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军
(安徽省泗县大庄镇畜牧兽医站 234311)
雏鹅浆膜炎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雏鸭接触性传染病。鹅病的感染具有一定的地区流行性,是养鹅业比较严重的疾病威胁。该病原体主要侵害2~3 周龄雏鹅,表现为纤维素性包心包肝、气囊炎及脑炎,耐过此病的鹅生长发育缓慢,生产效益难以提升。
本病病原为鸭疫里默氏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菌体是小杆菌,呈椭圆形,有薄膜,瑞氏染色见有少数菌体两端浓染。该菌在普通琼脂和麦康凯培养基上生长不佳,难以存活。多数菌体在37℃或室温固体培养基存活时间低于3~4d。
本病多发于环境变化恶劣的季节,如长期处于低温、阴雨和潮湿季节,鹅场环境较差发病会较为严重,发病阶段大都在2~8 周龄,超过8 周龄后发病开始减少。鹅体和粪便为菌体携带者,是养殖场主要传染源。
本病传染主要通过粪便、污染饲料、鹅体接触、空气传播,也可以通过呼吸道和损伤创口感染。饲养密度大、环境差、通风不畅、营养不良等均可诱发该病发生和加剧病情。
发病雏鹅初期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精神不振,沉郁,食欲下降,不愿走动,有的甚至会俯卧不起,粪便多呈白色或灰白色稀便,眼内流出脓性分泌物,使眼眶周围的绒毛粘连在一起,俗称“湿眼圈”。发病后期会发生双翅下垂,站立不稳,行走困难,同时伴发瘸腿,瘫痪。濒死时神经症状明显,如头颈震颤,摇头点头,头颈歪斜,倒退,呈角弓反张,最后倒地抽搐死亡。
发病鹅群中较早出现的急性死亡病例,常见肝脏肿大,脑膜水肿出血,无其他明显病变。
本病特征性病理变化是浆膜面上有纤维素性炎症渗出物,以心包膜、肝被膜及气囊壁的炎症为主。心包膜被覆黄白色或干酪样纤维素性渗出物。肝大、包膜增厚、呈黄白色,且极易剥离。病程较久的雏鹅,气囊壁也出现纤维素性渗出物,胆囊和脾明显肿大。十二指肠黏膜出血且有大量白色或灰白色粪便。慢性病例常见胫跖关节及跗关节肿胀,切开见关节液增多。
鹅场要做好舍内温湿度调节,保证在多雨、炎热及寒冷季节能使雏鹅舒适。雏鹅在转舍或下塘前做好天气预报监测工作,避免因环境应激造成鹅群腹泻、免疫能力降低等问题的出现。在营养方面必须饲喂优质的全价饲料,日常配合使用氨基酸、维生素来满足其生长需要,增强体质。要做到全进全出的管理制度,避免疾病传染和蔓延,切忌不同批次,不同日龄的鹅在一起混养。
育雏室要保持通风、干燥、温暖,勤换地面垫草。饲喂新鲜优质全价饲料.调整饲养密度,注意舍内通风,保持干燥。及时观察粪便变化并清除粪便。在饮水中长期可添加VC和复合维生素B,以消除应激反应,提高雏鹅消化吸收能力和抗病力。
发生疾病时一定要做好隔离,建立完善的隔离管理制度,保证生物安全防控到位。对病死鹅进行生物处理,避免病原在鹅场传播,造成更为严重的经济损失。污染的饲养用具使用聚维酮碘、戊二醛、季铵盐类消毒剂喷洒消毒,并带鹅消毒,1次/d,连续2~3d。
针对患病雏鹅及隐性感染的鹅群,首先要通过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注意交替使用,提高疗效。常用的治疗药物,如沙拉沙星、金霉素、氟苯尼考、多西环素、硫酸黏菌素、复方磺胺氯哒嗪钠、阿米卡星等。通过近几年临床治疗反馈,安徽快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沙拉速克+安诺”和“金氟康+黏乐素”这两套组合方案对大部分病例有较好治疗效果。
使用时一定要根据病情轻重,连续使用3~5d,前2d 剂量可适当加大,保证药物能充分利用和吸收。若有病毒等其他类型病混感要同步配上相应药物联合治疗。