产地,瓯柑生产应该要达到一定的面积。三垟街道土地征用后,瓯柑种植面积至少要减少200 hm2以上。因此,我们要对全区瓯柑生产进行规划,组织开展调研、论证,明确重点区域布局,并认真组织实施。通过新建基地和对老基地的改造提升,补充瓯柑面积,使全区瓯柑基地面积保持稳定。对山地发展瓯柑,要引入科研院所的技术支撑,确保最大限度地保留瓯柑质量和风味。

加大培育经营主体。农业经营主体是承载瓯柑生产经营、技术创新、质量提升、品牌战略的直接环节,也是开展瓯柑规模经营,推动瓯柑走向市场的主要力量,今后要注意培育瓯柑生产主体做大做强,增加一批区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或者示范性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要引导土地流转向经营主体集中,形成规模效益。鼓励他们发展电子商务,创新经营模式,如开展观光旅游、自助采摘、园艺体验等,做到农旅结合、农商结合。

进一步提升果品质量。一是继续开展山地瓯柑枯水的营养机制及调控研究。通过与浙江省柑桔研究所合作,致力解决山地瓯柑在贮藏到次年2月中旬即出现的枯水现象。通过与浙江大学合作,组织开展泽雅山地瓯柑褐斑病的综合防治工作,进行有效药物筛选和对比防治试验,达到明显成效。要继续推广瓯柑生产模式图、国家标准,提高瓯柑“三疏一改”等关键技术到位率。二是要进一步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大力推广生物农药、物理防治等方法,强化对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加大检查和执法力度。引导企业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全面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制度建设,健全农产品标识标牌、质量监测体系、农资销售信息平台建设,实现瓯柑生产过程全程可控。三是要加强先进适用生产技术培训和示范推广,大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普及无害化、绿色生产技术,提高果农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四是建立健全瓯柑质量管理黑名单制度,发现违规用药的要通过曝光台予以曝光,同时在申报农业项目、申请资金补助、参与产品认证时实行一票否决。

实施名牌名品战略。树立 “酒好也要勤吆喝”的观念,政府主导、企业参与,一起打响瓯柑品牌战略。一是开展宣传推介活动,采取举办瓯柑文化节、瓯柑农博会专场推介、瓯柑进社区、宣传片和广告语等形式,突出宣传瓯柑原产地、瓯柑之乡、国家地理标志保护、湿地生态等元素。二是推荐参加各级名牌评选,如瓯海名牌、温州名牌、温州优质农产品、柑桔评比等。三是加强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宣传和管理。通过与质检部门合作,筛选一批合格瓯柑生产主体,报批使用专门标志,强化用标监管,开展示范创建,强化地理标志区域公共品牌与授权主体瓯柑品牌的母子品牌联动机制。四是突出瓯柑功能性水果的特点进行宣传。瓯柑既是优质水果,又是食疗佳品。在产品宣传和推广上,依托瓯柑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推进瓯柑与休闲旅游、健康养老等方面的融合发展。五是进一步挖掘和提升瓯柑文化,激发瓯柑产业内生动力。突出“乡愁”文化,培育瓯柑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两山一水”地域文化品牌和美丽乡村、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打造瓯柑乡愁文化主题。开发瓯柑产业时尚创意产品,如研发瓯柑餐饮和瓯柑时尚旅游产品,成为 “瓯海礼物”“瓯海印象”“舌尖上的瓯海”等时尚消费文化品牌的核心产品。

强化政策资金保障。继续在瓯柑基地建设、瓯柑品牌创建、瓯柑质量提升、瓯柑科技创新等方面给予资金政策支持。研究提出修订区政府都市农业相关扶持政策的建议,完善农业项目申报办法,使资金补助、项目申报向瓯柑等特色产业倾斜,发挥政策导向性作用。同时,要联合有关部门解决瓯柑生产设施用地审批难的问题,使瓯柑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同时吸引鼓励具有实力的工商界人士、社会组织、民间资本、个人等多种形式的资金投入,探索瓯柑产业新型发展机制,加快与二三产业的融合,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猜你喜欢
生产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我国夏粮生产喜获丰收
小麦种植倡导绿色生产
山西长治:“三级联动”保“三秋”生产
美军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管理模式研究
用旧的生产新的!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注意注意!吸管来袭
生产管理系统概述
反生产行为差异化治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