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走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探究

2019-01-06 10:58:04时宝胜
甘肃农业 2019年5期
关键词:庆阳市农业发展

时宝胜

庆阳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甘肃 庆阳 745000

庆阳市位于甘肃东部、陕甘宁三省区交会处,全市土地面积2.7万km2,总耕地面积1 040.4万亩。近年来,庆阳市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农业与农村经济迅速发展。但随着而来的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明显,权衡农业发展带来的正负效应,庆阳市应该走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庆阳市走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优势

(一)区位优势明显

庆阳市地处关中平原农田区向毛乌素沙漠和鄂尔多斯荒漠化草原的过渡地带,属北方农业农牧交错带。既能依托牧区提供优良畜种和养殖经验,又能依托农区提供丰富的种植资源,发挥整体功能优势。

(二)资源配置优越

市内耕地与草地交错分布,有丰富的饲草料资源,全市紫花苜蓿累计留存面积500万亩左右。粮食播种面积接近700万亩,发展畜牧养殖具备充足的饲草料保障。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湿润半湿润气候,全市海拔885—2 082m,丰富的光热资源,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三)产业基础良好

庆阳市是传统农业大市,被誉为“中国小杂粮之乡”“中国优质苹果之乡”“中国黄花菜之乡”,是全省优质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环县、华池县、庆城县3县是全省羊产业大县,镇原县、宁县2县是全省牛产业大县。农业产业基础良好,具备发展循环农业、走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条件。

二、庆阳市走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

(一)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从发达国家的发展轨迹来看,农业发展到了一定时期,转型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必然的选择。庆阳市农牧业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相比发达地区,仍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必须探索走出一条农牧互补、种养结合、生产高效、生态循环、良性互动的农牧业可持续发展路子。

(二)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促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现实选择

面对赫然亮起的资源和环境“红灯”,必须走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大力推进资源利用高效化、农业投入减量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废弃物利用资源化。通过强化农业生产活动与资源环境的协调统一,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突出资源永续利用,建设美丽田园,给后人留下生态秀美的发展空间。

(三)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农村农业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走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有利于助推进一步传承农耕文化,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有利于加快培育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引领农业产业发展。有利于助推创新和完善农业废弃物收集储运利用、村容村貌管理等方面的良性运行机制,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庆阳市走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路径方式

(一)立足产业优势,解决干什么的问题

借助农业农村部将庆阳市列入北方农牧交错带重点区域的有利机遇,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和农业结构调整。立足市上确定的草畜、苹果、瓜菜、苗林等主导产业,综合运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措施和办法,推进产业间一体化循环发展和产业自身循环发展。重视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家,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新型职业农民等新型经营主体,依靠龙头企业,对接市场、塑造品牌,增加农产品供应高端市场份额,带动农牧业一体化循环发展,实现全市农业转型升级发展。

(二)推进可持续发展,解决怎么干的问题

以水资源高效利用、草畜平衡为重点,突出生态屏障、特色产区、稳农增收三大功能定位,通过发展草业→养羊→羊肉深加工→羊粪加工有机肥→有机肥进果菜园→生产有机果菜,做大做强以肉羊为主的草食畜牧业、做优做精果菜杂粮产业、做深做透节水循环农业,走农牧互补、种养结合、粮草兼顾、种养加一体化的循环可持续发展路子。

(三)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解决谁来干的问题

随着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务农劳动力大量减少,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人口老龄化、从业低文化的现象十分普遍。从中央的政策导向和国内外的发展经验看,必须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依靠大型农业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新型经营主体的规模组织、职业农民的广泛参与,提高农业组织化、规模化、产业化水平,是解决“谁来种地”的关键举措,也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四)加大质量管控,解决干到什么程度的问题

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提高农产品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加强农产品产地准出、市场准入监管,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抓好农业投入品监管,杜绝高毒农药、禁用兽药等违禁药品在农业生产上的使用。支持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快与市场需求和国际标准接轨,推进农业地方、企业标准制修订,依标开展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大量提供标准统一、品质恒定的优质农产品。

(五)创新转变投入方式,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

多年来,按照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的方针,财政资金持续增加投入,这样的支持保护体系符合供给相对短缺、基础相对薄弱的发展阶段,效果明显。但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收入形势严峻的态势下,不仅要增加财政直接投入,更要加大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增加对农业产业的投入。

(六)创新方式方法,解决如何能干好的问题

当前,农业农村正处在深刻变革当中,主动适应农业发展新形势,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真正重视市场、研究市场、运用市场,用好市场需求的导航灯。注重依法保障农业发展,注重运用法治的思维、方式和手段来凝聚共识、争取支持、推动工作和解决问题。注重运用信息化手段推动发展,注重发挥手机等新兴媒介作用,让新媒体成为农业技术的推广员、市场信息的发布员、优质农产品的推销员、农业政策的传播员。

猜你喜欢
庆阳市农业发展
国内农业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国内农业
今日农业(2022年3期)2022-11-16 13:13:50
国内农业
今日农业(2022年2期)2022-11-16 12:29:47
中秋节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1-25 23:57:29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庆阳市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初探
甘肃林业(2019年4期)2019-10-08 07:19:50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庆阳市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现代园艺(2017年19期)2018-01-19 02:50:18
北海道黄杨在甘肃庆阳市的引种观察及繁育技术
现代园艺(2017年21期)2018-01-03 06: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