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军郑
(广西柳州市鹿寨县寨沙镇水产畜牧兽医站 545604)
鸭病毒性肝炎病原是鸭肝炎病毒,病毒大小在20~40nm,属于核糖核酸病毒的一种。这类病毒不凝聚动作红细胞,共包括Ⅰ、Ⅱ、Ⅲ三类血清型,Ⅰ类病毒流行较广,大多发生于雏鸭,Ⅱ类病毒来源于英格兰,Ⅲ类病毒发生于美国。该病毒对外界有较强的抵抗力,难以利用乙醚、氯仿、胰蛋白酶来治疗,当加热到62℃保持30min 后可灭活,在1%福尔马林或者2%氢氧化钠试剂中停留2h,在5%碘制剂和酚中能使病毒灭活。
鸭病毒性肝炎发生时,病毒潜伏期通常为1~2d,发病后传染范围广,在短时间内将危害全群。Ⅰ类鸭肝炎病毒体现出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的特点,主要发生于雏鸭1~3 周龄期间,发病2~3d 为死亡高峰,据统计死亡率高达90%,而对中成年鸭的危害较小。开始发病阶段,病鸭出现食欲减退、精神萎靡、以头触地的症状,经过12h 后表现出运动失调、两脚痉挛、背部扭曲。从眼观变化看,鸭肝脏肿大明显,并在表面分散的斑状血灶,小日龄病鸭的肝脏出现红黄色或土黄色,大日龄病鸭肝脏表现出土红或灰红色。主要病理变化特点为胆囊肿大,肾发生肿胀且血管怒张。尿酸盐沉积,尤其对于幼龄从雏鸭来说,症状更加明显,胰脏颜色苍白并伴有出血。通过组织学检查,能发现肝脏静脉及血管充血,细胞病变的现象会随着时间推进不断严重。脑出现血管扩张、水肿、部分神经细胞坏死、变性等。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可重点观察诊断对象是否出现以上患病症状,结合特殊便利变化完成初步诊断。需要注意到,近年来大日龄鸭群或进行免疫注射的鸭群患上这一疾病时往往不会表现出典型性病理变化,而只呈现肝脏淤血、稍微肿大和表面毛细血管破裂等,容易造成误诊,还要在进行病原分离后再次确诊。另外,临床上雏鸭副伤寒、鸭曲霉菌病和病毒性肝炎需要进行区别诊断,为之后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基础。
鸭病毒性肝炎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是环境卫生。在鸭苗进入鸭群前利用氢氧化钠进行喷洒消毒,以免受到外来病毒的侵害;对低于4 周龄的雏鸭采取隔离饲养;安排专人管理鸭舍,禁止其他人员进入;对于患病死亡鸭体进行深埋或焚烧处理;当发现鸭病毒性肝炎病毒爆发时及时隔离鸭群并进行鸭舍消毒,出入鸭舍应按照消毒制度完成消毒[1]。以上措施主要从环境卫生角度出发,结合管理经验提出的病毒防范方法。二是免疫预防。通过接种疫苗能有效预防鸭病毒性肝炎,在接种疫苗的同时还要加大环境保护和雏鸭养护工作,全面实施预防措施。我国在这类疾病的疫苗接种上还没有明确规定,往往是被动免疫。当前常见预防疫苗包括鸡胚化灭活苗、鸡胚化病毒苗和鸭胚化灭活苗3 种。利用弱毒疫苗在鸡胚上进行多次传代后可得到疫苗株,在疾病防范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我国在弱毒株研究方面已取得一定成就,野外试验结果表明,弱毒株具有较好病毒预防效果。在此基础上有学者进行二联苗的研究,旨在解决病毒和细菌混合感染的问题,针对鸡胚灭活苗和鸭胚灭活苗进行对比分析可发现,鸭胚灭活苗应用效果较好,配合使用弱毒株,为鸭病毒性肝炎预防提供有效路径。
在做好预防工作的同时还要保证合理选择治疗措施,避免病毒快速传播引起严重的经济损失。实际治疗过程中主要采取血清注射或卵黄抗体注射的治疗方案,起到控制继续感染的作用[2]。进行鸭肝宁液的稀释处理,采用VC、补液盐等控制病情。另外,益肝汤、肝毒净颗粒、茵陈大枣汤在疾病治疗上作用明显。在鸭病毒性肝炎治疗上,最先运用高免血清,质量效果较好,当鸭感染病毒后可诱发机体内生成中和抗体,使血清中的抗体水平和抗病毒感染密切联系。将康复血清、卵黄抗体、高免鸭血清等注射到雏鸭上,能促使雏鸭获得免疫功能,降低雏鸭被感染的概率。因此,需要合理利用卵黄抗体和康复血清相结合的治疗方法抑制病毒流行。
综上所述,鸭病毒性肝炎是一类危害严重的疾病,需要加大对该病毒的防范,提高鸭群生存环境的安全性。在病情诊断方面可从具有特征性的发病症状出发,结合检查经验确定鸭群患病情况,通过采取肌肉注射康复血清、注射高免卵黄抗体的治疗手段降低鸭群患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