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静,闫永祥,朱良勇
甘肃省天水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甘肃 天水 741000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是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采集记录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信息,实现食用农产品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跟踪、信息可查询、责任可追究,强化全过程质量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的有效措施。建立国家、省、市、县、乡、生产经营主体等多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网络,对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提高政府管理部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效率,提高生产企业诚信意识和生产管理水平,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强消费者的安全感等方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重要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15〕95号)、《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农质发〔2016〕8号)、《甘肃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办法(试行)》(甘政办发〔2014〕15号)和《甘肃省农牧厅关于贯彻甘肃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甘农牧发〔2014〕63号)精神,天水市农业局制定印发了《天水市农业局关于贯彻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建立了相应的追溯管理制度,保障了天水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作的正常开展。
按照《天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天水市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天政办发〔2017〕76号)要求,近年来,该市加快重要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切实加强全市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监管,营造放心消费安全环境,从2016年初开始,根据《甘肃省农牧厅关于甘肃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安排,全市先后建立了121家追溯信息平台,其中市级1家,县级7家,乡镇56家,生产经营主体57家,配备了追溯信息平台硬件设备。截至2018年底,市、县、乡三级追溯网络平台建设完成,纳入监管机构138个,监管人员169人,种植基地85个,种植类农资店179个,累计上传农残检测数据78 315个。
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和天水市食品安全宣传周、“12331”举报投诉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主题宣传日、“质量兴农万里行”等宣传活动,散发、张贴宣传资料,开展现场咨询,大力宣传有关法律法规,生产经营主体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意识进一步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责任进一步落实,形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作良好氛围。据统计,全年举办培训班15期,发放宣传资料15 0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1 000人(次)。
为了对“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实行农产品质量全程监管,按照“八有”标准,2017、2018年先后投资120万元创建了40个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测示范点,创建范围包括蔬菜、食用菌、中药材等农产品。通过规范投入品使用、建立生产档案、推行标准化生产、农产品质量自检、开具产地准出证明等全程监管措施,有效推进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的实施,促进了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不断提升。
天水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虽然基本建成,设备基本安装到位,市、县和部分乡镇追溯数据能够及时上传,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除市县级及少部分企业有专人负责上传信息外,其余平台还未运行,设备安装处于闲置状态,追溯平台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和效益。主要原因是:一是体制不顺。二是群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认知不足。三是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缺乏追溯动力。
各级政府要切实发挥主体责任,按照“有机构,有人员,有设备,有经费”的要求,建立独立的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要确定专门工作人员做好本辖区追溯监管工作,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作有效运行。
紧紧围绕“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兴农”这一主题,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持续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作的开展。
广泛利用新媒体、电视、网络、报纸等多渠道多角度宣传,积极鼓励社会群众使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进行质量追溯查询,提高全社会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作的认知程度。强化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应用的培训力度,在基层培养一批质量追溯工作业务能手,推进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有效运行。
积极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与农业农村重大创建认定、农产品优质品牌推选、农产品认证、农业展会等工作挂钩的意见》(农质发〔2018〕10号)的规定,扩大追溯管理范围,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农产品优质品牌推选、“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及参加农产品展会时,将生产经营主体及其产品实行追溯管理作为前置条件。通过追溯管理“四挂钩”措施,来倒逼生产经营主体主动建立自己的质量安全追溯点,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力争使“十三五”末大部分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和主要获证农产品实现可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