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兴华 郭铭华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日尔乡畜牧兽医工作站 624299)
我国城乡经济不断发展,城乡居民物质生活不断丰富,在此背景下,人们对优质土鸡及其肉蛋制品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眼下生态放养土鸡已是饲养土鸡的一种流行方式。与其他鸡种相比,生态土鸡具有肉质鲜嫩、富含蛋白质等优点,十分符合现代人们对高营养、高蛋白质肉产品的需求。由此,生态土鸡也成为当前市场喜爱和欢迎畜禽产品类型。运用生态养殖技术放养土鸡有助于提高土鸡的养殖质量、效率与整体水平。但由于当前生态土鸡养殖多集中于农村地区,且以散养模式为主,数量较少,难以形成规模,因而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1]。为保证生态土鸡市场供应充足,在保证土鸡肉质的前提下,可通过使用生态养殖技术来扩大土鸡养殖规模,实现土鸡高效、规模地养殖。
一般而言,生态土鸡养殖场应选择在交通、水电等条件便利的地方,且远离城镇;鸡舍建造的地方要干燥、无污染,与水平地面的坡度较小,南向为佳,保证阳光充足,排水便利,利于保持鸡舍的卫生和干燥。
鸡舍建设首先是地基建设需稳固、扎实,鸡舍摆放位置平坦,具有良好的防潮性能。选用砖木结构建设鸡舍,地面用混凝土浇灌,鸡舍整体呈双列封闭式,屋顶可用石棉瓦覆盖。鸡舍两侧设置窗户,靠墙位置摆放鸡圈,圈内留有约1m 的通道。
鸡舍建好后,为减少土鸡养殖过程中的病害发生,要对场地、鸡舍等进行消毒。具体可选用石灰水、烧碱或使用消毒威溶剂等按照科学配比喷洒消毒。同时,对放料桶、饮水器等进行密封熏蒸,保持鸡舍通风2h 以上再放入鸡群。
在土鸡生态养殖中,鸡苗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影响土鸡养殖的整体质量。挑选鸡苗时应选择纯种、健壮的鸡苗,同时观察鸡苗情况,尽可能地挑选眼睛有神、羽毛干净富有光泽、状态较活泼的鸡苗。目前,市面上较好的土鸡品种包括三黄鸡、福建青鸡、广西麻鸡等[2]。
2.2.1 升温
育雏是土鸡养殖全过程的重中之重。育雏期间要注意供热升温,保持育雏室内温度维持在35℃左右,之后每周调低2℃,待与室外温度保持一致后停止供热。
2.2.2 通风
育雏3d 后,天气晴好时可以开窗通风,使鸡舍内空气流通,减少因通风不畅所导致的浊气污染。
2.2.3 垫料
地面育雏需要在鸡舍地面上铺上谷壳、干草或木屑等。
育雏期基本上投喂全破碎饲料,40d 后适当添加稻谷、玉米等杂粮。初期饲养多采取雏鸡自有采食方式,到雏鸡成长后,再换成每天3~4 次。当雏鸡达90 日龄后可改为每天“早上投喂玉米粒、中午添青绿饲料、下午再行喂饱”的方式。
饲养周期内需每天定时观察鸡群健康状况、粪便状况及精神状态,听其呼吸情况,闻鸡群气味,实时记录鸡群饲料和饮水情况等。同时做好疫苗接种和定期消毒工作。
土鸡生长到一定阶段就可放养。放养过程中要确保安全性和科学性,保证土鸡在放养中能吃到草子、昆虫等。放养的目的主要是增加土鸡的运动量,保持土鸡健康,使其肉质更加细腻、鲜美。放养的时间一般控制在100~105d 左右,放养过程中要注意减少补饲剂量,最好做到在清晨少喂食、晚上多喂食。同时注意放养期间的安全,预防天敌侵扰。
相对于舍内养鸡,放养土鸡的健康状况较好,抗病能力较强,但由于野外放养,有较多不可预见性的因素,如接触寄生虫、细菌等风险增大,因此,要做好疾病防控工作。疾病防控关键在于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及时进行免疫接种,结合当地鸡病流行情况做好鸡法氏囊病、禽流感、新城疫、支气管炎、鸡痘等疫病的疫苗接种工作;二是加强疾病预防工作,注意防范鸡球虫病、黄白痢等疫病,10 日龄内的鸡雏运用诺氟沙星来预防,15 日龄后可使用球虫网、氟苯等预防球虫病。同时要注意避免因抗生素使用过多而产生抗药性;三是彻底消毒,坚持“全进全出”饲养方式,在每一批土鸡出笼后都要彻底冲洗鸡舍并进行消毒,所使用的饲养器具也要经过多种方式消毒后再经阳光暴晒才可重新使用。
适期出售在土鸡养殖中极为重要。饲养周期过短肉质口感不佳,营养不够。反之,若饲养周期过长,则不仅养殖成本增加,且肉中的纤维老化,影响口感。因此,要适时出售土鸡,最好是在小型土鸡公鸡100d、母鸡120d,重型土鸡公鸡110d、母鸡130d 进行出售,这时土鸡无论是体重还是肉质都达到一个相对好的标准,同时饲养成本与土鸡质量、体重等结合度也是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